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军燕
- 作品数:18 被引量:46H指数:4
- 供职机构:北京跟踪与通信技术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电子电信兵器科学与技术理学机械工程更多>>
- 机载相干激光切变风探测雷达及其光束扫描技术被引量:1
- 2009年
- 介绍并探讨了一种机载相干激光切变风探测雷达的系统结构和工作原理,对影响系统工程实现的偏振匹配问题作了简要分析,详细讨论了2种光束扫描技术,分析了VAD扫描技术中径向风速与扫描方位角之间的变化关系,并通过数值仿真拟合出了二者的关系曲线,指出了径向风速随扫描方位角变化的余弦函数特性,最后推导出了适用于机载平台的风速反演公式.
- 张育真汪岳峰侯军燕
- 关键词:相干激光雷达机载光束扫描
- 高帧频DMD红外景象仿真设备电路与光学系统设计被引量:7
- 2017年
- 针对红外半实物仿真试验中DMD红外景象仿真设备存在的时序同步、高帧频显示、光学匹配等使用问题,设计与研制了一套能够与常见被测红外凝视成像设备匹配使用的基于DMD的红外景象仿真设备。首先提出了合理可行的同步延时驱动方案和显示控制方案,设计与研制了同步信号处理电路和驱动电路,实现了仿真图像的时序同步和高帧频显示;其次根据常见被测红外凝视成像设备的光学参数,进行了光学系统设计与仿真,研制了照明光学系统和投影光学系统,实现了与常见被测红外凝视成像设备光学匹配。检测结果表明:该设备能够与多种被测红外凝视成像设备在时序上保持同步,并实现光学匹配,输出的仿真图像帧频可达300 Hz、最大可模拟温度为160℃、最小可模拟温差为0.03℃、最大图像对比度为0.7、空间非均匀性优于1%,已在红外半实物仿真试验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 张颖新王云萍侯军燕
- 关键词:红外仿真DMD
- 端面泵浦复合结构板条介质泵浦光束不均匀性的仿真研究被引量:2
- 2011年
- 基于Zemax软件下的非序列模式(Non-Sequential Mode)光线追迹法,分别模拟复合结构板条介质泵浦端面和掺杂介质区工作端面上的光强度分布。由追迹结果可知,经过整形,在泵浦面强度分布均匀的泵浦光束经过非掺杂介质区传播到掺杂介质工作端面后光束分布均匀性大大降低。研究表明复合结构板条介质中非掺杂介质区影响了泵浦光束,即泵浦光在非掺杂介质区传播过程中发生全内反射,导致部分光束在实际工作端面的部分区域发生叠加,从而致使实际工作端面泵浦光束分布不均匀。
- 雷呈强汪岳峰黄峰侯军燕殷智勇段欣涛
- 关键词:端面泵浦不均匀性光束整形泵浦耦合
- 高功率全固态激光器抽运耦合技术进展被引量:4
- 2011年
- 综述了目前获得高功率激光输出的板条、薄片激光器以及运行于热容模式固体激光器抽运耦合方式的进展,分析了这几种固体激光器的抽运耦合技术路径,比较了各类抽运耦合方式在克服热效应方面的优缺点,展望了固体激光器抽运耦合技术的发展趋势。
- 雷呈强汪岳峰黄峰侯军燕贾文武殷智勇
- 关键词:激光器高功率固体激光器板条激光器薄片激光器热容激光器
- 端面抽运板条介质抽运光束不均匀性及改善方法研究
- 2011年
- 基于Zemax软件下的非序列模式(non-sequential mode)光线追迹法,分别模拟复合结构板条介质抽运端面和掺杂介质区工作端面上的光强度分布。由追迹结果可知,经过整形,在抽运面强度分布均匀的抽运光束经过非掺杂介质区传播到掺杂介质工作端面后光束分布均匀性大大降低。研究表明复合结构板条介质中非掺杂介质区影响了抽运光束,即抽运光在非掺杂介质区传播过程中发生全内反射,导致部分光束在实际工作端面的部分区域发生叠加,从而致使实际工作端面抽运光束分布不均匀。最后,依据平面波导匀化理论,从改变非掺杂介质区长度和入射光束发散角大小角度出发,提出改善抽运光束均匀性的思路,并进行了模拟验证。
- 雷呈强汪岳峰黄峰侯军燕殷智勇段欣涛
- 关键词:端面抽运不均匀性光束整形平面波导
- 高功率高重频U型腔激光器的仿真与实验研究被引量:1
- 2011年
- 为了得到结构紧凑的高功率、高重复频率固体激光器,设计了"U"型光学谐振腔,并利用LAS-CAD软件分析了激光晶体的热效应和激光输出特性。根据仿真结果进行了具体实验,最终得到了腔长400mm的紧凑型固体激光器。在重复频率为100 kHz,泵浦功率为60 W时,输出功率达到21.6 W,光-光转换效率为36%,斜率效率为39.9%。
- 张强汪岳峰侯军燕强纪平雷呈强朱小磊陆婷婷段欣涛
- 关键词:激光器全固态激光器ND:YVO4晶体
- 双端面抽运Nd:YVO_4激光器的理论和实验研究
- 2010年
- 基于传输矩阵理论,针对双端面抽运的"Z"型折叠腔Nd∶YVO4激光器的谐振腔设计进行了数值模拟,着重分析和比较了不同腔型稳定性的变化情况。"Z"型折叠腔中关于臂长的选择对于稳定性影响较大,平凹腔在较低的泵浦功率范围更加稳定,双凹腔的稳区范围较小,但是却更适合在高泵浦功率下工作。分别采用平-凹和双凹腔型对N d∶YVO4的1 064 nm连续激光进行了研究,在相同腔长不同腔型下分别获得了稳定的1 064 nm高功率激光输出,谐振腔稳区范围和输出功率变化规律与理论计算吻合。
- 侯军燕舒仕江汪岳峰黄峰贾文武
- 关键词:激光器双端泵浦
- 基于LAS-CAD优化设计的高功率高重复频率激光二极管双端抽运Nd∶YVO_4激光器被引量:1
- 2010年
- 基于LAS-CAD软件,设计并优化出结构紧凑的激光二极管(LD)双端抽运声光调QNd∶YVO4激光器。采用双凹折叠腔结构,808 nm光纤耦合输出LD双端面抽运Nd∶YVO4激光晶体,腔长185 mm,耦合输出镜透射率为15%。在44 W抽运功率时,连续激光最高输出功率达到18.6 W,光-光转换效率为42.3%,斜率效率为47.8%,M2因子约为1.5。在重复频率为100 kHz时,LD抽运功率为41 W,获得激光最大平均功率输出为11.3 W,光-光转换效率约为27.6%,相应单脉冲能量约为113μJ,脉冲半峰全宽(FWHM)为25 ns,峰值功率为4.52 kW。
- 侯军燕陈卫标汪岳峰
- 关键词:激光器全固态激光器ND∶YVO4晶体
- 端面抽运板条放大器抽运均匀性和热效应模拟被引量:3
- 2010年
- 为了使激光二极管抽运的全固态激光器能够得到高光束质量、高功率的激光输出,对激光介质的温度分布和热透镜效应的研究很重要。利用ZEMAX软件的非序列模块,根据光束追迹的方法模拟了端面抽运结构下,高功率二极管抽运激光放大器的抽运光在增益介质中的光场分布情况。结果表明,此抽运方式下光场分布均匀。将激光介质中吸收的抽运光体功率密度分布结果代入LAS-CAD软件,计算出在种子光未注入和注入情况下,抽运功率为2400W时,增益介质最大温差分别为68℃,54.7℃以及最大热应力分别为90N/mm^2,67N/mm^2,因此当抽运功率小于2400W,运转的全过程对于激光增益介质是没有威胁的。该模拟结果对于高功率二极管抽运板条激光放大器的设计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 侯军燕汪岳峰竹孝鹏黄峰贾文武张强
- 关键词:激光器端面抽运温度分布
- 多体征复合探测超低空目标系统构设
- 结合海湾战争初期的'渴望锤炼'作战行动的典型战例,分析了夜间超低空突袭作战成功的关键因素;针对夜间超低空突袭作战的特点,提出多体征复合探测低空目标系统的设计构想,综合光电和声探测等多种探测手段,以达到有效防护我重要目标;...
- 袁春侯军燕王云萍宋小全
- 关键词:AH-64信息融合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