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静 作品数:6 被引量:86 H指数:4 供职机构: 西北大学化工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陕西省科技统筹创新工程计划项目 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理学 轻工技术与工程 生物学 化学工程 更多>>
基于响应面分析法的CO_2-CH_4催化重整工艺优化 被引量:3 2017年 文中开展了对CO_2-CH_4催化重整制备合成气的工艺过程研究,以使用最广泛的负载型Ni/γ-Al_2O_3为催化剂,以CO_2的转化率和H_2/CO比为评价指标,利用单因素实验对CO_2与CH_4的转化率及产物H_2/CO的比例进行分析,得到适合F-T合成的低H_2/CO比的合成气。利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对CO_2的转化率及H_2/CO比进行优化,得到双响应值下的最佳工艺条件为:CO_2/CH_4摩尔比为1.70,进料空速为8 227.78 h^(-1),反应温度为728.77℃。在双目标下,CO_2最大转化率与最小H_2/CO比分别为87.83%和0.949。在此条件下进行5次平行实验,得到CO_2转化率与H_2/CO比分别为87.89%和0.949。 郭宏垚 李冬 张旭 雷雄 王小静 李稳宏关键词:响应面分析法 花椒多酚提取工艺响应面优化及动力学分析 被引量:59 2018年 以多酚收率为优化指标,对花椒中多酚的提取工艺进行研究,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处理温度、提取时间、溶剂体积分数、料液比和提取液pH值对多酚提取过程的影响。利用Box-Behnken响应面分析法优化多酚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溶剂为乙醇溶液、溶剂体积分数48.23%、料液比1∶29.34(g/m L)、处理温度48.99℃、提取时间1.75 h、提取液pH 3,在此条件下进行5次平行实验,预测的多酚收率为55.06 mg/g。此外,研究不同温度下总酚的传质动力学,通过平板模型以Fick第一定律为基础建立了花椒多酚提取的动力学模型,并求解出速率常数、相对萃余率及活化能等关键模型参数,为花椒多酚提取的工厂放大和深入研究提供一定依据。 郭宏垚 李冬 雷雄 王小静 刚勇 李稳宏关键词:花椒 多酚 响应面分析法 改性聚硅氧烷稠油破乳剂的合成及其性能 被引量:7 2017年 以含氢硅油、烯壬基酚聚醚与甲基丙烯酸十二酯为原料制备了一种梳型改性聚硅氧烷稠油破乳剂(GPX1),并用FTIR、1HNMR、单滴法、表面张力法、微生物降解法对聚合物GPX1进行了表征和测试。结果表明,液膜的破裂速率常数k含GPX1的自来水=0.257 46,高于k含SP169的自来水=0.218 84,说明GPX1能够有效降低液膜稳定性,加快液膜的排液速率。微生物降解性能测试结果表明,投加90 mg/L的GPX1于耗氧活性污泥中,24 h后体系中COD降到24.8 mg/L,低于空白值33.4 mg/L。破乳性能测试结果表明,GPX1与腰果酚胺醛树脂按质量比4∶6可得出最佳复配破乳剂FW1,再将100 mg/L FW1、80 mg/L聚合氯化铝与3 mg/L阳离子聚丙烯酰胺(CPAM)进行复配,对制备的乳状液破乳效果达到最佳,脱水率可达到98.32%,污水含油量为19.7 mg/L,油水界面整齐。 王小静 周立辉 许人军 雷雄 杨琴 马晓轩 李稳宏关键词:含氢硅油 甲基丙烯酸十二酯 破乳剂 唾液酸酶检测剂(X-Neu5Ac)的合成 被引量:3 2017年 以唾液酸为起始原料,在浓硫酸催化下进行甲酯化反应得到唾液酸甲酯,收率比文献方法提高了20%以上;再通过酰氯反应制得化合物4,收率由86.4%提高到98.9%;化合物4于四氢呋喃(THF)中在氢化钠作用下与化合物6进行缩合反应,最后在MeONa醇解与碱作用下水解得到目标产物唾液酸酶检测剂X-Neu5Ac.该合成过程采用浓硫酸催化的方法得到化合物2,原料易得,操作更安全简单,避免了使用昂贵的树脂或者危险性很高的重氮甲烷.在酰氯反应中采用一锅法同时实现了乙酰基保护和氯代反应.另外,对关键中间体7的合成反应条件进行了单因素实验优化,获得了最佳合成条件:反应温度为室温(25℃),加入溶剂量为每g底物20 m L溶剂,反应时间为10 h.通过X-Neu5Ac活性成分的应用研究,发现检测所得产物的稳定性和显色灵敏性均达到要求.采用~1H NMR,ESI-MS和HPLC-MS对产物进行了结构表征. 雷雄 朱晨辉 郭宏垚 王小静 胡薇月 王锋 李稳宏关键词:唾液酸 关键中间体 显色 固体酸催化合成1,6-己二醇二丙烯酸酯工艺条件的优化 被引量:4 2017年 以1,6-己二醇和丙烯酸为原料,采用自制的固体超强酸SO2-4/Ti O2-Sn O2为催化剂,考察了工艺过程各参数(酸醇比、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对加氢脱氧效果的影响。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对催化合成1,6-己二醇二丙烯酸酯(HDDA)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并对合成产物进行了GC/MS、核磁、FT-IR表征以及物化性质进行了检测。最佳的酯化反应条件为:酸醇摩尔比3.5∶1,催化剂加入量质量分数为5%,反应时间4h,反应温度130℃,在此条件下,HDDA的平均收率可达91.8%,产品纯度很高且与精细标准品理化性质基本一致。 王小静 马晓轩 王军峰 潘柳依 刘俊霞 雷雄 李稳宏关键词:1,6-己二醇 丙烯酸 正交试验法 三甘醇溶液失活分析及降解特性研究 被引量:10 2017年 在利用XRD、IC和GC-MS检测三甘醇杂质成分的基础上,通过失活评价实验研究了不同含量的固体悬浮物、热稳定盐及有机杂质对三甘醇失活度的影响规律,利用热重分析法(TG)研究了三甘醇在氮气、氧气气氛下以不同升温速率进行的热降解和氧化降解行为,并采用Coats-Redfer法和分布活化能模型(DAEM)法求解三甘醇降解动力学模型。结果表明,Fe S、Mg^(2+)、Ca^(2+)、乙二酸和甘醇酸类是影响三甘醇失活的主要杂质,且杂质含量的提高会加剧失活程度;三甘醇热降解是级数为1的一步质量损失过程,而氧化降解是两段级数为1的质量损失过程,且氧化降解活化能远低于热降解活化能;升温速率的加快可促使三甘醇热解的初始温度、失重峰温度以及热解终温均向高温方向移动。通过对三甘醇的失活分析及降解特性研究可为进一步探索三甘醇降解机理和预防溶液失活提供理论基础。 郭宏垚 李冬 雷雄 赵欢娟 王小静 高嘉珮 李稳宏关键词:三甘醇 失活 热重分析 降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