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石磊

作品数:16 被引量:44H指数:4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专利
  • 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血管
  • 6篇细胞
  • 4篇敷料
  • 4篇创面
  • 4篇创面敷料
  • 3篇炎症
  • 3篇炎症反
  • 3篇炎症反应
  • 3篇生物技术
  • 3篇生物技术领域
  • 3篇体外
  • 3篇体外细胞
  • 2篇电磁导航
  • 2篇定制化
  • 2篇冻干
  • 2篇血管化
  • 2篇血管内皮
  • 2篇血管内皮细胞
  • 2篇粘膜
  • 2篇肉芽

机构

  • 16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武汉市第一医...

作者

  • 16篇石磊
  • 4篇胡豫
  • 2篇李震
  • 2篇胡道予
  • 2篇刘静
  • 2篇王南
  • 1篇褚倩
  • 1篇严鹏
  • 1篇张孟贤
  • 1篇高小玲
  • 1篇张路
  • 1篇魏瑶
  • 1篇杨丽
  • 1篇彭慧
  • 1篇张莉
  • 1篇彭翔
  • 1篇冯丽娟
  • 1篇徐治强
  • 1篇张宇
  • 1篇赵炎

传媒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中华放射学杂...
  • 1篇放射学实践
  • 1篇医药导报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年份

  • 4篇2022
  • 3篇2021
  • 2篇2019
  • 4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低温生物3D打印技术制备水凝胶创面敷料的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采用低温生物3D打印技术制备水凝胶创面敷料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制备海藻酸钠/明胶复合水凝胶基质材料;(2)分别将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抗菌肽LL‑37载入基质材料;(3)通过多喷头低温生物3D...
熊蠡茗石磊刘静王文天胡益强张祥林
文献传递
一种低温生物3D打印技术制备水凝胶创面敷料的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采用低温生物3D打印技术制备水凝胶创面敷料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制备海藻酸钠/明胶复合水凝胶基质材料;(2)分别将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抗菌肽LL‑37载入基质材料;(3)通过多喷头低温生物3D...
熊蠡茗石磊刘静王文天胡益强张祥林
文献传递
放射治疗质量控制检验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放射治疗质量控制检验装置,包括平板,平板上固定有第一胶片,第一胶片呈正方框形,其外边长为L1、内边长为S1;平板上以第一胶片的几何中心为对称点、且垂直于第一胶片的边长设置有十字定位线,十字定位线与第一...
王峻峰刘细友冯丽娟张珺梅齐魏瑶石磊沈倩严鹏彭慧
文献传递
体外五细胞因子风暴模型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体外细胞因子风暴模型及制备其的方法和应用。体外细胞因子风暴模型的构建体系,含有TNF‑α因子、IL‑1β因子、IL‑6因子、IL‑2因子和IFN‑γ因子。体外细胞因子风暴模型的构建方法,将...
胡豫梅恒姚惟琦石磊唐宇翔
硫化氢对大鼠脑血肿周围血管新生及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 探讨硫化氢(H2S)对大鼠脑血肿周围血管新生及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将75只350~400 g 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H2S组,每组25只。模型组、H2S组大鼠行自体血脑内注入法建立脑出血动物模型,对照组仅行头皮正中切口及暴露前囟而不行注射,H2S组于手术当日开始每日腹腔注射硫氢化钠10 mg/kg,连续28 d,其余两组仅腹腔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分别于术后4、7、14、28 d对各组大鼠进行神经功能缺失体征评分及后肢运动功能Tarlov评分,术后14、28 d收集脑血肿周围组织进行CD34免疫组化染色以计算微血管密度及血管场面积,分别采用免疫组化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术后4、7、14、28 d的血肿周围组织神经生长相关蛋白(GAP)-43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结果对照组术后4、7、14、28 d的神经功能缺失体征评分及后肢运动功能Tarlov评分分别为0分和5分,提示神经功能和后肢运动功能正常。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的神经功能缺失体征评分均升高,而Tarlov评分、血肿周围微血管密度和血管场面积及血肿周围组织VEGF水平和GAP-43阳性细胞数均降低(P〈0.05);脑血肿大鼠经H2S治疗后以上指标获改善,如H2S组的神经功能缺失体征评分低于模型组,Tarlov评分、血肿周围微血管密度和血管场面积及血肿周围组织VEGF水平和GAP-43阳性细胞数均高于模型组(P〈0.05),但H2S组以上指标与对照组的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2S可促进大鼠脑血肿周围血管新生及神经功能恢复,可能与其增加脑血肿周围组织VEGF水平及促进GAP-43表达有关。
石磊彭翔赵炎徐治强
关键词:硫化氢脑血肿血管新生神经功能恢复
体外细胞因子风暴模型及其构建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体外细胞因子风暴模型及其构建方法和应用。体外细胞因子风暴模型的构建体系,含有TNF‑α因子、IL‑1β因子、IL‑6因子和血管内皮细胞。上述体形成的体外细胞因子风暴模型。体外细胞因子风暴模...
胡豫梅恒姚惟琦石磊董海波
长链非编码RNA在胶质母细胞瘤中异常表达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17年
长链非编码RNA(lncRNA)参与遗传信息的表达调控,虽无蛋白编码功能,但其表达异常与肿瘤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胶质母细胞瘤(GBM)作为常见的原发性恶性脑肿瘤,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研究表明lncRNA对GBM的诊断、分级、治疗和预后评估具有重要价值。本文主要阐述了与GBM细胞增殖、转移和凋亡密切相关的lncRNAs,以及其在GBM中表达异常的调控机制,进而探讨lncRNA治疗胶质瘤的现状与临床前景,有望为GBM诊断、治疗和科学研究提供新的方向。
杨丽韩娜石磊张孟贤
关键词:胶质母细胞瘤长链非编码RNA微小RNA靶向治疗
电磁导航辅助CT引导系统在孤立性肺结节穿刺活检中的应用被引量:13
2018年
孤立性肺结节(solitary pulmonary nodules,SPN)的定性诊断是临床难题,肺穿刺活检术是定性诊断的重要手段。CT引导有分辨率高、视野大、不受气体和骨骼干扰等优点,SPN的穿刺活检多在CT引导下进行。但单纯CT引导仍存在许多不足之处。本研究采用电磁导航辅助CT引导系统引导肺穿刺,并与常规CT引导肺穿刺对比,以明确其在孤立性肺结节穿刺活检中的应用价值。
吕银章石磊郑光徐安辉胡道予李震王南
关键词:肺穿刺活检术孤立性肺结节CT引导电磁导航PULMONARY
电磁导航系统在CT引导下肺结块病变穿刺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8
2018年
目的:探讨电磁导航系统在CT引导下肺结块病变的穿刺活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搜集采用电磁导航辅助CT引导系统进行经皮穿刺肺活检的98例肺结块病变的病例资料,记录扫描次数、辐射剂量、操作时间、穿刺次数等参数,记录穿刺成功例数、穿刺阳性例数和并发症情况。结果:98例患者,96例穿刺成功,成功率97.96%。其中81例患者可以判断良恶性,穿刺阳性率82.65%。平均扫描次数(1.24±0.59)次,平均辐射剂量(401.3±41.2)mGy·cm,平均操作时间(10.63±2.34)min,平均穿刺次数(1.35±0.70)次。15例发生气胸,气胸发生率15.31%,17例发生出血,发生率17.35%;无血胸及空气栓塞发生。结论:电磁导航系统在CT引导下肺结块病变穿刺活检中应用价值大,扫描次数和穿刺次数较少,辐射剂量较低,操作时间较短,能提高穿刺成功率,降低出血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吕银章郑光王南胡道予李震石磊高小玲
关键词:电磁导航CT引导肺穿刺活检肺肿瘤
贝伐珠单抗联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和安全性被引量:17
2018年
目的探讨贝伐珠单抗联合治疗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晚期NSCLC患者78例,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4组,A组:一线化疗联合贝伐珠单抗治疗36例;B组:一线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药(EGFR-TKI)联合贝伐珠单抗治疗7例;C组:二线及二线以上化疗联合贝伐珠单抗治疗30例;D组:二线及二线以上EGFR-TKI联合贝伐珠单抗治疗5例。统计联合应用贝伐珠单抗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PFS)、总生存期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A、B、C、D组疾病控制分别为34,6,26和4例;平均无进展时间(mPFS)为8.9,10.8,7.2和7.8个月,总生存时间数据尚不成熟。化疗联合贝伐珠单抗的主要不良反应与所联合的方案高度相关,包括骨髓抑制、疲乏、腹泻、高血压等,3或4级毒副反应主要为中性粒细胞减少15.2%(10/66)、腹泻4.5%(3/66)、疲乏7.6%(5/66)、高血压6.1%(4/66)。EGFR-TKI联合贝伐珠单抗的主要不良反应为高血压2例(2/12)、皮疹3例(3/12)、腹泻5例(5/12)、无症状蛋白尿2例(2/12)、疲乏2例(2,12)。未观察到3级以上不良反应。结论化疗或EGFR-TKI联合贝伐珠单抗是晚期NSCLC安全有效的治疗策略。
石磊蒋继宗刘青旭张莉夏曙陈元褚倩
关键词:抗肿瘤血管生成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