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乔超锋

作品数:9 被引量:41H指数:2
供职机构: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腹腔
  • 4篇腹腔镜
  • 3篇直肠
  • 3篇直肠癌
  • 3篇胃癌
  • 3篇疗效
  • 3篇化疗
  • 3篇肠癌
  • 2篇直肠癌患者
  • 2篇手术
  • 2篇切除
  • 2篇疗效分析
  • 2篇临床疗效
  • 2篇免疫
  • 2篇开腹
  • 2篇癌患者
  • 1篇单抗
  • 1篇胆管
  • 1篇胆管结石
  • 1篇胆总管

机构

  • 9篇焦作市第二人...
  • 1篇新乡医学院

作者

  • 9篇乔超锋
  • 5篇杜信冈
  • 3篇乔祖俊
  • 3篇王阳
  • 1篇马欣
  • 1篇付宝
  • 1篇王刚

传媒

  • 2篇实用癌症杂志
  • 1篇黑龙江医药科...
  • 1篇医学理论与实...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中国民康医学
  • 1篇北方药学

年份

  • 1篇2024
  • 3篇2023
  • 1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4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腹腔镜与开腹直肠低位前切除术治疗直肠癌患者的效果比较
2023年
目的:比较腹腔镜与开腹直肠低位前切除术治疗直肠癌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2月至2020年2月该院收治的100例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手术方法不同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行开腹直肠低位前切除术治疗,研究组行腹腔镜直肠低位前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胃肠蠕动恢复时间、首次进食时间和引流管留置时间)水平、术后不同时间(术后1、2、3 d)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术后3年复发率和生存率。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住院时间、胃肠蠕动恢复时间、首次进食时间和引流管留置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1、2、3 d 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0.00%(5/50),低于对照组的32.00%(16/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3年复发率和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直肠低位前切除术治疗直肠癌患者可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住院时间、胃肠蠕动恢复时间、首次进食时间和引流管留置时间,降低术后疼痛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效果优于开腹直肠低位前切除术治疗,但需延长手术时间。
靳磊王阳牛万彬乔超锋
关键词:开腹直肠低位前切除术疼痛复发率生存率
一种腹腔镜手术负压提拉胃肠装置
一种腹腔镜手术负压提拉胃肠装置,有效的解决了患者肠胃在进行提拉时,胃肠的蠕动和湿润会导致吸附不稳,吸附失败等情况,影响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不利于手术的进行的问题;本发明包括支架,所述支架上竖直滑动连接有可调节的支撑块,所...
乔超锋孙文强鲁全芝靳磊宁涛杜信冈刘禹辰
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术后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分析
2017年
目的:分析影响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术后并发症的危险因素,预防和控制术后并发症发生。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07~2015-06在我院接受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的250例患者临床资料,观察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对引起并发症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BMI、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术前合并肺疾病等为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发现年龄因素并未构成独立危险因素,其余均系腹腔镜术后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体重、手术时间、合并肺疾病等构成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术后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在着力提升腹腔镜操作技术水平的同时,还应针对危险因素开展预防性干预,从"源头"预防和控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乔超锋杜信冈乔祖俊
关键词: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并发症
曲美他嗪联合地尔硫对40例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分析
2014年
目的研究曲美他嗪联合地尔硫在治疗稳定型心绞痛中的应用情况。方法本组抽取我院于2011年9月至2013年9月收治的稳定型心绞痛患者4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患者取曲美他嗪联合地尔硫治疗,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20例患者中,11例有效,7例显效,2例无效,治疗有效率为90%,对照组20例患者中,4例有效,9例显效,7例无效,治疗有效率为65%,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入院治疗期间取曲美他嗪联合地尔硫治疗,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付宝马欣乔超锋
关键词:稳定型心绞痛曲美他嗪临床疗效
腹腔镜治疗胆总管结石合并左肝内胆管结石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14
2018年
目的:探讨开腹和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联合左半肝切除术在治疗胆总管结石合并左肝内胆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4月—2017年8月,在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普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胆总管结石合并左肝内胆管结石患者,共计57例,根据手术方式,分为腹腔镜组(25例)和开腹组(32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结石清除率,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等情况。结果:腹腔镜组的平均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开腹组,而腹腔镜组的平均出血量明显低于开腹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死亡病例,腹腔镜组的腹腔感染率(4%vs 9%)、平均住院天数[(8.4±4.1)d vs(12.5±4.9)d]均低于开腹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切口感染、胆漏的发生率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结石清除率及复发率(4%vs 3.1%)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联合左半肝切除术对治疗胆总管结石合并左肝内胆管结石的疗效是安全可靠的,且能明显改善患者的恢复情况,缩短住院时间。
靳磊杜信冈牛万彬王恩泽王阳乔超锋
关键词:腹腔镜胆总管结石肝胆管结石肝切除
基于铂类药物的辅助化疗联合腹腔镜治疗胃癌的疗效及预后
2017年
目的:分析探讨基于铂类药物的辅助化疗联合腹腔镜治疗对胃癌的疗效以及预后。方法:对我院2015年9月~2016年9月收治的86例胃癌患者进行研究,根据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3例),两组均采用铂类药物辅助化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用开腹术进行治疗,观察组实施腹腔镜手术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虽然观察组治疗过程中手术时间显著高于对照组,但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平均住院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以及预后效果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均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胃癌采用铂类药物的辅助化疗联合腹腔镜手术治疗时,可以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提高预后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乔超锋靳磊乔祖俊
关键词:腹腔镜胃癌
帕博利珠单抗辅助CapeOX化疗治疗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的效果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2024年
目的:探讨帕博利珠单抗辅助卡培他滨+奥沙利铂(CapeOX)化疗治疗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的效果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0月—2022年10月收治的晚期结直肠癌患者60例,依据不同治疗方案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参照组采用CapeOX化疗,研究组采用帕博利珠单抗辅助CapeOX化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KPS)、血清内皮生长因子(VEGF)、肿瘤标志物指标[肿瘤相关黏液抗原(CA242)、糖蛋白抗原(CA199)、癌胚抗原(CEA)]水平、免疫功能指标[免疫球蛋白(IgG、IgA)、白蛋白(ALB)、T淋巴细胞(CD4^(+)、CD3^(+))]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研究组ORR(30.00%)与参照组(16.6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DCR(66.67%)高于参照组(4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KPS评分明显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参照组相比,治疗后研究组VEGF、CEA、CA199、CA242水平明显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IgG、ALB、IgA降低幅度大于参照组,CD4^(+)、CD3^(+)升高幅度大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30.00%)略高于参照组(20.0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帕博利珠单抗辅助CapeOX化疗治疗晚期结直肠癌可有效提高疾病控制率,增强免疫力,抑制肿瘤细胞生长,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靳磊王阳牛万彬乔超锋
关键词:结直肠癌免疫功能
进展期胃癌腹腔镜手术和开腹手术疗效及机体应激免疫反应对比研究被引量:27
2019年
目的探讨进展期胃癌腹腔镜手术和开腹手术的疗效及机体应激免疫反应。方法选择进展期胃癌腹腔镜手术患者80例作为腹腔镜组,进展期胃癌开腹手术患者80例作为开腹组。收集两组患者年龄、性别、肿瘤TNM分期、肿瘤部位、手术方式、淋巴结清扫个数、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住院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术后并发症等临床资料。测定血清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测定外周血补体C3、C4、Ig M、Ig G、Ig A水平。结果两组患者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腹腔镜组术中失血量、住院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开腹组(P <0. 05),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术后1 d和术后7 d腹腔镜组血清CRP、IL-6、TNF-α水平低于开腹组;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血清CRP、IL-6、TNF-α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患者术后血清CRP、IL-6、TNF-α水平升高,术后7 d开腹组未降至正常水平,腹腔镜组降至正常水平。两组患者C3、C4、Ig 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Ig M、Ig G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术后7 d腹腔镜组Ig M、Ig G均高于开腹组;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C3、C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不同时间点Ig M、Ig G、Ig A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术后Ig M、Ig G、Ig A水平下降,开腹组术后7 d未恢复术前水平,腹腔镜组术后7 d恢复术前水平。结论与开腹手术相比,进展期胃癌腹腔镜手术近期疗效更显著,对机体应激和免疫反应影响小。
乔超锋靳磊杜信冈王刚乔祖俊
关键词:进展期胃癌应激免疫
胃癌组织中PVT1基因水平与胃癌细胞生物学行为及化疗药物对胃癌组织抑制率的关系
2023年
目的研究胃癌肿瘤组织中PVT1基因水平与胃癌细胞生物学行为及化疗药物对胃癌组织抑制率的关系。方法采取前瞻性研究,以120例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癌症组织以及癌旁组织的PVT1水平,分析不同TNM分期、分化程度、抑癌率、生物学行为患者的癌症组织PVT1水平之间的差异。结果癌症组织的PVT1水平显著高于癌旁组织(t=126.112,P=0.000)。Ⅰ~Ⅱ期的PVT1水平显著低于Ⅲ~Ⅳ期患者(t=4.919,P=0.000);不同分化程度患者的癌症组织PVT1水平之间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F=11.023,P=0.000);不同深肌层浸润、脉管浸润、侵犯转移患者的PVT1水平差异显著(t=10.986,10.462,3.174,P=0.000)。不同抑癌率患者的PVT1水平之间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F=15.381,P=0.000)。结论胃癌肿瘤组织中PVT1基因水平与化疗药物对胃癌组织的抑制率及与胃癌细胞生物学行为均呈现显著的相关性,可作为日后治疗的重要靶点。
乔超锋靳磊宁涛杜信冈
关键词:胃癌抑制率生物学行为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