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珊珊

作品数:3 被引量:47H指数:3
供职机构: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黑龙江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蛋白
  • 1篇蛋白酶
  • 1篇动脉
  • 1篇动脉粥样硬化
  • 1篇短暂性
  • 1篇短暂性脑缺血
  • 1篇短暂性脑缺血...
  • 1篇血性
  • 1篇血症
  • 1篇炎症
  • 1篇炎症反
  • 1篇炎症反应
  • 1篇致动
  • 1篇致动脉粥样硬...
  • 1篇神经系
  • 1篇神经系统
  • 1篇神经系统疾病
  • 1篇生物学
  • 1篇生物学指标
  • 1篇酸血症

机构

  • 3篇哈尔滨医科大...

作者

  • 3篇张黎明
  • 3篇吴珊珊
  • 2篇高静
  • 1篇代大伟
  • 1篇周珊珊
  • 1篇初蕾
  • 1篇刘婷姣

传媒

  • 3篇现代生物医学...

年份

  • 1篇2017
  • 2篇2015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S100B蛋白在神经系统疾病中的临床意义及进展被引量:13
2015年
S100B蛋白是主要由神经胶质细胞分泌的一种钙结合蛋白,在生理浓度下,S100B蛋白具有旁分泌或自分泌神经营养作用,高浓度时则具有神经毒害作用。脑脊液、血液、尿液、唾液、羊水等体液中S100B蛋白水平的升高被认为是多种疾病的生物学指标,如急性脑损伤、围产期脑损伤、脑肿瘤、神经系统炎症性或退行性疾病,精神疾病等。S100B蛋白不仅仅是一种生物学指标,也可作为疾病治疗的靶向目标。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S100B蛋白主要由受损细胞渗漏,还是病理生理条件下分泌的S100B蛋白造成了细胞损伤。本文就S100B蛋白在神经科疾病中的诊断、治疗及新进展做一综述,并提出进一步研究的设想。
吴珊珊范宇威高静穆卫卫张黎明
关键词:S100B蛋白生物学指标炎症反应神经系统疾病
同型半胱氨酸致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机制及最新进展被引量:13
2017年
1969年,在研究患有同型半胱氨酸遗传代谢疾病的儿童血管生理时,首次提出了动脉粥样硬化的同型半胱氨酸理论。事实上,自从1969年发现动脉粥样硬化的同型半胱氨酸理论后,许多回顾与展望人类的观察性研究已经将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作为动脉粥样硬化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同型半胱氨酸致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机制:氧化应激,内皮功能障碍和炎症;微生物,脂蛋白和脆性斑块的形成;基质金属蛋白酶和基质金属蛋白酶2。
初蕾周珊珊吴珊珊刘婷姣张黎明
关键词:同型半胱氨酸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动脉粥样硬化基质金属蛋白酶2
缺血性脑卒中二级预防研究进展被引量:21
2015年
脑卒中是一种危害人类健康的全球性问题。缺血性脑卒中复发是此类疾病患者面临的最严重问题之一,而且复发后会进一步加重患者功能障碍,甚至导致死亡。二级预防的主要目的是阻止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后发生的脑卒中或首次脑卒中后再发的脑卒中。所以,首次卒中后尽早开展二级预防显得尤为重要。下面,我们就有关缺血性脑卒中二级预防的控制危险因素、抗栓治疗、手术治疗、及生活习惯改变等方面,将近年来研究的新进展进行总结。
范宇威代大伟吴珊珊高静穆卫卫张黎明
关键词:脑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