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宋洋

作品数:9 被引量:109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重点部署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水利工程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天文地球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经济管理
  • 1篇水利工程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5篇岸线
  • 4篇海岸
  • 4篇海岸线
  • 3篇港口城市
  • 3篇城市
  • 2篇生态环境
  • 2篇数据集
  • 2篇塔里木河
  • 2篇围填海
  • 2篇一带一路
  • 1篇等深线
  • 1篇多尺度
  • 1篇植被
  • 1篇植被覆盖
  • 1篇植被覆盖度
  • 1篇生态
  • 1篇生态环境影响
  • 1篇生态恢复
  • 1篇时空变化特征
  • 1篇数字高程

机构

  • 9篇中国科学院大...
  • 7篇中国科学院烟...
  • 3篇中国科学院
  • 2篇中国科学院新...
  • 1篇石河子大学
  • 1篇塔里木河流域...

作者

  • 9篇宋洋
  • 7篇侯西勇
  • 3篇宋洋
  • 2篇包安明
  • 2篇黄粤
  • 2篇张华
  • 1篇姜亮亮
  • 1篇李向义
  • 1篇李东
  • 1篇张华
  • 1篇王永琴
  • 1篇侯婉
  • 1篇李晓炜
  • 1篇刘静
  • 1篇郭辉
  • 1篇孟凡浩
  • 1篇李东

传媒

  • 2篇海洋科学
  • 1篇生态学报
  • 1篇中国沙漠
  • 1篇干旱区研究
  • 1篇中国科学院院...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中国科学数据...
  • 1篇全球变化数据...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7
  • 3篇2016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基于多尺度遥感数据的塔里木河干流地区植被覆盖动态被引量:19
2016年
利用地面观测数据、Landsat TM和MODIS数据,基于尺度上推的研究思路,采用修正的三波段最大梯度差模型反演植被覆盖度,分析了塔里木河干流地区2000—2013年植被覆盖度时空分布及其动态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地面观测数据、Landsat TM与MODIS数据相结合进行尺度上推,尺度转换相对误差控制在4%以内,可以实现分析大范围长时间序列植被变化;(2)塔里木河干流区域植被覆盖度年内最大值出现在7、8月,2000—2013年平均植被覆盖度变化整体上呈现增长的趋势,上游年均植被覆盖度18.67%~23.67%,中游10.6%~12.44%,下游4.7%~6%,但呈现两段式发展(2000—2006年显著提高,2006—2013年小伏波动变化);(3)塔里木河干流区域植被覆盖度空间差异明显,上游植被覆盖度增长速率最高,中游次之,下游增长速率最小。上游植被覆盖度年增长速率为0.37%,且增长趋势显著;中游年增长速率为0.06%,没有显著的变化趋势;下游年增长速率为0.05%,增长变化显著区域位于河道或稍远离河道附近及台特玛湖附近。
郭辉黄粤李向义包安明宋洋孟凡浩
关键词:植被覆盖度时空变化特征塔里木河
中国大陆海岸线开发利用的生态环境影响与政策建议被引量:26
2016年
长期以来,东部沿海区域在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过程中扮演了"动力引擎"的角色,与此相应,中国大陆海岸线的开发利用广泛而深刻,尤其是最近几十年来自然岸线消失和破坏的速度惊人、程度严重,围填海愈演愈烈,急剧的岸线开发和扰动过程导致了一系列的资源、环境、生态和灾害问题,对中国当前及未来的海岸带综合管理乃至沿海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形成了极为严峻的挑战。文章概述了过去近70年中国大陆海岸线开发利用的过程特征,总结了存在的问题及其对海岸带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指出当前及未来时期中国海岸带综合管理的重点和策略,包括:加强以海岸线为重点的海岸带监测、观测和科学研究;加强自然岸线的保护力度,优化人工岸线的开发利用;开展"恢复中国的河口"行动,维持和强化河口的水文与生态连通性;以海湾为重要抓手,通过实施海湾分类管理促进大陆海岸线的保护;建立健全法律法规,推进海岸带综合管理的多部门协同和区域协同。
侯西勇刘静宋洋李晓炜
关键词:围填海海岸带综合管理
“一带一路”25个港口城市及其周边区域海岸线分类数据集(2015)
2017年
港口是"一带一路"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内容之一。基于2015年成像的Landsat 8 OLI卫星影像,根据"一带一路"沿线25个港口城市及其周边的海岸带生态环境状况,建立重要港口城市海岸线遥感目视解译的标志库,利用Arcgis10.0软件的矢量绘图功能,采用目视解译方法,对25个重要港口城市及其周边区域进行海岸线位置提取和类型划分工作;过程中,参照Google Earth影像绘制海岸线,以确保海岸线位置与类型都能够准确地勾绘或判读,最终得到"一带一路"沿岸重要港口城市海岸线分布和分类的矢量数据。25个港口城市分别是:上海、釜山、新加坡、雅加达、皎漂、曼谷、关丹、孟买、瓜达尔、加尔各答、吉大港、科伦坡、多哈、阿巴斯、吉达、迪拜、里斯本、圣彼得堡、吉布提、苏丹港、亚历山大、比雷埃夫斯、伊斯坦布尔、悉尼、达尔文。海岸线采用平均高潮线定义,分为自然岸线和人工岸线2大类,其中,人工岸线又分为丁坝突堤、港口码头、围垦中岸线、养殖岸线、盐田岸线、交通岸线、防潮堤岸线7种类型。研究表明,上海、新加坡、釜山等较为成熟和发达的港口城市及其周边区域的港口码头岸线以及与其配套的交通岸线等的分布较为普遍;皎漂、瓜达尔、关丹、吉布提等新兴或规模较小的港口城市及其周边区域仍然拥有非常丰富的自然岸线;其他的大多数港口城市及其周边区域则是明显有别于上述2类,即有相当规模的港口码头等人工岸线,又有大量的自然岸线。该数据集按照单个港口城市分别存储,数据格式为.shp,25个港口城市的数据量为1.34 MB(压缩为853 KB)。
宋洋侯西勇
关键词:一带一路港口城市
21世纪初期海上丝绸之路大陆岸线位置变化特征被引量:2
2021年
基于遥感和GIS技术,利用Landsat影像目视解译提取2000和2015年海上丝绸之路大陆岸线数据,从整体、洲际尺度、国家尺度、热点区域和港口城市5个空间尺度分析大陆岸线位置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整体方面,2000年和2015年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地区岸线扩张和后退的比例(速度)分别约为8.21%(27 m·a^(-1))和6.42%(–22 m·a^(-1)),陆地净增长954 km2,相当于整体向海扩张12 m;(2)洲际尺度,除南亚岸线后退比例高于扩张比例外,其他大洲岸线的扩张比例和强度均明显强于其后退的,其中,东南亚、西亚和南亚地区岸线扩张强度尤其剧烈,陆地增长显著;(3)国家层面,大陆岸线以扩张为主要特征;缅甸、越南、孟加拉国和阿联酋岸线扩张最为剧烈,陆地增长普遍超过100 km2;马来西亚、伊朗、沙特阿拉伯、印度和卡塔尔岸线扩张也比较显著,陆地增长面积在30~60 km2之间;波黑和斯洛文尼亚岸线保持稳定,巴基斯坦岸线后退尤为严重;(4)岸线扩张的热点区域主要分布在莫塔马湾、恒河三角洲、红河三角洲、肯帕德湾和阿联酋东中岸段等区域,岸线后退的热点区域主要分布在卡其沼泽地区;(5)迪拜、多哈、海防和阿巴斯等港口城市及周边地区岸线扩张趋势和强度都比较明显,陆地增长显著。本研究对于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以及海上丝绸之路沿线的海岸带保护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宋洋宋洋侯西勇
关键词:海上丝绸之路港口城市
20世纪40年代初以来渤海形态变化特征被引量:4
2018年
20世纪中期以来中国沿海经历了多次围填海热潮,2000年以来环渤海区域大规模围填海已使其成为近期中国围填海的重点区域。利用地形图、海图和遥感影像等资料获取的渤海多时相的平面重心、立体重心、海岸线、低潮线、等深线、海区面积和海区体积等指标变化信息,系统揭示渤海形态的长期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近70年来,渤海面积不断萎缩,岸线普遍向海扩张,导致渤海的平面重心总体向东偏北方向移动,但渤海的平面周长总体呈增加趋势,平面形状趋于复杂;近50年来,渤海体积总体呈下降趋势,立体重心的位置趋于变深。自然条件下的河口三角洲发育和人类围填海活动是渤海形态变化的主要原因,但渤海形态变化的驱动力已由早期的以自然因素为主转变为近期的以人类活动因素为主。
宋洋张华张华
关键词:海岸线等深线数字高程模型(DEM)
渤海围填海发展趋势、环境与生态影响及政策建议被引量:50
2018年
近年来,中国沿海处于快速工业化和城市化驱动下的新一轮大规模围填海阶段,环渤海围填海历史久、规模大,已成为我国围填海的重心区域。由于围填海和河口三角洲增长,1940s以来渤海面积萎缩了0.57×104km^2,萎缩速率大于82km2/a,2000年以来萎缩速率更高达141km^2/a;渤海自然岸线的长度和比例也急剧下降,由1990年的1397km减少为2014年的561km,占岸线总长度的比例由54.92%下降为16.18%。围填海导致多种危害,如:海洋潮波和水动力条件变化,近岸和近海沉积环境与水下地形变化,加剧近岸水环境与底泥环境污染,潮滩湿地面积减损与生态功能下降,底栖生物栖息地减损和群落破坏,侵占和破坏渔业资源"三场一通道",加剧海岸带自然灾害风险、诱发经济社会系统风险,对产业和经济发展带来不利影响,等。在分析我国围填海监督管理现状和问题的基础上,提出政策建议:改革和优化围填海管理体制,建立陆海协调与联动机制,完善法律法规;严格执行生态红线制度,控制围填海规模与速度,推进和优化保护区建设;开展已围填区及其周边海域环境和生态的恢复与重建;强化已围填区新增土地资源的监管和集约优化利用;加强基础观测体系建设,大力促进科学研究的发展;促进公众、利益相关方及非政府组织参与到滨海湿地的保护。
侯西勇张华张华李东李东
关键词:围填海环境效益监督管理生态恢复
2015年“一带一路”25个港口城市及其周边区域土地覆盖分类数据集被引量:1
2017年
利用2015年成像的Landsat 8 OLI多光谱影像,参考全球30 m土地覆盖数据(GlobeLand30)的分类标准、制图规范,建立“一带一路”港口城市土地覆盖分类系统,运用ENVI 5.2软件,基于支持向量机的监督分类方法,对“一带一路”海上丝绸之路沿线的25个重要港口城市及其周边区域的土地覆盖进行遥感分类,经过严格的修改与精度验证工作,得到土地覆盖分类数据。本数据集可用于土地利用变化、生态环境变化研究,能够清晰反映港口城市建成区及其周边地区的生态环境现状特征。
宋洋侯西勇
关键词:一带一路港口城市生态环境
塔里木河综合治理前后干流环境变化被引量:7
2016年
采用TM卫星遥感影像数据,对塔里木河干流2000年和2010年的环境变化信息进行提取,分析了塔里木河近期综合治理工程实施前、后干流区土地覆盖/利用类型的变化状况,构建了塔里木河干流环境质量评价模型,对其治理前后环境状况进行了综合评价,并对比分析了塔里木河上、中、下游变化的差异性。结果表明:2000—2010年,塔里木河干流区耕地、草地、水域面积显著增加,林地和未利用地的面积显著减少,而建筑用地面积变化幅度较小;其中,林地、草地与未利用地向耕地的转化,林地向草地的转化,以及天然草地与未利用地向水域的转化是土地覆盖类型间的主要方向;塔里木河干流上、中、下游区各类型变化程度和速率存在显著差异。综合治理工程实施后,塔里木河干流环境质量总体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好转,除上游处于一般级别外,其他地区仍然处于较差的环境级别;其中上、中游区环境质量评价指数(ecological index,EI)变化不明显,而下游区EI指数则显著增加,说明治理工程的实施使下游绿色走廊来水量增加,生态输水区的环境得到显著改善,地下水得到补充,两岸植被恢复明显。
宋洋包安明黄粤王永琴姜亮亮
关键词:环境质量变化
1988—2015年马六甲海峡岸线时空变化特征分析被引量:3
2019年
基于Landsat遥感影像,建立1988年、2000年和2015年3个时期马六甲海峡两侧的岸线数据,并从岸线结构、岸线变化速率、海陆格局和岸线开发利用强度等方面分析1988—2000年、2000—2015年和1988—2015年不同时段区域陆体以及槟城港等12个主要港口区域的岸线时空变化特征。结果如下:岸线结构变化显著,人工岸线长度和比例急剧增加,港口区域逐渐从单一类型主导向多元结构转变;除个别港口外,两侧岸线均呈向海扩张状态,南北两岸的岸线平均变化速率分别为0.91 m/a和1.20 m/a;因海峡南岸沼泽广布、地势低平及海平面上升等原因,其岸线稳定性差于海峡北岸;岸线开发利用强度持续增强,并表现出明显的海峡北岸强于南岸的空间差异,以及北岸第一阶段增长快于第二阶段,南岸第一阶段增长慢于第二阶段的时间差异。马六甲海峡的交通运输功能是两岸岸线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本研究对认识马六甲海峡两岸及港口区域岸线的时空变化和发展特征有重要意义,对海峡及港口岸线的综合管理具有一定借鉴作用。
张玉新宋洋侯西勇
关键词:海岸线变化马六甲海峡港口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