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猛 作品数:35 被引量:240 H指数:10 供职机构: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理学 农业科学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更多>>
一种基于黄柏酮的化合物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化合物,该化合物以黄柏酮为原料合成,其为如式(1)所示的化合物,或式(1)所示的化合物的立体异构体、几何异构体、互变异构体、氮氧化合物、水合物、溶剂化物、代谢产物、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或者前药;本发明公开的化... 尚海 齐云 邹忠梅 高源 刘海波 于猛文献传递 苦参-甘草药对提取工艺的优化及其化学成分分析 被引量:7 2017年 目的:优选苦参-甘草药对的提取工艺,并对其提取物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方法:以苦参碱、氧化苦参碱和甘草酸的转移率为指标,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考察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次数、提取时间和液料比对苦参-甘草药对提取工艺的影响。利用UPLC-Q-TOF/MS对苦参-甘草药对提取物化学成分进行在线鉴定。结果:苦参-甘草药对的最佳提取条件为加8倍量60%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2 h,提取前浸泡1 h;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总转移率93.92%,甘草酸转移率99.23%。苦参-甘草药对提取物共鉴定出49个成分,其中28个来自于苦参,21个来自于甘草。结论:优选的提取工艺稳定可行。苦参-甘草药对配伍提取具有相互促进溶出的作用,为阐明其他药对的药效物质基础及配伍机制提供参考。 赵洋 张涛 贾红梅 于猛 邹忠梅关键词:苦参碱 氧化苦参碱 甘草酸 氧化芍药苷在正常与抑郁大鼠体内代谢产物的比较研究 2024年 目的研究氧化芍药苷在正常和抑郁大鼠血浆、尿液、粪便中代谢产物的差异,并推测其主要的代谢途径。方法选取Wistar大鼠,复制慢性应激抑郁大鼠,分别连续ig给予正常和抑郁大鼠氧化芍药苷水溶液3 d,收集大鼠血清、尿液和粪便;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技术结合UNIFI分析平台鉴定氧化芍药苷在正常和抑郁模型大鼠体内的原型成分及代谢产物。结果在正常和抑郁大鼠血浆中均检测到氧化芍药苷原型成分,且在抑郁大鼠血浆中的相对含量是正常大鼠血浆的10倍;在抑郁大鼠血浆、尿液和粪便中分别鉴定出4、13、2个代谢产物,在正常大鼠血浆、尿液和粪便中分别鉴定出1、12、3个代谢产物,其中11个共有代谢产物,主要发生的代谢途径为氧化、去饱和等I相代谢反应,甲基化、葡萄糖醛酸化、乙酰化等II相代谢反应。结论氧化芍药苷ig给药后主要以原型成分进入体内,且抑郁大鼠血浆中原型成分的相对含量较正常大鼠高10倍;在抑郁和正常大鼠中的代谢产物有差异,其中葡萄糖醛酸化为正常大鼠体内特有的代谢途径,乙酰化为抑郁大鼠体内特有的代谢途径。推测氧化芍药苷可能是以原型成分为主发挥药效作用,通过尿液和粪便以原型或代谢产物排泄。 金朝 郑大华 何昊奇 于猛 邹忠梅关键词:抗抑郁 代谢产物 代谢途径 芍药苷 醋制香附挥发油抗抑郁活性及化学成分分析 被引量:45 2020年 目的评价醋制香附挥发油抗抑郁活性并分析其化学成分。方法应用小鼠敞箱、悬尾和强迫游泳实验模型考察水蒸气蒸馏提取的醋制香附挥发油(3.9 g生药量/kg)对小鼠自主活动、悬尾和强迫游泳不动时间的影响,以盐酸氟西汀为阳性对照;应用ELISA检测小鼠脑皮质中5-羟色胺(5-HT)的含量;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分析醋制香附挥发油化学成分,通过NIST MS search 2.0谱库检索鉴定结构。结果醋制香附挥发油对敞箱实验中小鼠的自主活动无影响,表明其不具有中枢神经系统兴奋作用;与对照组比较,醋制香附挥发油可显著缩短小鼠悬尾的不动时间(P<0.01),亦可缩短小鼠强迫游泳不动时间,但不具有显著性差异;醋制香附挥发油可显著升高小鼠脑皮质中5-HT的含量(P<0.01);从挥发油中共鉴定36个化合物,其中α-香附酮的相对含量最高,达15.93%,其它含量较高的成分主要为烯类和酮类成分,依次为异长叶烯-5-酮(8.53%)、氧化石竹烯(3.76%)、Ledene oxide-(Ⅱ)(3.48%)和桉油烯醇(3.45%)。结论醋制香附挥发油具有抗抑郁作用,提高脑组织中5-HT的含量是其抗抑郁作用机制之一;主要组成成分有:α-香附酮、异长叶烯-5-酮、氧化石竹烯、Ledene oxide-(Ⅱ)和桉油烯醇等。 刘欢 张孟历 于猛 鲍守民 张宏武 贾红梅 邹忠梅关键词:挥发油 抗抑郁 化学成分 Α-香附酮 狗脊药材的化学成分表征及原儿茶酸含量测定 被引量:4 2023年 目的鉴定狗脊中的化学成分并建立原儿茶酸的UPLC含量测定方法,比较狗脊药材与饮片中原儿茶酸的含量差异。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法,ESI电离源,负离子扫描模式采集狗脊药材质谱数据,根据质谱精确相对分子质量、二级碎片离子、紫外特征吸收光谱,并与文献数据或标准品比对鉴定狗脊药材中的主要化学成分;UPLC色谱条件为采用ACQUITY UPLC CORTECS T3(100 mm×2.1 mm,1.6μm)色谱柱,以0.1%甲酸水溶液(A)-乙腈-甲醇(70∶30,B)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柱温40℃,体积流量0.4 mL/min,进样量4μL。结果从狗脊药材中共鉴定出26个化学成分,主要包括糖苷类成分16个、酚酸类成分2个、皂苷类成分1个、苯丙素类成分1个、脂类成分1个、其他类成分5个;原儿茶酸在0.94~202.00μg/mL(R^(2)=0.9999)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101.90%,检测限为0.20μg/mL,定量限为0.79μg/mL。狗脊饮片中原儿茶酸的含量均符合药典规定标准(大于0.020%);狗脊药材中原儿茶酸的含量(质量分数为0.0038%~0.0053%)显著低于饮片(0.5560%~0.8509%),虽然经酸水解处理后,原儿茶酸的含量显著升高(0.2052%~0.4501%),但仍低于饮片含量。结论建立的UPLC-Q-TOF/MS方法可快速识别狗脊药材中的主要化学成分,可为狗脊药材的质量控制和药效物质基础研究奠定基础;建立的原儿茶酸UPLC含量测定方法灵敏度高,准确度好,具有可行性,可用于狗脊药材的质量控制。 陈艳熙 于猛 戴晓月 贾红梅 张宏武 马卓 邹忠梅关键词:狗脊 糖苷 酚酸 皂苷 苯丙素 原儿茶酸 马齿苋生物碱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2020年 马齿苋是一种药食同源的植物,其主要含有生物碱、黄酮、萜类、多糖等成分,因其生物碱结构类型多样,且具有较好的药理活性,近年来引起了广泛关注。主要针对马齿苋中生物碱类化合物的结构类型、药理活性、质量评价及体内代谢研究进展进行归纳总结,为马齿苋的开发利用及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鲍守民 贾红梅 邹忠梅 张宏武 郑宜 热增才旦 于猛关键词:马齿苋 生物碱 药理活性 体内代谢 白芍抗抑郁组分及其化学成分的鉴定 被引量:4 2023年 筛选白芍抗抑郁组分,并对其主要化学成分进行鉴定。本文采用皮质酮诱导的PC12神经细胞损伤模型和小鼠行为绝望模型对白芍醇提物(Bai-Shao ethanol extract,BS-E)及其大孔树脂不同洗脱组分(BS-10E,BS-60E,BS-95E)的抗抑郁作用进行评价,筛选获得白芍抗抑郁组分。动物实验经过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动物伦理委员会批准(批准号:SLXD-20210618051)。结果发现,BS-E、BS-10E和BS-60E对皮质酮诱导的PC12细胞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中组分BS-60E的保护作用最强;行为绝望小鼠行为学结果表明,BS-60E可显著缩短小鼠强迫游泳和悬尾不动时间,为白芍抗抑郁活性组分。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联用系统对BS-60E的化学成分进行鉴定,并对其可能的质谱裂解规律进行推导。从BS-60E中共鉴定出79个化学成分,主要包括单萜类成分36个,多酚类成分34个,寡糖类成分6个,其他类成分3个,表明单萜类及多酚类成分可能是其主要的药效成分。 郑大华 于猛 金朝 吴明 王平 邹忠梅关键词:白芍 多酚 白花地胆草中一个新的吉玛烷型倍半萜 2023年 采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MCI柱色谱及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技术手段从白花地胆草(Elephantopus tomentosus L.)全草95%乙醇提取物分离纯化得到15个化合物。依据其理化性质、光谱数据(UV、IR、NMR、MS和CD)等多种技术鉴定了化合物的结构,分别为白花地胆草内酯A(1)、柔毛地胆宁(2)、白花地胆草亭(3)、8-O-methacryloylelephanpane(4)、芹菜素(5)、苜蓿素(6)、原儿茶醛(7)、原儿茶酸甲酯(8)、咖啡酸甲酯(9)、咖啡酸乙酯(10)、(+)-(4S)-(2E)-4-羟基-2-壬烯酸(11)、E-4-羟基十六烷-2-烯酸(12)、3-吲哚甲酸(13)、3-吲哚甲醛(14)和异血红素酸(15)。其中,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化合物5~15首次从白花地胆草中分离得到,并首次报道了化合物2的绝对构型。化合物1对小鼠胃癌细胞(SGC-7901)具有微弱的细胞毒活性。 张梦瑶 黄强 黄强 于猛 于猛 张涛关键词:菊科 化学成分 细胞毒活性 花椒果皮中糖苷类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研究花椒(Zanthoxylum bungeanum Maxim.)果皮中的糖苷类化学成分。方法利用D101大孔树脂,硅胶柱色谱,LH-20型羟丙基葡聚糖凝胶(Sephadex LH-20)柱色谱,ODS柱色谱,半制备HPLC等方法对花椒果皮体积分数95%乙醇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理化性质及多种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花椒果皮体积分数95%乙醇提取物的正丁醇部位共分离得到14个糖苷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裂-去氢双松柏醇-4-O-β-D-葡萄糖苷(1)、(-)-异落叶松树脂酚-3α-O-β-D-葡萄糖苷(2)、二氢去氢双松柏醇-4-O-β-D-葡萄糖苷(3)、开环异落叶松树脂酚-9′-O-β-D-葡萄糖苷(4)、淫羊藿苷E5(5)、菠叶素-7-O-β-D-葡萄糖苷(6)、金丝桃苷(7)、槲皮素-3-O-β-D-阿拉伯糖苷(8)、槲皮素-3-O-(4″-甲氧基)-α-L-鼠李糖基(9)、异鼠李素-3-O-β-D-半乳糖苷(10)、异鼠李素-7-O-β-D-葡萄糖苷(11)、淫羊藿苷D1(12)、苯乙基芸香糖苷(13)和2-苯乙基-O-β-D-葡萄糖苷(14)。结论化合物1~4,9~10和12~13为首次从花椒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5为首次从花椒植物中分离得到。 张涛 吕双 贾红梅 于猛 刘晓秋 邹忠梅关键词:果皮 糖苷 基于谱效关系的中药虎杖抗炎活性成分探讨 被引量:13 2019年 目的:基于谱效关系研究虎杖中潜在的抗炎活性成分。方法:应用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小鼠腹腔巨噬细胞(RAW264. 7细胞)建立炎症模型,对虎杖95%乙醇提取物及其大孔树脂洗脱部位(30%,60%,95%乙醇洗脱物)的抗炎活性进行筛选;结合超高效液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ultra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coupled with quadrupole timeof-flight mass spectrometry,UPLC-Q-TOF/MS)技术建立特征指纹图谱;利用偏最小二乘法(partial least squares,PLS)将各部位特征成分谱峰面积与一氧化氮(NO)抑制率进行谱效关系研究,根据变异权重系数(variable important in projection,VIP)来辨识其抗炎活性成分。结果:虎杖醇提物大孔树脂60%乙醇洗脱部位对LPS诱导的细胞炎症模型中一氧化氮生成的抑制能力最强,且表现出一定的剂量依赖关系。谱效关系研究发现,虎杖醇提物及其大孔树脂洗脱部位中3个成分包括大黄素-8-O-β-D-葡萄糖苷(E-8-G),大黄素-1-O-β-D-葡萄糖苷和大黄素-8-O-(6'-O-丙二酰基)-葡萄糖苷具有潜在的抗炎活性,并从细胞层面和分子反向寻靶研究对E-8-G的抗炎活性进行了验证。结论:本研究基于谱效关系的研究方法,从虎杖中筛选到3个潜在的抗炎活性成分,该方法有助于快速准确地发现中药活性成分(群),为研究中药药效物质基础提供新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李姣姣 于猛 高源 张涛 贾红梅 张宏武 马丽焱 邹忠梅关键词:虎杖 抗炎活性 谱效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