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雅一
- 作品数:3 被引量:1H指数:1
- 供职机构:扬州大学体育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农业科学医药卫生更多>>
- 大负荷运动及恢复期大鼠心肌超微结构及心肌营养素-1的变化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研究短期力竭运动及其恢复期间大鼠心肌超微结构及心肌营养素-1的变化。方法:8周龄健康雄性大鼠36只为研究对象,将其随即分为安静对照组(C)、力竭运动后即刻(Exhaustive,E0)、后12 h组(E12)、后24 h组(E24)、后48 h组(E48)、后72 h(E72)6组,每组6只。各运动组分别进行为期一周的力竭运动,安静对照组和力竭运动组分别于安静状态和末次力竭运动后不同时间点宰杀,迅速采取心肌样本,电镜观察大鼠心肌超微结构的变化,采用ELISA酶联免疫吸附反应法检测大鼠心肌营养素-1。结果:力竭运动后及恢复期心肌超微形态结构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改变,其中以E0组和E24组较明显,心肌肌原纤维紊乱、扭曲,局部线粒体数量减少,甚至出现膨胀和变形。另一方面,大鼠在进行一周的大负荷运动后,心肌中的心肌营养素-1含量发生变化,力竭运动组(E0、E12、E24、E48、E72)与安静对照组相比都有显著性升高(P<0.01);其中,心肌营养素-1在E0组表达最显著,E72组有所回落(P<0.01)。结论:大负荷运动后及恢复期间,大鼠心肌内部结构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同时大鼠心肌中的心肌营养素-1含量明显提高,且在E0组表达最高,提示大鼠心肌营养素-1在心肌损伤的修复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 潘同斌王雅一左伟唐芳
- 关键词:大负荷运动心肌超微结构心肌营养素-1
- 大负荷运动及恢复期大鼠心肌超微结构及心肌营养素-1的变化
- 目的:研究短期力竭运动及其恢复期间大鼠心肌超微结构及心肌营养素-1的变化.方法:8周龄健康雄性大鼠36只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6组,每组6只,分别命名为:安静对照组(C)、力竭运动后即刻(Exhaustive,E0)、...
- 潘同斌王雅一左伟唐芳
- 关键词:大负荷运动心肌超微结构心肌营养素-1
- 几种不同动物骨骼肌肌球蛋白重链(MHC)亚型及成肌调节因子(MRFs)基因表达的比较
- 2011年
- 目的:比较测定几种不同动物骨骼肌肌球蛋白重链(MHC)亚型及成肌调节因子(MRFs)基因表达,引物均采用大鼠基因号设计,旨在比较观察其它动物与大鼠基因表达的交叉及相似度。方法:选用大鼠、家兔、牛与人的股外侧肌样本各6个,迅速用TRIZOL试剂匀浆固定,采用实时荧光-PCR法,测定骨骼肌MHCI,IIa,IIx,IIb四种亚型及成肌调节因子(MRFs)的mRNA基因表达。结果:未经内参较正的测定值,人、牛、兔的肌球蛋白重链(MHC)亚型及成肌调节因子(MRFs)基因表达均明显低于大鼠(P<0.01),提示各物种的同种基因存在差异性,其引物特异性较强;但经过内参校正后的测定值,人的MHC各亚型基因表达与大鼠含量较接近,有一定的交叉和基因相似性;而牛的含量虽可检出,但仍明显低于大鼠含量(P<0.01),表明其基因相似性较低;兔与大鼠基因未表现出相似性。提示,各物种同种基因的表达既存在差异性,又有一定的交叉和相似性。其蛋白水平的比较测定有待进一步研究。
- 潘同斌钱福鸿王晓雪王雅一
- 关键词:基因表达肌球蛋白重链成肌调节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