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洪禹

作品数:3 被引量:67H指数:2
供职机构:索尼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北京市科委重大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生物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篇调峰
  • 1篇应急
  • 1篇元胞
  • 1篇元胞自动机
  • 1篇石油
  • 1篇水土
  • 1篇水土保持
  • 1篇水土保持方案
  • 1篇水土流失
  • 1篇松山自然保护...
  • 1篇土地利用
  • 1篇土地利用变化
  • 1篇丘陵区
  • 1篇中石油
  • 1篇种间
  • 1篇种内
  • 1篇自动机
  • 1篇自然保护
  • 1篇自然保护区
  • 1篇辽东栎

机构

  • 2篇北京林业大学
  • 1篇内蒙古农业大...
  • 1篇索尼
  • 1篇索尼爱立信移...

作者

  • 3篇李洪禹
  • 2篇余新晓
  • 2篇刘淑燕
  • 1篇陈丽华
  • 1篇秦富仓
  • 1篇李庆云

传媒

  • 1篇农业工程学报
  • 1篇水土保持通报
  • 1篇中国水土保持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0
  • 1篇2009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中石油深圳LNG应急调峰站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设计被引量:1
2013年
中石油深圳LNG应急调峰站建设内容主要包括接收站和管道工程两部分,根据主体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现场调查、施工工艺分析,将本项目区划分为管道作业带区、河流水域穿越区、公路铁路穿越区、站场区、道路工程区和接收站区等6个防治分区,依不同防治分区的水土流失情况,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采取工程措施与植物措施相结合、永久措施与临时措施相结合的方法确定了各防治分区的措施配置。
刘淑燕秦富仓李洪禹刘海宇雷凤燕
关键词:水土保持方案水土流失
基于CA-Markov模型的黄土丘陵区土地利用变化被引量:64
2010年
为探讨黄土丘陵区的土地利用变化规律以及驱动机制,以罗玉沟流域作为典型流域,基于1986、2001年的TM影像为数据源,对土地利用格局分布进行分析,并运用CA-Markov模型,以2001年的土地利用格局为基础,预测了2016年流域的土地利用的空间格局分布。结果表明,罗玉沟流域土地利用格局在1986年以前,以坡耕地为主,面积占59.67%,其次为梯田、草地和林地。从1986年到2001年林地和梯田的面积均有显著增加,坡耕地面积则显著减少,其余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变化不大。从单一土地利用类型动态度来看,面积增加大的土地类型同时具有较高的动态度,梯田的动态度最大达到了15.09,林地的动态度次之。CA-Markov模型预测结果表明2001-2016年期间土地利用变化继续保持1986-2001年间的变化趋势,总体上表现为坡耕地减少,林地和梯田增加,但坡耕地的减少速率却明显小于1986-2001年,这主要是由于剩余的坡耕地受立地条件、政策措施等一系列的因素的影响。其他土地类型之间的相互转化,面积较小,基本处于比较稳定的动态变化之中。根据模拟结果可调整各类土地利用/覆被格局,为该区土地利用规划、管理和生态恢复提供科学依据。
刘淑燕余新晓李庆云李洪禹雷凤燕
关键词:元胞自动机马尔柯夫过程黄土丘陵区
松山自然保护区辽东栎群落种内、种间竞争关系被引量:2
2009年
为了研究辽东栎群落种内与种间关系,采用Hegyi单木竞争指数模型(IC)对松山自然保护区林辽东栎种群的种内、种间竞争强度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辽东栎种内、种间竞争强度随着林木径级的增大而逐渐减小;种内、种间的竞争强度顺序为:辽东栎种内>白蜡>山杏>鹅耳栎。根据样地样本数统计回归,得到竞争强度与对象木的胸径服从幂函数关系(IC=AD-B)最为显著,并利用得到的幂函数模型预测了辽东栎种内、种间的竞争强度,当辽东栎胸径达到25 cm以上时,竞争强度变化不大。因此,应在此前采取适当的人工疏伐措施来促进植株生长和增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刘淑燕余新晓陈丽华李洪禹
关键词:辽东栎种内种间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