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自如

作品数:6 被引量:9H指数:3
供职机构:江西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江西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热敏灸
  • 4篇灸治
  • 3篇针灸
  • 3篇热敏灸治疗
  • 1篇动脉血流
  • 1篇心肌
  • 1篇心肌缺血
  • 1篇心肌缺血再灌
  • 1篇心肌缺血再灌...
  • 1篇心肌缺血再灌...
  • 1篇血流
  • 1篇血瘀
  • 1篇血瘀型
  • 1篇预处理
  • 1篇原发性
  • 1篇原发性痛经
  • 1篇再灌注
  • 1篇再灌注损伤
  • 1篇针刺
  • 1篇针刺配合

机构

  • 6篇江西中医药大...

作者

  • 6篇李自如
  • 5篇迟振海
  • 4篇郑琼
  • 2篇康明非
  • 1篇陈日新
  • 1篇熊鹏
  • 1篇杨瑞
  • 1篇杨亚男

传媒

  • 1篇针灸临床杂志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中医杂志
  • 1篇中医药临床杂...
  • 1篇辽宁中医药大...
  • 1篇按摩与康复医...

年份

  • 2篇2024
  • 2篇2023
  • 1篇2021
  • 1篇2016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基于去卵巢大鼠开展针灸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实验研究进展
2024年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PMOP)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女性绝经后,骨吸收超过骨形成,导致骨量减少、骨脆性升高、骨组织显微结构退化,临床表现为易发生骨折的一种代谢疾病[1-2]。以往研究表明PMOP主要是由于雌激素水平的下降导致[3-4],但近年来已有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PMOP的发病涉及骨免疫异常、慢性炎性反应、骨髓微循环障碍等多方面、多通道因素调控[5]。目前,在国内外治疗PMOP方面,药物治疗仍是最常用的方法。然而,长期持续使用这些药物往往会产生一定的毒副作用[6]。针灸作为一种高效的、无毒副作用的疗法已大量应用于临床治疗PMOP,且取得较佳疗效[7-9]。一项纳入16项研究涉及1585例PMOP患者在内的系统评价表明针灸治疗在改善PMOP骨痛、提高临床有效率等方面具有较好疗效[10],为针灸治疗PMOP提供临床证据。
李自如郑琼迟振海熊鹏毛强健
关键词:针灸去卵巢大鼠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生物学机制
针刺配合热敏灸治疗坐骨神经痛的临床疗效观察
2016年
目的:分析针刺配合热敏灸治疗坐骨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90例坐骨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针刺组和药物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针刺配合热敏灸施治,针刺组采用普通针刺治疗,药物组采用疏血通注射液,比较三组患者的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针刺组及药物组(P〈0.01)。结论:针刺配合热敏灸治疗坐骨神经痛临床效果良好,可广泛用于临床。
李自如康明非
关键词:坐骨神经痛针刺热敏灸疗效
针灸预处理防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23年
近年来,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及致死率不断增长,其病因多为心脏冠状动脉发生阻塞,导致心肌供血不足,临床治疗均采取手段恢复心肌供血,而梗死区血流恢复再灌注会导致严重的再灌注损伤,严重危害着人们的生命健康。因此,目前对心血管疾病的研究重点之一就是解决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问题。大量实验研究表明,针灸预处理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有积极的保护作用。该文对近年来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针灸预处理方式进行了梳理,具体疗法以电针治疗为主,向温和灸、麦粒灸等多种手段干预发展,选穴方面内关穴是选用频率最高的腧穴,且内关穴治疗再灌注损伤具有特异性,也有学者对预处理的介入时间进行了对比。此外,研究指出针灸预处理的作用机制主要涉及调控细胞自噬、抑制细胞凋亡、抑制氧化应激、减轻炎性损害、调节腺苷受体以及神经调控。
李自如郑琼迟振海周星辰毛强健
关键词:针灸预处理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基于腧穴敏化理论热敏灸治疗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研究
2024年
目的:基于腧穴敏化理论,探查热敏灸治疗功能性便秘的有效性和优效性。方法: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热敏灸组、非热敏灸组与西药组,每组30例,疗程结束观察患者中医症状评分、生活质量评分与总疗效,并进行安全性判定。结果:在中医症状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方面,3组受试者治疗后分别与治疗前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3组患者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受试者疗效比较,热敏灸组总有效率86.67%(26/30),非热敏灸组总有效率80.00%(24/30),西药组总有效率73.33%(22/30),经秩和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腧穴敏化理论指导下,热敏灸组治疗功能性便秘优于非热敏灸组和西药组,且无任何不良反应。
毛强健迟振海黄国民杨亚男吴德盛周水生李自如李佩玲罗郭峰王玉情陈日新
关键词:热敏灸功能性便秘
热敏灸预处理对原发性痛经患者临床疗效及子宫动脉血流的影响——一项随机对照盲法试验被引量:3
2023年
目的比较热敏灸在经期前介入与月经当天介入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差异,以优化临床治疗方案。方法将纳入的60例原发性痛经患者随机分为预处理组和常规处理组,每组30例。所有患者仰卧位时选取双侧子宫穴与归来穴合围的区域,俯卧位时选择双侧肾俞穴与次髎穴合围的区域,分别施回旋灸2 min,雀啄灸1 min,再循经往返灸激发灸感,找出所有热敏穴,最终选择2个灸感最好的热敏穴进行治疗。预处理组于月经来临前3~7天开始施灸,常规处理组于月经当天施灸,两组均每日1次,每个月经周期治疗7天,连续进行3个月经周期。治疗前后进行COX痛经症状评价量表(CMSS)评分、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检测子宫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包括血液搏动指数(PI)和阻力指数(RI)],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中医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CMSS评分、VAS评分、PI、RI均低于本组治疗前,且治疗后预处理组VAS评分、CMSS评分、PI、RI低于常规处理组(P<0.05或P<0.01)。预处理组治疗后中医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3.3%(28/30),优于常规处理组的73.3%(22/30,P<0.05)。结论热敏灸在经期前介入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优于月经当天介入治疗,能更好地改善患者痛经症状和子宫局部血液循环。
李自如康明非郑琼杨瑞迟振海
关键词:原发性痛经热敏灸逆针灸子宫动脉血流盲法
热敏灸治疗气滞血瘀型慢性盆腔炎不同灸量方案的临床疗效评价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探究不同灸量方案热敏灸治疗气滞血瘀型慢性盆腔炎(CPID)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白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方法:将90例气滞血瘀型CPID患者随机分为消敏饱和灸量组(A组)和传统固定灸量组(B组),A组和B组各45例。两组均采用热敏灸治疗,A组每次施灸至热敏感消失,B组每次每穴灸15 min,两组均2 次/d次,共治疗30次,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疗效,观察两组的中医症候积分、血清IL-6及TNF-α水平变化。结果:A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88.9%,优于B组总有效率71.1%(P<0.01)。两组治疗后中医症候积分、血清IL-6及TNF-α水平均低于治疗前,A组与B组比较,中医症候积分、血清IL-6及TNF-α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结论:消敏饱和灸量热敏灸治疗气滞血瘀型慢性盆腔炎疗效胜于传统固定灸量,同时可显著降低血清IL-6及TNF-α水平。
李自如郑琼迟振海周星辰周水生毛强健
关键词:热敏灸慢性盆腔炎灸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