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寄澎
- 作品数:5 被引量:11H指数:1
- 供职机构:台湾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 《汉书》李陵书写的深层意涵被引量:11
- 2010年
- 《汉书》里有关李陵的章节是全书十分秀异的片段,其不同于《汉书》一贯工整拘谨的语言风格,难得地从李陵的处事性格与心理反应入手,描画出李陵生命深刻的悲剧性,可说直接承袭了司马迁《报任安书》为李陵所塑造的悲剧英雄形象。从近似司马迁语言风格的笔致,到主配角人物轻重、隐显异位的曲笔,班固对此一败军之将如此"唯恐不尽"的处理方式,不仅显示了其不逊于司马迁的才华,亦借由笔下对李陵的认同,反映出班固对司马迁的同情与理解。更直接地说,《李陵传》乃是班固为司马迁而写的──中国古典文学自《楚辞》以下所形成的"同情共感"传统,在此又以一新面貌展现。
- 何寄澎
- 关键词:班固司马迁
- 欧阳修“诗文集序”作品小论
- 一、前言韩之古文颇破体式,独多变创,极富典范意义,如碑志、赠序、杂记等皆是,故欧阳多法韩子,唯再变其调而已。然欧文中实亦有不在韩之牢笼内者,殆即诗文集序之作;此类作品,前人已见其"殊异",如姚鼐编《古文辞类纂》,序跋一类...
- 何寄澎
- 欧阳修“诗文集序”作品小论
- <正>一、前言韩之古文颇破体式,独多变创,极富典范意义,如碑志、赠序、杂记等皆是,故欧阳多法韩子,唯再变其调而已。然欧文中实亦有不在韩之牢笼内者,殆即诗文集序之作;此类作品,前人已见其'殊异',如姚鼐编《古文辞类纂》,序...
- 何寄澎
- 文献传递
- 中华经典海外传播之我见
- 一首先,我想说的是,'经典'不必限指'典籍',一切传统文化中永恒的、美好的遗产,都不妨纳入'经典'的范畴,它们包括书法、绘画、饮食、建筑、戏剧乃至一些风俗、节庆、信仰等等.之所以这样说,一方面是因为这些遗产确实美好,只限...
- 何寄澎
- 关键词:华人形象和谐社会
- 韩愈古文的古典意义与现代意义
- 2016年
- 所谓"古典意义"与"现代意义",实即"文学史(散文史)意义"。有关韩文的古典意义,识者固可就不同面向、角度做有得于心之阐述,如钱穆《杂论唐代古文运动》特就韩以诗为文一端审绎之,而据家言传统的复兴与抒情的拓展两个方面,可进一步深化对韩文"古典意义"的理解。至于韩愈之以诗为文、务去陈言、以文为戏等极具特色之书写模式,于现代散文作者戮力追求新散文体式与格调之过程中,亦有或显或隐的启发与影响。纵贯考察可知,韩文之审美价值,不限于"古典"层面,其于"现代"散文之美学建构,亦具有一定程度的典范意义。在现代散文研究中,对此尤应会通、会心。
- 何寄澎
- 关键词:古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