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翘
- 作品数:5 被引量:39H指数:2
- 供职机构:山东理工大学经济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山东省软科学研究计划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 基于产业集群的黄河三角洲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研究
- 产业发展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区域开发及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产业集群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高级形式和产业组织模式,因此,黄河三角洲有效开发,特别是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必须在加强区域合作、优化升级产...
- 薛翘
- 关键词:产业集群黄河三角洲产业结构
- 文献传递
- 二战后日本技术进步与人力资源开发的实证分析及启示被引量:2
- 2011年
- 二战后日本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不仅仅是通过引进技术来实现的,而且更重要的是培育了优质的本土人力资源。人力资源状况不仅决定引进技术的先进程度、影响引进技术吸收能力,而且还与引进技术效用发挥密切相关。借鉴二战后日本技术进步的成功经验,我国在实施科技发展支撑计划时,惟有通过提高国民素质、培植创新能力以及发挥人才资源效用等人力资源开发策略,中国创新型国家发展目标才能实现。
- 张志新李亚薛翘
- 关键词:技术进步
- 低碳经济视域下中国产业结构调整与发展模式转变研究被引量:18
- 2014年
- 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低碳经济是中国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双赢的必然选择。由于产业结构变动和低碳产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二氧化碳排放量,从而对低碳目标的实现和低碳经济发展产生较大影响。本文基于中国1989-2008年的相关时间序列数据,建立了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对二氧化碳排放量影响的线性回归模型对中国产业结构调整和低碳经济目标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产业结构类型直接影响二氧化碳排放量,即第二产业与碳排放量呈现正相关,而第三产业发展能够降低碳排放量。发展低碳经济,要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 张志新吴宗杰薛翘
- 关键词:低碳经济产业结构碳排放量
- 黄河三角洲区域产业同构分析及发展路径选择被引量:1
- 2012年
- 黄河三角洲区域产业协调发展是全面推进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亟待解决的问题,也是优化全省区域经济发展格局和增强黄河三角洲地区整体竞争力的关键之举。无论是利用相似系数、区位商和差异度指数分析黄河三角洲区域的产业发展,还是通过结构差异度指数测算该区域产品生产,均可得出"差异度系数较低,产品相似度较高",即黄河三角洲区域内产业同构现象较为显著。因此,转变地方政府观念,建立区域政府协调发展机构,推进区域企业一体化发展等措施将有助于黄河三角洲产业协调发展目标的实现。
- 张志新薛翘
- 关键词:产业同构黄河三角洲
- 黄河三角洲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综合分析与评价研究被引量:18
- 2014年
- 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亟需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支撑,科学客观评价该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具有重大现实意义。我们将黄河三角洲置于山东全省科技创新合作环境中,以黄河三角洲6市数据为依据,利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对黄河三角洲6市科技创新能力进行分析与评价,得出以下结论:黄河三角洲科技创新发展迅猛,但发展水平依然较低;黄河三角洲科技创新发展潜力巨大,但区域发展不平衡加剧。因此,加大科技创新投入、优化科技创新支出结构、增强区域科技创新基础支撑是黄河三角洲科技创新合作发展的必然选择。
- 张志新孙照吉薛翘
- 关键词:黄河三角洲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