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染病
  • 4篇传染
  • 4篇传染病
  • 2篇钉螺
  • 2篇血压
  • 2篇苗子
  • 2篇高血压
  • 2篇高血压人群
  • 2篇公共卫生
  • 1篇单胞菌
  • 1篇德尔菲
  • 1篇德尔菲法
  • 1篇血症
  • 1篇应急演练
  • 1篇预警
  • 1篇预警模型
  • 1篇源性疾病
  • 1篇食源
  • 1篇食源性
  • 1篇食源性疾病

机构

  • 11篇上海市松江区...
  • 3篇复旦大学
  • 2篇上海市疾病预...
  • 2篇云南西双版纳
  • 1篇上海中医药大...
  • 1篇黔东南州疾病...

作者

  • 11篇毛琦
  • 5篇王瑞平
  • 4篇吕锡宏
  • 3篇姜永根
  • 3篇郭晓芹
  • 2篇靳艳军
  • 2篇刘星
  • 2篇朱美英
  • 2篇安娜
  • 2篇张清慧
  • 2篇王娜
  • 2篇张铁军
  • 2篇江峰
  • 2篇赵琦
  • 2篇吴毅凌
  • 2篇赵根明
  • 2篇孙彩英
  • 2篇孙中兴
  • 1篇蒋元强
  • 1篇路丽苹

传媒

  • 5篇上海预防医学
  • 2篇中国初级卫生...
  • 1篇中国血吸虫病...
  • 1篇预防医学
  • 1篇现代疾病预防...

年份

  • 3篇2024
  • 2篇2023
  • 1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4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上海某社区35~59岁高血压人群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及其分布特征被引量:6
2018年
【目的】分析上海某社区35~59岁高血压人群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水平及分布特征,了解该人群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yperhomocysteinemia,HHcy)的患病率及其相关因素。【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2016年上海某社区1 161例35~59岁高血压患者进行体格检查及问卷调查,并测定血浆Hcy水平,采用SPSS 22.0软件分析不同高血压人群Hcy水平及HHcy患病状况,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HHcy相关危险因素。【结果】1 161例35~59岁高血压患者的Hcy中位数为14.80μmol/L(男性:18.10μmol/L,女性:13.70μmol/L,P<0.05)。Hcy水平随年龄递增,不同高血压家族史、糖尿病史、高血压组别以及体质指数(BMI)比较,男、女性Hcy中位数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人群HHcy检出率为48.06%(男性72.12%,女性27.29%;χ2=232.45,P<0.05)。高血压组别是男性HHcy的相关因素,重点组和好转组分别是稳定组的16.94倍及4.43倍;女性重点组及好转组相应OR值(95%CI)分别为42.63(16.13,121.94)及23.74(9.67,61.81);女性HHcy水平还与年龄相关,50岁以上年龄组的危险度是50岁以下组的2倍以上。【结论】Hcy性别差异明显,男性、高血压分组是35~59岁社区高血压人群HHcy的相关因素。
王伟王娜王云辉朱美英王瑞平毛琦安娜刘星张铁军江峰赵琦赵根明姜永根
关键词:高血压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2007—2023年上海市松江区钉螺监测结果及趋势分析
2024年
【目的】分析2007—2023年上海市松江区钉螺监测结果及变化趋势,为今后开展监测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07—2023年松江区钉螺监测相关数据,包括螺点的发现地点、调查框数、调查面积、有螺面积、有螺框数、捕螺总数、最高密度、钉螺解剖数,并计算活螺密度和活螺框出现率等指标。【结果】2007—2023年松江区累计在4个镇、22个行政村监测发现螺点158个,其中新螺点131个(82.91%),复现螺点27个(17.09%);累计有螺面积175980 m^(2),有螺框数10061个,捕获钉螺33302个,最高密度260只/0.11 m^(2),解剖钉螺15662个,未发现阳性钉螺,平均活螺密度0.60只/0.11 m^(2),平均活螺框出现率17.99%。不同地区有螺面积:叶榭镇126000 m^(2)(71.60%),泖港镇26470 m(215.04%),新浜镇17040 m(29.68%),石湖荡镇6470 m(23.68%)。不同地区平均活螺密度:叶榭镇0.89只/0.11 m^(2),泖港镇0.65只/0.11 m^(2),石湖荡镇0.26只/0.11 m^(2),新浜镇0.24只/0.11 m^(2);不同螺点环境类型有螺面积:林地151250 m^(2)(85.95%),河道13810 m(27.85%),沟渠6910 m(23.93%),田滩地4010 m(22.28%);不同螺点环境类型平均活螺密度:沟渠1.01只/0.11 m^(2),田滩地0.86只/0.11 m^(2),林地0.57只/0.11 m^(2),河道0.40只/0.11 m^(2);不同地区及不同螺点环境类型活螺框出现率均呈下降趋势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虽然松江区有螺面积、平均活螺密度和平均活螺框出现率等螺情监测指标仍处于历史较低水平,但平均活螺密度和平均活螺框出现率与其他地区或全国平均水平相比处于较高水平。应重点关注黄浦江上游及支流地区,特别是苗木移植重点地区,应加强监测监管,降低钉螺输入风险。
毛琦孙彩英黎安琪陆伟伟吕锡宏陆雪辉靳艳军余晴
关键词:钉螺
传染病季节性对传染病预警阈值设定的影响分析
目的:依据传染病的季节性,分别优选出高发季节和低发季节预警模型的最佳预警阈值,分析季节性对传染病预警模型阈值设定的影响. 方法:按照C2预警模型原理,设置12个备选预警阈值,依据松江区2015年水痘聚集性疫情资...
王瑞平吴毅凌毛琦郭晓芹赵根明
关键词:传染病季节性预警模型
一起嗜水气单胞菌引起的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调查
2023年
目的 调查一起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的原因,为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方法,结合病例临床表现、问卷调查及病例对照研究等查找可疑食物。采集病例肛拭子、可疑食物、水样和环境等样本进行实验室检测。结果 共搜索到病例65例,罹患率为24.34%;主要症状以腹痛(100.00%)、恶心(90.77%)、呕吐(16.92%)为主,最短潜伏期为6.8 h,最长潜伏期为46.0 h,平均潜伏期为10.3 h;男女罹患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最小7岁、最大12岁,发病年龄中位数为9岁;病例对照研究及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进食米线炒猪肉、炒白菜、炒黄瓜均导致发病风险增加;实验室检测结果显示,7份样本中分离鉴定出嗜水气单胞菌菌株。结论 该起事件为嗜水气单胞菌污染学校食堂用水及食材引起的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为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学校应加强校内用水卫生管理,加强对水源的保护,引水要考虑到卫生消毒及保护设施,工程设计要符合卫生学要求。
罗会平毛琦依旺叫程锦芳何慧芝朱海涛
关键词:嗜水气单胞菌食源性疾病流行病学
上海某社区35~59岁高血压人群睡眠质量现状被引量:6
2018年
【目的】了解社区35~59岁高血压人群睡眠质量情况及其相关因素,为社区高血压人群睡眠质量管理提供依据。【方法】2016年6—8月对某社区居民进行健康体检及问卷调查,并与社区高血压管理库数据链接,将体检对象中35~69岁在管高血压对象及问卷自述有高血压病史的人群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问卷(PSQI)评价睡眠状况,以PSQI得分≥8分为临界值加以判定。【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 159例高血压病例进行分析,其PSQI平均分为(4.24±3.09)分,低质量睡眠率为13.46%。女性显著高于男性(18.39%vs 7.79%),且随年龄增加,低质量睡眠率呈上升趋势(P趋势=0.008)。冠心病史是男、女性高血压人群睡眠障碍的共同相关因素,其男性及女性OR(95%CI)分别为3.74(1.29~10.87)及2.58(0.90~7.36);女性睡眠障碍还与年龄相关(P趋势<0.001)。男性、女性高血压人群PSQI得分的主要相关因素为冠心病史,体质指数(BMI)和年龄分组与女性PSQI得分相关。在PSQI各项得分中位数比较中冠心病史对男女性睡眠效率、入睡时间、主观睡眠障碍、男性睡眠质量和女性日间功能障碍均有关联;男性吸烟史与睡眠效率、日间功能障碍和主观睡眠障碍有关联;女性不同BMI分组在入睡时间和睡眠质量上存在差异。【结论】上海社区35~59岁高血压人群普遍存在睡眠障碍。应积极改善高血压人群的睡眠质量,减少因睡眠问题导致血压不稳定,而引发其他健康问题。
王伟王娜王云辉朱美英王瑞平毛琦安娜刘星张铁军江峰赵琦赵根明姜永根
关键词:高血压睡眠质量
应用德尔菲法评估上海市松江区2013—2014年冬春季呼吸道传染病风险被引量:12
2014年
[目的]通过风险评估,探讨上海市松江区2013—2014年冬春季呼吸道传染病发生的可能性、危害性、人群易感性及综合风险大小,为针对性地开展传染病防控提供依据。[方法]应用德尔菲法,邀请各相关领域专家评分,最后根据既定风险评估方案,应用公式P(风险)=[L(可能性)+I(危害性)+V(人群易感性)]/3计算风险等级,综合评价传染病的风险大小。[结果]通过两轮专家风险评估,专家积极系数为1.00,三个方面的权威系数分别为0.70、0.73、0.71,协调系数分别为0.68、0.65、0.67,专家意见趋势一致。将传染病发生的可能性、危害性和易感性进行综合分析,流行性感冒的综合风险为高,肺结核、手足口病、甲型H7N9流感、水痘和甲型H1N1流感的综合风险较高,麻疹、猩红热、流行性腮腺炎和人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综合风险一般。[结论]松江区2013—2014年冬春季呼吸道传染病防控工作应重点关注风险高和较高的疾病。相关科室应完善相应传染病应急预案,定期开展演练,总结工作经验和教训,努力做好冬春季呼吸道传染病的防控工作。
毛琦王瑞平郭晓芹张清慧吴毅凌
关键词:德尔菲法风险评估
2009—2023年上海市松江区林地钉螺分布趋势
2024年
目的 分析2009—2023年上海市松江区林地螺情变化,为制定松江区螺情监测方案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2009—2023年上海市松江区螺情监测工作报表,提取林地钉螺调查数据,采用Joinpoint回归模型分别对有螺面积比、活螺框出现率及活螺密度进行建模分析,计算2009—2023年各指标年度变化百分比(annual percent change,APC)、年均变化百分比(average annual percent change,AAPC)。结果 2009—2023年,上海市松江区累计在4个镇14个行政村发现林地螺点40个;累计调查钉螺39 065框,调查面积609 600 m^(2),其中有螺框6 084框、有螺面积151 250 m^(2);捕获钉螺22 210只,最高钉螺密度260.00只/0.1 m^(2);解剖钉螺6 262只,未发现血吸虫感染性钉螺。2009—2023年,上海市松江区林地有螺面积比呈上升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APC=AAPC=24.9%,P> 0.05),趋势曲线无连接点;最高在2009年(53.81%)、最低在2011年和2013年(均为0),平均24.81%。2009—2023年,上海市松江区林地活螺框出现率呈上升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APC=AAPC=41.5%,P> 0.05),趋势曲线无连接点,总体呈单调递增趋势;最高在2009年(53.81%)、最低在2011年和2013年(均为0),平均15.57%。2009—2023年,上海市松江区林地活螺密度呈上升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APC=AAPC=55.0%,P> 0.05),趋势曲线无连接点;最高在2023年(0.96只/0.1 m^(2))、最低在2011年和2013年(均为0),平均为0.57只/0.1 m^(2)。结论 2009—2023年上海市松江区林地钉螺控制难度及输入风险呈逐年增加趋势,建议采取苗木移植前监管评估、移植后加强监测频次等措施,以降低钉螺输入及扩散风险。
毛琦孙彩英黎安琪陆伟伟吕锡宏陆雪辉靳艳军余晴
关键词:钉螺林地苗木移植
上海市松江区2016年传染病类公共卫生苗子事件分析被引量:9
2019年
【目的】分析松江区2016年传染病类公共卫生苗子事件的流行病学特征,为针对性地开展传染病防控提供依据。【方法】通过传染病相关监测预警系统、医疗机构报告、事发单位或个人报告等途径收集松江区2016年1月1日—12月31日接报的苗子事件,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2016年松江区累计报告传染病类公共卫生苗子事件157起,其中市级响应标准2起,区级响应标准155起。累计发病813人,无死亡病例。苗子事件主要集中在松江区东部和中部地区,报告地区前5位的是方松街道、泗泾镇、九亭镇、新桥镇及中山街道。报告病种前5位的是手足口病、麻疹、风疹、水痘及聚集性呕吐腹泻。其中,手足口病、水痘、聚集性呕吐腹泻主要发生在托幼机构和小学,麻疹、风疹主要发生在家庭。报告时间集中在4~6月和9~11月。【结论】松江区传染病类公共卫生苗子事件应重点关注流动人口较多的中部和东部地区,特别是托幼机构和学校相对集中的方松街道易发生学生聚集性疫情。目前麻疹的发病水平距国家消除麻疹的目标仍有差距,应进一步做好病例的监测、报告及重点人群的补充免疫。
毛琦王瑞平郭晓芹姜永根
关键词:传染病
松江区公共卫生苗子事件流行特征分析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分析2016—2018年上海市松江区公共卫生苗子事件流行特征,为防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6年1月1日—2018年12月31日松江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报的公共卫生苗子事件资料,描述性分析公共卫生苗子事件的地区、时间、病例类型和发生单位分布等。结果2016—2018年松江区累计报告公共卫生苗子事件478起,其中市级响应4起,占0.84%;区级响应474起,占99.16%。接报途径以医疗机构报告为主,288起占60.25%。累计波及2918人,无死亡病例。公共卫生苗子事件报告地区集中在方松街道、九亭镇、泗泾镇和中山街道;在上半年和下半年各有高峰,上半年以3—6月为主,报告179起,占上半年的85.24%;下半年以9—12月为主,报告197起,占下半年的73.51%。公共卫生苗子事件病例类型以手足口病、疑似风疹、疑似麻疹、水痘、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和百日咳为主,405起占84.73%,波及2544人,占87.18%。公共卫生苗子事件发生单位以家庭、托幼机构和小学等集体单位为主,403起占84.31%;养老机构报告事件较少,仅1起。结论2016—2018年松江区公共卫生苗子事件集中分布在中部及东北部的乡镇(街道),在上半年和下半年各有高峰,发生单位以家庭、托幼机构和小学等集体单位为主,接报途径以医疗机构报告为主。
毛琦孙中兴郭晓芹王瑞平张清慧陆红梅吕锡宏路丽苹罗珍蒋元强
关键词:公共卫生
1999—2021年云南省勐腊县HIV/AIDS病例流行特征分析
2023年
目的:分析1999—2021年云南省勐腊县HIV/AIDS病例流行特征及变化趋势,为艾滋病精准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1999—2021年累计报告的现住址为勐腊县的HIV/AIDS病例信息,并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1999—2021年勐腊县累计报告HIV/AIDS病例744例,死亡178例,现存活566例,其中HIV感染者366例,AIDS患者200例;年发病率整体呈上升趋势,年均报告发病数33.82例;地区分布以勐腊镇(23.39%)、勐仑镇(13.44%)及勐捧镇(12.10%)为主;男性510例,女性234例,性别比为2.18∶1,年龄分布以25~54岁居多(63.58%),各年龄组患者性别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86,P<0.05);职业以农民为主(56.18%);传播途径以同性传播为主(90.46%),各年龄组患者在传播途径分布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5.85,P<0.05)。结论:勐腊县艾滋病防治任务仍然艰巨,应加大校园、工地、农村等重点场所和地区的艾滋病知识宣传力度,开发新模式宣传载体,充分发挥自愿咨询检测点的功能。
王品慈毛琦李美书金家德白明依光香朱沛然
关键词:HIV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