卞晓琳
- 作品数:10 被引量:16H指数:2
- 供职机构: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院更多>>
- 相关领域:交通运输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建筑科学更多>>
- 基于工程调研的红黏土边坡稳定性评价方法研究被引量:1
- 2024年
- 本研究以工程调研为基础,对贵州高速公路红黏土边坡破坏特征进行了分析。采用现场DCP和室内直剪试验,对边坡坡面不同深度的相对强弱程度、土体抗剪强度参数与含水率的关系进行研究,并探讨了边坡破坏机理如下:边坡开挖扰动、干缩开裂引发裂隙逐渐发育和联通;同时,降雨入渗造成土体含水率增加,引起上部滑体容重增加和土体抗剪强度衰减,致使边坡安全系数大幅降低。针对简化Bishop法用于红黏土边坡稳定性评价存在的不合理性,提出了基于工程调研分析的数值模拟计算方法,并在工程实例中较好地得到了验证,该方法有助于在边坡防护中实现精准防护,具有一定的社会效益。
- 李鹏刘江鑫韩志杰宋常军卞晓琳
- 关键词:公路工程数值模拟
- 基于三维可视化技术的隧道施工安全技术交底系统研究
- 为了提高隧道施工安全技术交底的质量,利用三维可视化技术,构建高速公路隧道施工安全技术交底系统。通过对隧道施工事故的统计分析,分析隧道各施工工序可能出现的典型事故类型,选定施工关键点,并结合相关标准规范,明确各施工工序安全...
- 夏承明卞晓琳钟厚成刘江鑫
- 关键词:三维可视化技术隧道施工安全技术交底高速公路三维模型
- 山区高填方路基不均匀沉降特性试验研究
- 2015年
- 高填方路基不均匀沉降变形是造成道路病害的主要因素。本文依托我国西南部某高速公路高填方路基工程,对高填方路基的剖面沉降和纵向沉降进行了监测,分析了高填方路基纵向和横向不均匀沉降的时空变化规律。研究表明:填挖交界处以及与挡墙等结构物相邻的位置是路基产生沉降较大部位;在施工过程中,路基横向不均匀沉降规律性较差,但总体上来说,距坡面一定距离后,差异沉降显著增大;且降雨是影响高填方路基沉降的一个主要因素。因此,在高填方路基设计、施工以及运营过程中,必须考虑大气降雨对路基沉降的影响,并重点关注填挖交界处、挡墙等结构物附近和路基中部位置。现场试验结果可为高填方路基的设计、施工与维护提供理论依据。
- 唐华伟卞晓琳蔡滢玉
- 关键词:高填方路基差异沉降
- 海南滨海粉细砂的工程特性与地基压实方法研究
- 2024年
- 滨海砂地基的工程特性与常规陆源砂地基有很大差异,如处理不当,易发生地基沉降变形、振动液化等工程问题。因此,基于海南地区的滨海粉细砂,考虑滨海砂地基的性质和环境地质条件,首先对其工程特性进行了试验分析,而后采用冲击压路机+振动压路机、振动压路机2种机械碾压方式进行了滨海砂地基现场碾压试验研究,并对其单遍压实度、单遍压实沉降差以及总的压实度与压实沉降差进行了对比分析。其结果表明:滨海砂地基宜在基底设置碎石土垫层,厚度宜为30 cm左右;单一采用振动压路机进行滨海砂垫层碾压对滨海砂地基压实度的影响有限,宜在垫层上采用冲击碾压和振动碾压相结合的施工工艺,其碾压参数宜为冲击碾压15遍+振动碾压4遍;压实沉降差控制标准为最后2遍的压实沉降差平均值以不超过2 mm为宜。
- 张辉卞晓琳邹威波李凌云
- 关键词:压实质量碾压方式
- 填石路基施工质量检测方法研究被引量:10
- 2019年
- 通过对吉林省某高速公路填石路基施工质量检测方法的试验,研究面波仪、压沉值、灌水、K30等填石路基压实质量检测方法的适用性与局限性。研究表明,压实沉降差法相对来说简单易测,且从理论上讲也是可行的,同时又能检测层铺厚度,因此,填石路基施工质量宜采用压实沉降差法。
- 成铭郭宇楠卞晓琳陈重
- 关键词:填石路基
- 高速公路施工工人不安全行为数字化预控技术研究被引量:1
- 2022年
- 工人的不安全行为是引起施工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为有效预防和控制施工工人不安全行为,研究施工工人不安全行为数字化预控技术。通过统计分析施工现场工人不安全行为,基于不安全行为呈现方式,从靠近危险源、安全防护用品使用不当、违规操作等方面,构建工人不安全行为分类体系,分析工人不安全行为诱发因素,如心理状态、生理因素、知识与技能水平、安全文化、作业环境等,进而构建针对不安全行为的数字化预控技术,包括建立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标准三维可视化平台、设置重点部位远程智能视频监控系统、采用智能穿戴设备安全防护技术等,提高工人安全意识,实时监控并及时预警施工人员不安全行为,从而实现事前预防、事中报警、事后回溯的施工工人不安全行为预防和控制。
- 卞晓琳夏承明孟雄钟厚成刘江鑫
- 关键词:道路工程高速公路三维可视化视频监控不安全行为
- V形冲沟高填石路基沉降变形特征研究
- 2015年
- 高填石路基的沉降是造成道路病害的主要因素。本文依托我国西南部某高速公路高填石路基工程,对V形冲沟地区高填石路基的沉降变形进行了监测,分析了高填石路基的沉降变形特征。研究表明:高填石路基的沉降量随填筑高度增加而增大,路基填筑期间,沉降发生较快,路基填筑过程中产生的沉降量占总沉降量的一半以上;高填石路基工后沉降曲线呈明显的台阶状,降雨对其工后沉降影响显著;路基填筑完成一年后,高填石路基沉降基本趋于稳定。因此,高填石路基完工后至少经历一个雨季方可铺筑路面,在工期允许的情况下宜自然沉降稳定一年时间较合适。现场试验结果可为高填石路基的设计、施工与维护提供理论依据。
- 黄宏辉程天成卞晓琳
- 关键词:工后沉降
- 高液限土路堤填筑压实标准研究被引量:4
- 2015年
- 针对高液限土填筑时质量难以达到规范要求的问题,以实际高液限土直接填筑路基工程为例,通过现场碾压试验、弯沉和沉降监测,分析了高液限土直接填筑路基的压实标准。研究表明:高液限土密实度与CBR强度曲线相分离,高液限土应在最大强度含水率时碾压,以84%作为该条高速公路高液限土的压实标准;在高液限土填筑前应加强对其特殊路用特性的认识,树立以提高和确保高液限土路基的长期稳定强度(CBR值)和稳定性为目标的填筑理念,高液限土具体的压实度标准需通过试验路和室内试验联合确定。这些研究成果可以为高液限土直接用于路基填筑提供技术支撑。
- 李跃中卞晓琳
- 关键词:高液限土压实标准压实度
- 高速公路品质工程示范创建工作探索
- 2022年
- 文章结合莆炎高速公路(三明段)品质工程示范创建工作,从强化顶层设计、推广标准施工、开展科技创新、强化安全保障、注重绿色环保、强化党建引领等方面,论述了品质工程创建的思路与举措,可为公路交通行业品质工程示范创建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
- 叶宇翔卞晓琳夏承明钟厚成
- 关键词:高速公路绿色公路
- 贵州省高液限土的微观结构特性研究
- 2015年
- 土体宏观物理力学性质的变化根本上在于土体结构性的变化。为此,本文通过扫描电镜试验,分析了高液限土的微观结构特性,并在湿法与干法2种制件条件下,进行了高液限土的液塑限、击实和CBR试验,探讨了高液限土物理力学性质的微观机理。结果表明:高液限土粘粒含量高、孔隙比大,其物理力学性质与微观结构密切相关;高液限土含有一些具"固体"性质的结合水,使得高液限土虽具有较高的含水率和持水能力,其力学性能却较好。
- 李跃中卞晓琳吴立坚
- 关键词:高液限土微观结构结合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