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高兆栋

作品数:9 被引量:1H指数:1
供职机构:北京邮电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电子电信理学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专利
  • 2篇学位论文
  • 1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电子电信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文化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6篇天线
  • 5篇阵列
  • 4篇天线阵
  • 4篇天线阵列
  • 4篇线阵
  • 4篇线阵列
  • 2篇电网络
  • 2篇可重构
  • 2篇馈电
  • 2篇馈电网络
  • 2篇寄生单元
  • 2篇方向图
  • 2篇辐射方向图
  • 1篇带宽
  • 1篇低损耗
  • 1篇电磁
  • 1篇电磁场
  • 1篇电器件
  • 1篇对称轴
  • 1篇多层结构

机构

  • 9篇北京邮电大学
  • 1篇华为技术有限...
  • 1篇中国信息通信...

作者

  • 9篇高兆栋
  • 7篇刘元安
  • 6篇苏明
  • 4篇唐碧华
  • 3篇吴永乐
  • 2篇于翠屏
  • 2篇胡鹤飞
  • 2篇范文浩
  • 2篇穆冬梅
  • 1篇吴帆
  • 1篇张萌
  • 1篇黎淑兰
  • 1篇张兴海
  • 1篇王卫民

传媒

  • 1篇安全与电磁兼...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3
  • 3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8
  • 1篇2016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阵列天线及相位单元结构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阵列天线及相位单元结构,所述相位单元结构包括:介质基板、设置于所述介质基板上表面的金属环,以及铺设于所述介质基板下表面的金属地平面;其中,所述金属环具有轴对称环形结构,且所述金属环上有两个缝隙,对称分布于...
苏明陈锡炼刘元安高兆栋于翠屏吴帆刘佳华
磁流可控的天线阵列装置
本申请提供一种磁流可控的天线阵列装置,包括:天线平面;金属天线,设置在天线平面上方;馈电单元,与金属天线连接;磁流控制单元,包括:电学加载单元,电学加载单元的一端与天线平面连接;开关,开关的一端通过金属连接线与电学加载单...
穆冬梅高兆栋苏明刘元安吴永乐范文浩唐碧华胡鹤飞
文献传递
带反射板的交叉渐变槽天线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反射板的交叉结构的渐变槽天线,包括两个相互垂直的渐变槽天线(1,2)、反射板(3)和用于天线支撑稳定的塑料结构;渐变槽天线使用两块介质板进行了包覆,这种稳固方法有效的解决了由于渐变槽天线本身介质太薄而造...
苏明刘元安高兆栋唐碧华于翠屏黎淑兰吴永乐王卫民
文献传递
声振动激励压电天线
本论文围绕多物理场作用下的压电振子谐振机理与数学建模、压电振子间的电磁耦合机理与调控方法和非均匀介质内的弹性波与电磁波的相互作用三大科学问题开展研究,以提高压电振子电磁辐射能力和效率为目标,发展出了声振动激励压电天线的基...
高兆栋
关键词:压电器件天线阵列电磁场
高增益低损耗天线阵列
天线阵列的增益是衡量天线阵列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在输入阻抗匹配效果良好,且方向性固定的情况下,尽可能地减小天线结构本身的插入损耗,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天线阵列的增益。减小天线本身插入损耗的方法很多,包括将构成天线的材料换...
高兆栋
关键词:高增益低损耗基片集成波导
文献传递
一种多层结构的PCB的频率响应建模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层结构的PCB的频率响应建模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将多层结构的PCB中的各层PCB金属平面划分为若干子层,包括:顶部子层、底端子层和中间子层,并为各子层设置分层端口;针对每个子层,根据该子层的电路结构和元...
苏明刘元安唐碧华高兆栋霍延生
基于压电元件的机械天线仿真与测试对比
与传统的电小天线相比,在相同的电气尺寸下,基于压电元件的机械天线的辐射效率能提高300倍以上,应用潜力巨大。该机械天线的辐射强度受空气击穿与压电元件最大耐压影响。因此,本文首先仿真得出了压电元件的输入阻抗大小、应力分布与...
张萌苏明高兆栋刘元安
关键词:压电元件击穿电压
文献传递
磁流可控的天线阵列装置
本申请提供一种磁流可控的天线阵列装置,包括:天线平面;金属天线,设置在天线平面上方;馈电单元,与金属天线连接;磁流控制单元,包括:电学加载单元,电学加载单元的一端与天线平面连接;开关,开关的一端通过金属连接线与电学加载单...
穆冬梅高兆栋苏明刘元安吴永乐范文浩唐碧华胡鹤飞
宽带无线通信系统环境的电磁处理体系与方法被引量:1
2024年
围绕系统性电磁处理,分析了近年来相关研究工作和进展,提出了基于辐射端点连接面为基准的电磁处理网络架构和基站终端多维辐射体等效辐射模型,以及面向正向电磁利用、反向电磁抑制的电磁互作用分析技术和面向空中电磁特性控制的测试技术等。仿真和测试表明,所提出的多频组网电磁频谱规划突破了多频带及大带宽难题,提高了频谱利用率和复杂环境的主动电磁调控能力;所提出的基本模型及计算方法,突破了受限空间中高效电磁计算预测以及电路天线一体化难点;室外场景重构测试建模提升了精准重现及多场景辐射一致性评估水平。16双极化探头均匀分布、支持4×4的多探头方法被3GPP 5G标准TR 38.827正式采纳。
刘元安李男郭琳张兴海高兆栋
关键词:无线通信高频谱效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