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吕淑玲

作品数:19 被引量:23H指数:3
供职机构:首都博物馆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文化科学化学工程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会议论文
  • 6篇期刊文章

领域

  • 16篇历史地理
  • 8篇文化科学
  • 2篇化学工程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9篇文物
  • 9篇文物修复
  • 5篇古陶
  • 5篇瓷器
  • 4篇古陶瓷
  • 4篇博物
  • 4篇博物馆
  • 3篇馆藏
  • 2篇元代
  • 2篇随想
  • 2篇青白釉
  • 2篇青花
  • 2篇青花瓷
  • 2篇馆藏品
  • 2篇白釉
  • 2篇博物馆藏
  • 2篇博物馆藏品
  • 2篇藏品
  • 2篇磁州窑
  • 1篇动机

机构

  • 19篇首都博物馆
  • 4篇北京联合大学
  • 1篇谢菲尔德大学
  • 1篇故宫博物院

作者

  • 19篇吕淑玲
  • 2篇周华
  • 1篇何秋菊
  • 1篇赵瑞廷
  • 1篇李玉玲

传媒

  • 1篇陶瓷学报
  • 1篇中国陶瓷工业
  • 1篇美术学报
  • 1篇文物保护与考...
  • 1篇文物鉴定与鉴...
  • 1篇自然与文化遗...
  • 1篇中国文物保护...
  • 1篇中国文物保护...
  • 1篇北京博物馆学...

年份

  • 2篇2020
  • 1篇2019
  • 3篇2018
  • 1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1
  • 3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4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浅说元代青白釉瓷器的修复
青白釉瓷器是众多颜色釉中的一种,其俗名有影青釉、映青釉、隐青釉等。由于青白釉的釉料中含有微量铁元素,在还原气氛中烧成后,其釉色介于青、白两种颜色之间,即青中有白,白中泛青而得名。青白釉瓷器的修复,是在完全审视了青白釉本身...
吕淑玲
关键词:青白釉
浅说瓷器保护修复技术
修复是古陶瓷保护修复工艺的一个分支,它是针对瓷器破损残缺问题的修整复原工作,有很强的技术性和专业性,对于相关藏品和文物的保藏研究有重要的意义.瓷器保护修复工作包含修复方案制订和修复技术实施两部分,本文针对修复技术实施环节...
吕淑玲
关键词:古瓷器文物修复打底
宋白瓷盘修复的三个主要方面
中国是世界著名的陶瓷古国,早在新石器时代我们的先民就用粘土烧制陶器,从陶器的制作逐步演变发明了烧制瓷器,这是我国劳动人民的一项伟大的发明,它的产生和发展对人类文化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古陶瓷文物大都是地下出土,由于年久、风化...
吕淑玲
关键词:文物修复
磁州窑白地黑花瓷器修复中的几个问题
磁州窑是我国古代专门烧造供应周围地区民间瓷器日用品的窑场,而白化妆瓷是磁州窑系里的典型代表,本文介绍了修复磁州窑白地黑花瓷器中黏接,装饰手法、修复技术等工艺过程需要注意的问题。
吕淑玲
关键词:文物修复
谈谈古陶瓷修复中的补配材料
从陶瓷制造工艺的不同之处可以把古陶瓷器修复的补配材料按钻土制坯低温烧制的陶器和高岭土制坯经过高温烧成的瓷器两种类型进行材料的选配。在动手修复这些文物之前,一定要考虑其自身特性,再定修复方案、确定修补材料的选料。
吕淑玲
关键词:古陶瓷文物修复
古陶瓷修复课程教学纲要
根据北京联合大学历史系安排,首都博物馆对文物博物馆专业的学生讲授古陶器修复方面的专业课程.校方制定总课时为30个课时,其中讲授理论知识10课时,实训操作20课时.成绩考核:总100分,其中作业题40分,陶器修复20分,瓷...
贾文熙吕淑玲
关键词:高等教育课程设置教学纲要
古陶瓷保护与修复中翻模技法的实验探究被引量:7
2018年
陶瓷修复是文保领域中一项不可或缺的专门技术。我国古陶瓷修复自20世纪以来不断发展,从过去的"修旧如旧"到如今向学习西方后变得更加科学严谨。目前,学界对于古陶瓷修复的清洗环节、补配材料、高新技术应用以及国外理念与技术均有研究,却少见把焦点聚集在瓷器修复中的翻模环节上,而这一环节对古陶瓷修复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着重于翻模技法上,从翻模方法和翻模材料两方面入手,并从文物复制、以及青铜等文物保护修复的翻模方法中借鉴经验,对比梳理目前翻模材料的性能特点,分析其适用的瓷器缺损情况,希望用更加精准的翻模来减少打底环节的难度,从而对瓷器类文物修复与保护中遇到的问题有所帮助。
季子薇吕淑玲唐邦城周华
关键词:翻模
浅说瓷器保护修复技术
瓷器修复是古陶瓷保护修复工艺的一个分支,它是针对瓷器破损残缺问题的修整复原工作,有很强的技术性和专业性,对于相关藏品和文物的保藏研究有重要的意义。瓷器保护修复工作包含修复方案制订和修复技术实施两部分,本文针对修复技术实施...
吕淑玲
关键词:瓷器
曹村窑青黄釉陶表面腐蚀物成分及形成原因初步分析被引量:4
2014年
河北临漳县曹村窑出土的青黄釉陶器残片表面覆盖着一层有光晕的层状腐蚀物。为了明确这层腐蚀物的来源,以便为后续的考古修复提供参考,采用了显微观察(OM)、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EDXRF)、X射线衍射(XRD)、拉曼光谱分析(RAMAN)、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等方法对该腐蚀物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腐蚀物可分为三层,最上层土褐色,中间金黄色,最下层银白色,主要成分是白铅矿和石英。曹村窑地下埋藏环境很潮湿,釉中的铅离子和土壤中的碳酸根等可溶性盐类在表面析出。沉积物与釉面的接触并不紧密,故水份仍能进入空隙继续溶蚀。反复进行后层次不断增多。达到一定厚度时,由于光线的干涉作用,就产生银白色光泽,氧化铁含量较高时便呈现金黄色甚至土褐色。目前,器物上的"银釉"作为一种历史的记录,一般不予去除,在保存中要注意防潮,防污染。
何秋菊吕淑玲裴亚静李玉玲赵瑞廷
博物馆藏品的保管与修复——古陶瓷修复随想
<正>众所周知,博物馆是文物和标本的主要收藏地,是科学教育和科学研究机构。也就是说博物馆必须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文物标本,而这些文物和标本经过征集、筛选、定级、建档等流程后,才能成为博物馆的藏品。藏品是博物馆一切工作的核心...
吕淑玲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