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应芳

作品数:7 被引量:30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石化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矿业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天文地球
  • 3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矿业工程

主题

  • 2篇新沟油田
  • 2篇油田
  • 2篇泥质
  • 2篇盆地
  • 2篇江汉盆地
  • 1篇盐岩
  • 1篇岩石
  • 1篇岩石相
  • 1篇岩相
  • 1篇生物标志
  • 1篇生物标志物
  • 1篇碎胀
  • 1篇碳酸
  • 1篇碳酸盐
  • 1篇碳酸盐岩
  • 1篇潜江凹陷
  • 1篇潜江凹陷潜江...
  • 1篇潜江组
  • 1篇下段
  • 1篇陆相

机构

  • 5篇中国石化
  • 2篇重庆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武...

作者

  • 7篇李应芳
  • 2篇龙玉梅
  • 2篇夏胜梅
  • 1篇李银平
  • 1篇马洪岭
  • 1篇何浩然
  • 1篇冀国栋
  • 1篇杨春和
  • 1篇陈锋
  • 1篇漆智先
  • 1篇黄小兰
  • 1篇刘明
  • 1篇陈素
  • 1篇张蕾
  • 1篇陈晓源

传媒

  • 4篇江汉石油职工...
  • 1篇矿业研究与开...
  • 1篇岩土力学
  • 1篇江汉石油科技

年份

  • 2篇2017
  • 3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1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潜江凹陷潜江组盐间泥质白云岩岩相特征及意义被引量:2
2014年
潜江凹陷是一受北部单向物源控制的断陷盐湖,其北部以砂泥岩地层为主,南部为盐韵律地层;经过近五十年砂岩油藏的勘探开发,在北部以机械沉积作用为主的砂泥岩地层的沉积相划分体系已基本成熟。中南部的盐间地层以机械-化学沉积或化学沉积作用为主,其岩石相随沉积环境不同存在较大的差别,在测井曲线上有明显的响应特征。不同盐间层岩石相类型的测井响应特征,可为寻找盐间泥质白云岩有利区以及指导隐蔽性砂岩油藏勘探提供依据。
漆智先李应芳陈素
关键词:潜江凹陷岩石相
潜江地区层状盐岩天然气储库密闭性评价研究被引量:9
2011年
储库的密闭性在地下能源(石油、天然气)储库可行性研究阶段及生产运行阶段都是关键问题之一。结合国内在层状盐岩地质构造中建设能源储库的实际情况,以江汉油田潜江地区盐穴储气库建设项目为工程背景,从现场气密性测试、岩石毛管压力试验、盐岩及夹层扫描电镜试验等多方面对该地区储库的密闭性进行了综合性论证。研究结果表明,江汉油田潜江地区层状盐岩构造满足盐岩溶腔型地下能源储库的密闭性要求。同时,针对该地区的密闭性综合评价对于在层状盐岩构造中修建能源储库时的密闭性论证方法提供了重要参考,并对于建立层状盐岩储库密闭性评价体系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黄小兰杨春和陈锋李银平李应芳
关键词:层状盐岩
新沟油田泥质白云岩油藏能量补充方式研究
2017年
本次通过开展注水、注氮气、注二氧化碳3种单一介质的驱替实验、3组气水交替注入实验,对比了不同注入介质对采出程度及注入压力的影响,室内实验认为单一介质驱替均能达到较好的开发效果,最终采出程度为47.8%~58.93%。气水交替注入驱油效率要好于单纯气驱,最终采出程度为62.29%~80.85%。考虑成本因素,认为注水作为新沟泥质白云岩油藏的能量补充方式较为合理,矿场试验表明,先期注水有一定的效果。
李应芳
多夹层盐穴储库沉渣碎胀-膨胀系数试验研究被引量:11
2013年
夹层垮塌后破碎岩石的碎胀-膨胀系数是多夹层盐岩地下储气库体积预测计算中的关键参数。通过理想试验以及逻辑分析,研究了碎散体的形状、大小、排列方式以及颗粒级配对夹层碎胀系数的影响。结果发现,碎散体的大小与碎胀系数无关;碎散体的表面积体积比越大,碎散系数越小,反之越大;边-边接触越多碎胀系数越小,边-角接触越多碎胀系数越大;颗粒级配越不均匀越不连续碎胀系数越大,反之越小。通过模拟夹层垮塌,得出垮塌后的碎散体级配不良,分配集中,碎胀系数较大。碎胀系数随颗粒级配的范围扩大而降低,全范围颗粒级配的碎胀系数为1.701,且卤水浸泡对碎散体体积没有明显影响。根据参数计算得出的预测体积和声纳测腔结果符合良好,表明试验获取的碎胀系数具有工程实用性。
陈晓源张蕾李应芳马洪岭冀国栋
关键词:沉渣
江汉盆地新沟泥质白云岩储集层特征分析——以新沟地区新下段Ⅱ油组为例被引量:6
2014年
江汉盆地新沟嘴组下段Ⅱ油组为泥质白云岩油藏,岩石矿物成分复杂多样,主要为白云石、粘土和长英质,储层以泥质白云岩、泥质粉砂岩为主,属于中-低孔超低渗储层,特小孔喉储集岩,储集空间以白云石晶间孔、粉砂岩粒间孔为主。声波时差>240μs/m、密度<2.5g/cm3,中值孔喉半径>0.04μm,渗透率>0.2×10-3μm2,孔隙度>14%,定义为储层。江汉盆地勘探开发实践证明,陆相湖盆泥质白云岩具有良好的勘探开发前景,也预示着陆相泥质白云岩必将成为今后我国陆相湖盆油气田勘探开发增储上产的新领域。
李应芳夏胜梅龙玉梅何浩然
关键词:江汉盆地储集层特征
江汉盆地盐湖碳酸盐岩成藏条件及潜力——以新沟地区新沟嘴组下段Ⅱ油组为例被引量:3
2014年
在物源、古地形、古气候的控制下,江汉盆地新沟嘴组下段Ⅱ油组自北而南发育有砂岩相、泥岩相、碳酸盐岩相、硫酸盐以及氯化盐岩相,盆地中南部斜坡带为碳酸盐岩的主要分布区,具有碳酸盐岩与薄层泥岩频繁互层沉积特征;其中碳酸盐岩晶间孔发育,具有较好的储集条件,泥岩有机质丰度高,具有较好的生烃能力,生储配置关系良好;新沟嘴组下段Ⅱ油组碳酸盐岩成藏条件优越,油气成藏主要受有利烃源岩分布范围、岩性岩相、物性控制,具有烃源岩控藏、岩性物性控富的特征;江汉盆地碳酸盐岩油藏分布广泛,具有较好的勘探开发前景。
夏胜梅李应芳龙玉梅刘明
关键词:陆相湖盆碳酸盐岩成藏控制因素成藏条件
混源油定量研究在泥质白云岩油藏中的应用
2017年
运用生物标志物绝对定量分析方法,利用萜烷比值参数、C_(29)甾烷成熟度参数对新沟油田原油混源比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新沟油田新沟嘴组下段原油除有来自新一区、新二区低熟烃源岩外,还有来自新392井区的成熟烃源岩,其中新392井区是主要的供油岩。新二区Ⅲ油组成熟油供油比例基本占90%,Ⅱ油组、Ⅰ油组成熟油供油比例基本占70%~80%,新一区各油组成熟油供油比例略有降低。生物标志物定量分析技术在新沟泥质白云岩油藏中的可行性应用,对泥质白云岩油藏油气富集规律研究具有指导意义。
李应芳
关键词:新沟油田混源油生物标志物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