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鸣
- 作品数:7 被引量:21H指数:3
- 供职机构:东北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吉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 入侵害虫美国白蛾综合防治研究概述被引量:6
- 2019年
- 美国白蛾(Hyphantria cunea)是一种重要的入侵害虫,近年来在我国多个地区爆发,对农林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该文对美国白蛾的种群特点和分布、基因组学、性信息素研究以及生物防治等方面的研究现状作了简要综述,以期为其防治研究提供参考。
- 闻鸣王寅亮任炳忠
- 关键词:美国白蛾基因组学性信息素核型多角体病毒
- 草地螟幼虫取食和成虫交配行为的嗅觉分子机制研究
- 嗅觉是昆虫重要的感觉模式,昆虫可通过灵敏的嗅觉,从复杂的环境中准确识别化学信号,进而准确定位寄主植物和寻找配偶。草地螟(Loxostege sticticalis),属鳞翅目(Lepidoptera),螟蛾科(Pyral...
- 闻鸣
- 关键词:草地螟嗅觉受体水杨酸甲酯性信息素
- 美国白蛾核型多角体病毒乳浊液药剂
- 本发明属于农业害虫防治技术,具体涉及一种美国白蛾核型多角体病毒乳浊液药剂。美国白蛾核型多角体病毒乳浊液药剂主要包括美国白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本发明最关键的一部分是核型多角体病毒的提取和扩繁。我们将被侵染致死的虫尸用研磨器研...
- 王寅亮刘雨林闻鸣陈琪任炳忠
- 文献传递
- 2种鞘翅目仓储害虫触角的显微结构研究被引量:3
- 2015年
- 利用扫描电镜技术对仓储害虫白腹皮蠹(Dermestes maculatus Degeer)和拟白腹皮蠹(D.fris-chii kugelann)触角感器进行了比较观察研究。结果表明:2种害虫的触角均由柄节、梗节和鞭节3部分组成,共11节。2种蠹虫均观察到4类7种感器,为毛形感受器(ST)、刺形感器Ⅰ、刺形感器Ⅱ、刺形感器Ⅲ、锥形感器Ⅰ、锥形感器Ⅱ、B?hm氏鬃毛;通过比较2种蠹虫的触角感器,讨论了其可能的功能及在分类学中的应用。
- 闻鸣曲叶宽赵文琦朱慧
- 关键词:白腹皮蠹触角感器扫描电镜
- 4种鸣虫染色体核型研究(直翅目:蝗总科)被引量:5
- 2016年
- 采用常规压片法对网翅蝗科的隆额网翅蝗(Arcyptera coreana Shiraki)、宽翅曲背蝗[Paracyptera microptera meridionalis(Ikonnikov)]及斑翅蝗科的赤翅蝗(Celes skalozubovi Adelung)和鼓翅皱膝蝗[Angaracris barabensis(Pall.)]4种具有鸣叫行为的蝗虫进行染色体核型研究。结果表明:4种蝗虫性别决定机制为XO型,网翅蝗科2种蝗虫染色体数目:2n(♂)=20+XO=21。斑翅蝗科2种蝗虫染色体数目:2n(♂)=22+XO=23。4种直翅目鸣虫的染色体核型在较高的分类阶元中彼此间存在较为稳定的差异性;同科的蝗虫体现较近的亲缘关系,染色体核型存在较大的共性(染色体数目及染色体组式相同),然而在同一科下的不同属蝗虫间,染色体绝对长度及相对长度存在一定差异;不同科间蝗虫的染色体组式、染色体绝对长度及相对长度均存在较大差异,因此蝗虫染色体的核型可用作科间、属间分类的依据。4种鸣虫染色体核型的相似性与形态学分类结果在一定程度上一致。
- 郝锡联闻鸣张雪鲁莹赵卓任炳忠
- 关键词:斑翅蝗科网翅蝗科
- 剑角蝗科3种蝗虫前胃及贲门内壁观察研究被引量:3
- 2015年
- 利用生理解剖和扫描电镜技术对剑角蝗科3种蝗虫的前胃和贲门内壁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3个属的前胃内壁纵行脊都比较光滑,但绿洲蝗属与迷蝗属纵行脊上齿的大小比鸣蝗属更为接近;绿洲蝗属与迷蝗属贲门内壁上齿尖角度更接近。说明前胃及贲门的显微结构在同科不同属间存在差异,可作为属间种类鉴定的依据。
- 闻鸣王文慧张雪王寅亮
- 关键词:消化道蝗虫剑角蝗科
- 3种化学物质对昆虫的趋避与吸引作用研究被引量:4
- 2015年
- 以桂醛、邻苯二甲酸二辛酯、二甲基萘3种化学挥发物作为信息素,对吉林省白山市抚松县露水河镇红松育苗林昆虫的趋避与吸引作用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粘板诱集到的昆虫有双翅目、膜翅目、鞘翅目、同翅目、鳞翅目、直翅目、长翅目几类。通过实验组与对照组之间的对比得知,这3种试剂皆能诱到双翅目、膜翅目和同翅目的昆虫,且数量较多;桂醛和邻苯二甲酸二辛酯还能诱到少量鞘翅目的昆虫。3种试剂对昆虫引诱作用最强的是邻苯二甲酸二辛酯,诱到昆虫数量最少的是二甲基萘。邻苯二甲酸二辛酯对鞘翅目昆虫作用不明显,二甲基萘对鞘翅目昆虫具有趋避作用,桂醛对鞘翅目昆虫具有一定的诱导作用。
- 王文慧杨怀林闻鸣王寅亮
- 关键词:EAG信息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