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强军

作品数:11 被引量:60H指数:3
供职机构:河南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吴阶平医学基金会临床科研专项资助基金河南省教育厅基金洛阳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食管
  • 3篇食管癌
  • 3篇CT
  • 3篇CT表现
  • 2篇影像
  • 2篇增生
  • 2篇淋巴
  • 2篇淋巴结
  • 2篇淋巴结增生
  • 2篇巨淋巴结增生
  • 2篇CASTLE...
  • 2篇病理
  • 2篇成像
  • 2篇磁共振
  • 2篇磁共振成像
  • 1篇断层扫描
  • 1篇多系统
  • 1篇多系统病变
  • 1篇心型
  • 1篇胸壁

机构

  • 11篇河南科技大学
  • 3篇河南科技大学...
  • 2篇商丘医学高等...
  • 2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德州市人民医...
  • 1篇贵港市中西医...
  • 1篇广东省结核病...

作者

  • 11篇强军
  • 10篇陈殿森
  • 2篇强军
  • 2篇齐鹏飞
  • 2篇吴婧
  • 1篇李子浩
  • 1篇冼新源
  • 1篇关文华
  • 1篇高万勤
  • 1篇宋海乔
  • 1篇史展
  • 1篇周金金
  • 1篇王健
  • 1篇郭双双
  • 1篇王俊霞
  • 1篇陈岚
  • 1篇陈宇辰

传媒

  • 3篇中华放射学杂...
  • 3篇医学影像学杂...
  • 3篇食管疾病
  • 1篇中华结核和呼...
  • 1篇临床放射学杂...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4篇2022
  • 2篇2020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单中心型Castleman病的肺部CT表现被引量:3
2017年
Castleman病(Castleman disease, CD),又名巨淋巴结增生症,是一种少见且原因不明、以淋巴结肿大为特征的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CD依据病理组织学特征分为3种类型:透明血管型(HV)、浆细胞型(PC)和混合型;依据淋巴结累及范围分为单中心型(UCD)和多中心型(MCD).目前国内外对于CD的影像研究多侧重于淋巴结表现,对于肺部表现,国内外报道不多;其中对于UCD肺部CT表现,国内外少见详细总结报告.笔者回顾性分析5例经病理确诊为UCD的胸部CT图像,并结合文献复习,详细总结其肺部CT表现,旨在提高对本病肺部表现的影像认识.
强军齐鹏飞陈殿森郭双双王俊霞宋海乔
关键词:CASTLEMAN病CT表现多中心型巨淋巴结增生症病理组织学特征透明血管型
Castleman病多系统病变的CT表现
2022年
目的分析Castleman病(CD)多系统病变的CT表现特征,提高对本病各系统受累的影像学认识。方法选取31例经病理确诊为Castleman病的CT图像资料,其中单中心型(UCD)17例,均为透明血管型(HV);多中心型(MCD)14例,均为浆细胞型(PC)。结果17例UCD位于颈部3例,胸部9例,腹部5例,CT表现为单发均质或主体均质等密度类圆形肿物,14例增强后肿物呈均质或主体均质明显强化。4例出现结外器官肺异常,3例表现为肺内小结节影,1例呼吸气相HRCT两肺表现为闭塞性细支气管炎。14例MCD均可见全身多发淋巴结肿大,11例增强扫描显示肿大淋巴结均质强化;其中淋巴结轻度强化7例,中度和明显强化各2例。14例MCD中,12例出现结外器官组织异常,其中8例出现肺部异常,7例肝脾肿大,4例出现浆膜腔积液;肺部异常表现为两肺小叶中心分布小结节影8例,1~2 cm大结节影2例;其他征象包括:磨玻璃密度影、小叶间隔增厚和索条影各4例,斑片状实变3例,囊腔2例,血管支气管束增粗1例。结论CD除了淋巴结外,还累及结外器官,具体CT表现与CD的病理分型有关。
强军陈殿森段晓培
关键词:巨淋巴结增生淋巴结
6例BHD综合征肺部CT特征分析
2024年
目的探讨分析Birt-Hogg-Dubé(BHD)综合征的肺部CT特征表现,旨在提高该病临床诊断的精确性。方法由2位具有5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主治医师分别对6例BHD综合征患者的肺部CT特征表现进行分析,主要观察肺囊肿的大小、形状、分布及其与胸膜的关系等影像学特征并进行总结。结果6例BHD综合征患者肺部影像特征主要表现为大小不等、边缘光滑的肺囊肿,每例各自的肺囊肿数量不一(45~395个),6例患者肺囊肿总数为1074个,不规则形囊肿占总数的52%,胸膜下区分布的囊肿占48%,分布于双肺下叶的囊肿占63%,患者肺囊肿内可见纤维分隔或肺血管影,其他病变还包括胸膜增厚、肺内纤维灶等。结论以双肺下叶及沿胸膜下分布并表面光滑,且内见纤维分隔的多发性肺囊肿是BHD综合征的特征性CT表现。
武聪聪强军陈殿森王慧莹
食管癌误诊为甲状腺癌1例
2020年
甲状腺转移癌临床少见,其原发肿瘤最常见的有肾癌、肺癌和乳腺癌,食管癌较少见,本文报道1例食管癌误诊为甲状腺癌的病例,并分析其原因。
王健孔金玉聂中强军陈殿森
关键词:食管癌甲状腺癌误诊CT胃镜
胃印戒细胞癌的增强CT诊断与鉴别诊断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探讨胃印戒细胞癌(SRCC)的增强CT表现及其与非印戒细胞癌(NSRC)的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9例SRCC与43例NSRC患者的临床及增强CT资料,对两组病例影像表现进行统计学分析,组间差异采用t检验及卡方检验。结果 SRCC组原发肿瘤以胃下1/3为主,NSRC组以胃上1/3为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669,P=0.009〈0.05);SRCC组Borrmann分型以Ⅲ型为主,NSRC组以Ⅱ型为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169,P=0.001);SRCC组肿瘤区胃壁平均厚度大于NSRC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788,P=0.079〉0.05);SRCC组动脉期CT净增值低于NSR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98,P=0.003),但门静脉期及延迟期CT净增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RCC组峰值期相以延迟期为主,NSRC组以门静脉期为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0.624,P=0.000),但两组间的强化幅度、强化方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SRCC在增强CT上的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有助于对该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周金金关文华强军臧志娜史展陈殿森
关键词:胃肿瘤印戒细胞癌
肺结核反晕征的CT演变特征被引量:4
2022年
目的探讨肺结核"反晕征"的CT演变特征,进一步提高对此征象CT表现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3年8月至2020年4月经临床和病理证实且CT表现为"反晕征"的12例肺结核患者的临床及CT资料,并对其中1例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进行病理和影像对照分析。结果12例表现为"反晕征"的患者中,单肺单发2例,单肺多发2例,双肺多发8例;3例仅见"反晕征",9例同时合并晕征样或均匀样"烟花征"。12例患者于"反晕征"外环均可见"树芽征"。8例接受3次及以上CT复查,其中6例规范抗结核治疗后显示"反晕征"整体密度减低、体积缩小。2例自然病程下,1例病灶整体增大,1例病灶整体密度减低、"反晕征"外环壁变薄。1例手术肺叶切除病理显示,肺实质内可见大小不等含朗格汉斯结节巨细胞的肉芽肿性炎结节,典型的干酪性坏死肉芽肿结节少见。CT上"反晕征"外环朗格汉斯结节密集,中央区稀疏伴纤维组织增生和肺泡壁增厚。结论肺结核"反晕征"外环以"树芽征"为主,中央以细网格影为主,在有效抗结核治疗后"反晕征"整体密度减低、病灶缩小,最终多以细网格影长期存在。
强军王兆宇姜春雷潘军平陈殿森廖梅香甄德强冯连彩吴婧
关键词:结核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周围型肺小鳞癌支气管改变的CT征象与病理对照
2023年
目的 探讨周围型肺小鳞癌支气管改变的CT征象与病理特征。方法 选取我院经病理证实的39例周围型肺小鳞癌患者,共计42个病灶,重点对病灶内支气管改变的影像与病理特征进行对照分析。根据病灶是否伴有囊腔形成分为非囊腔鳞癌组和囊腔鳞癌组,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对两组的CT征象进行分析,并选取经手术及活检病理证实的病灶进行病理切片与CT图像对比,分析其影像表现的病理基础。结果 42个周围型肺鳞癌病灶,25个病灶长轴与支气管长轴一致,39个支气管在边缘截断,2个出现支气管气象,18个支气管截断前增厚,9个截断前狭窄,7个出现远端阻塞改变。非囊腔鳞癌组35个,囊腔鳞癌组7个。经统计分析可知病灶支气管在边缘截断、支气管在肿瘤内部截断在两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灶的形状、毛刺征、棘突征、血管集束征、支气管截断前增厚、长轴与支气管长轴一致在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周围型肺小鳞癌多表现为与支气管长轴一致的类椭圆形结节,病灶内支气管截断,截断前支气管常增厚,囊腔鳞癌较非囊腔鳞癌更易出现支气管气象。
王慧莹陈殿森强军武聪聪王蓓蕾
关键词:周围型肺鳞癌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130例CT分布特点及征象研究被引量:44
2020年
目的探讨2019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影像学表现。方法根据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收集2020年1月20日至2月5日来自全国多家医院确诊COVID-19病例130例,按分布特点进行分型,分析其影像学特征。结果(1)分布:单侧14例(10.7%),双侧116例(89.3%);胸膜下型(102例78.4%),小叶核心型99例(76.1%),弥漫型8例(6.1%);(2)数目:单发病灶9例(6.9%),多发病灶113例(86.9%),弥漫8例(6.1%);(3)密度:仅为磨玻璃影(GGO)70例(53.8%),GGO与实变影兼有60例(46.2%);(3)伴随征象:血管增粗100例(76.9%),胸膜平行征98例(75.3%),"细网格征"100例(76.9%),"晕征"13例(10%),"反晕征"6例(4.6%),3例胸腔积液(2.3%),2例肺气囊(1.5%)。未见空洞。35患者行CT复查,21例(60%)好转,14例(40%)加重。结论COVID-19影像学特点主要以胸膜下及小叶核心分布为主,两者均可融合成片,重症者发展为双肺弥漫;最有价值的特征是"胸膜平行征";恢复期表现为边缘收缩的实变影,支气管扩张,胸膜下线或纤维条索影。
吴婧冯连彩冼新源强军张捷毛勤香孔淑凤陈宇辰潘军平
关键词:放射摄影术
胸壁Askin瘤的CT表现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分析胸壁Askin瘤的CT表现,熟悉本病的CT诊断与鉴别诊断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5月至2014年12月经病理证实的11例胸壁Askin瘤,10例为青少年和儿童,9例以胸痛首发。全部行CT平扫,其中7例行增强扫描,从CT图像上分析肿瘤的部位、数量、形态、大小、密度、临近组织侵犯及远处转移等。结果11例患者CT检查均表现为胸壁单发类圆形肿块,10例完全位于胸腔或主体位于胸腔,9例长径超过9cm。所有肿块皆呈不均质表现,无钙化,10例可见坏死及囊性变。7例增强扫描均呈不均匀轻中度强化。所有病例均侵及临近组织,包括7例单根肋骨骨质破坏,7例胸膜受侵,其中6例表现为胸腔积液。所有病例均未见远处转移。结论胸壁Askin瘤的CT表现有一定特征性,熟悉这些表现,有助于本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强军齐鹏飞陈殿森李子浩郛双双高万勤陈岚
关键词:ASKIN瘤胸壁
影像学在食管癌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22年
食管癌是中国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健康,对食管癌的早期诊断是食管癌预后的关键因素,而影像学在诊断食管癌的应用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主要探讨临床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如X线、超声内镜、MRI等检查方法在食管癌临床诊断、分期及预后评价中的应用和最新进展。
武聪聪陈殿森强军强军
关键词:食管癌影像学磁共振成像计算机断层扫描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