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涛
- 作品数:11 被引量:17H指数:3
- 供职机构:黄山学院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安徽省教育厅教学研究项目安徽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安徽省高等学校省级质量工程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建筑科学农业科学更多>>
- 徽州园林空间对游客游憩行为影响的研究--以西递西园为例
- 2023年
- 为探究徽州园林空间对游人游憩行为影响,提升徽州园林旅游市场影响力,以黄山市西递西园为研究对象,对入口、前园、中园3处空间利用空间视点研究法探究视点空间景观与游客游憩行为、游玩时间的关联性。结果表明:(1)西递西园视点空间美景度评价结果说明西递西园视点空间景观质量存在差异性,前园空间景观质量(视点2)>中园空间景观质量(视点3)>入口空间景观质量(视点1)。(2)视点空间景观质量与游园时长之间不存在强相关性,但不同类型游客游园时间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3)游客游憩行为与视点空间景观质量之间存在明显相关性,游客游憩行为之间也存在相关性,其中拍人物照与视点空间景观质量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拍风景照与视点空间景观质量之间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拍人物照与拍风景照之间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与快走之间呈显著负相关(P<0.05);慢行与赏景、听讲、拍风景照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赏景与听讲、拍风景照、快走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听讲与拍风景照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快走之间呈显著正相关(P<0.05);拍风景照与听讲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运用空间视点研究法初步揭示了徽州园林对游客游憩行为的影响,对激发徽州园林空间活力,促进徽州园林旅游迭代升级提供理论参考。
- 梁金鹏蒋小凡崔珺马涛
- 关键词:游憩行为
- CIPP模式下的园林工程课程评价体系研究被引量:1
- 2022年
- 为破解高校本科课程缺乏专业的评估体系,存在评估方法单一、指标不科学、重结果轻过程等问题。通过以背景、输入、过程和结果相结合的评价模式(context-input-process-product,CIPP)构建园林工程课程评价体系,分别从教学目标、教学投入、教学过程、教学成果4个方面展开评价,并采用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进行系统分析。结论显示:园林工程课程评价分数整体呈稳定的“倒T型”结构,说明该课程设计较为合理,基本满足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学生对教学过程评价最高,平均分为8.00分,其中选择8.1~9分的人数最多,比例为45.59%;教学投入评价最低,平均分为6.85分,其中选择6.1~7分人数最多,比例为35.29%;教学目标和教学成果评价居中,平均分分别为7.16分、7.50分,其中选择7.1~8分的人数最多,比例分别为31.6%、35.3%。
- 蒋小凡马涛梁金鹏
- 关键词:课程评价CIPP模式园林工程层次分析法
- 基于齿轮效应的“园林规划设计”实践教学模式研究——以黄山学院园林专业为例被引量:1
- 2016年
- "园林规划设计"是园林专业的核心课程,也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从实践教学模式出发,联系"园林规划设计"课堂衔接中出现的矛盾,通过一定的教学探索和总结,重新审视了应用型高校"园林规划设计"课程的教学模式,创新提出齿轮效应的教育理念:强化各教学过程的联系,提高实践教学的应用性,实现教、学、做、考为一体。
- 蒋小凡马涛
- 关键词:园林规划设计实践教学
- 地方应用型本科卓越农林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以黄山学院园林专业为例被引量:3
- 2020年
- 黄山学院园林专业在实施"卓越计划"中,围绕培养卓越农艺师战略,依托学校所处的地域优势,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出发点,认真地进行人才培养目标与课程体系的构建,精心地进行教学方法的改进和实践基地的建设,注重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通过对5个应用型卓越农林人才培养试点专业卓越班和普通班学生比较,卓越班人才培养模式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
- 陈黎潘健马涛蒋小凡
- 关键词:地方应用型本科园林专业
- 文化景观视角下乡土景观助推乡村振兴实现路径研究——以徽州传统村落为例
- 2023年
- 针对乡村振兴的时代要求和我国乡村失序发展的现实矛盾,立足文化景观研究新视角,在界定基本概念的基础上以徽州地区传统村落为案例,对其文化景观进行解构分析,继而探究徽州传统村落景观与乡村振兴两者间内在联系,构建了传统村落景观助力乡村振兴的4条路径:构建“生态圈层”、打造“三化景观”、塑造叠加效应、搭建运营思维,以期对传统村落景观保护有所裨益,并为徽州地区乡村振兴提供一定程度上的理论指导。
- 梁金鹏崔珺蒋小凡马涛
- 关键词:文化景观乡土景观
- OBE教学理念在“园林工程”课程中的应用与实践
- 2024年
- 为实现应用型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文章针对园林专业“园林工程”课程教学效果不佳的问题,基于OBE指导构建了“以学生为中心、双驱三联”的教学理念,确定教学成果,制定清晰、可行的实践教学目标,构建智慧教学体系,制定课前自学、课中讨论、课后总结的教学策略,以成果为导向开展课程设计、课程活动、课程考核。同时,改革课程评价的方式,为课程的进一步优化提供了方向。通过教学实践,以成果为导向的OBE教育理念对培养具有科学与人文精神、满足市场需求的综合型人才具有现实意义。
- 蒋小凡马涛伍全根赵昌恒
- 关键词:教学实践
- “园林工程”实践教学模式研究——以黄山学院园林专业为例被引量:2
- 2021年
- 通过对"园林工程"课程理论、实验、实习相互结合的教学模式的分析,提出了在课程设置、实践教学方式、课程考核上的改革方法,其中实践教学要强调认知、引导、体验的重要性,旨在更好地培养学生实践应用能力。
- 蒋小凡马涛
- 关键词:园林工程实践教学
- 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以园林专业为例被引量:2
- 2018年
- 随着校企合作培养人才理念不断深入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转型发展之中,探索适合当前实用人才培养的模式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通过对部分地方高校进行调研,从立足企业明确专业定位、校企合作进行模块教学、课程建设、成果转化等方面构建可持续发展的校企深度融合的人才培养新模式。
- 朱爱青马涛蒋小凡
- 关键词:校企合作课程建设
- 基于GIS的乡村用地建设适宜性评价被引量:1
- 2023年
- 基于西溪南村的选址、空间布局,结合人文环境、经济需求,应用Landsat遥感影像数据、Dem数据以及统计数据,利用ArcGIS数据分析技术和层次分析法(AHP)对研究区域的用地建设适宜性进行定量评价。结果表明:西溪南村高度适宜建设的用地面积为3.92 km^(2),集中分布在村落北侧;中度适宜建设的用地面积为6.76 km^(2),分布村内道路通达处;低度适宜建设的用地面积为21.56 km^(2),呈斑块状分布在西溪南村中;不适宜建设的用地面积为56.14 km^(2),成片分布在村落中心、东南侧和丰乐河中心绿地。由于生态环境和历史古迹的限制,西溪南村用地建设适宜性较低,根据土地利用现状和乡村发展方向,应合理规划建设用地,确保土地的合理利用和资源优化配置。
- 蒋小凡梁金鹏马涛崔珺
- 关键词:GIS
- 世界技能大赛园艺项目对应用型本科院校园林专业课程改革的启示——以黄山学院为例被引量:4
- 2020年
- 园林专业是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常见专业,尽管社会需求很大,但也面临着应用技术和技能水平、创新创业能力不够等问题。世界技能大赛的竞技水平代表了职业技能发展的世界先进水平。通过对黄山学院16园林专业培养方案与世赛园艺项目选手职业能力水平的要求进行分析后建议:在理论教学环节增设园林施工图设计、园林材料的认知与应用、园林工具的使用与维护、客户沟通服务、健康、安全及人体工学等方面内容;在实践教学环节,以施工图设计与施工实操为主线,以世赛标准为准绳,并贯穿施工前的招投标;施工过程中的工序、计量与变更资料的收集,安全、质量、精度和进度管理;施工结束后按规范和世赛要求进行验收与结算、决算等。这些理论和实践教学的改革一定程度上能提高学生的技能与技术水平,满足社会对应用型园林专业人才的需求。
- 赵昌恒伍全根马涛
- 关键词:园林专业世界技能大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