卞小琴
- 作品数:23 被引量:30H指数:3
- 供职机构:泰州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青蓝工程”基金江苏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理学文化科学更多>>
- “基本化学技术”实验教学改革初探
- 2011年
- 实验教学改革是高职高专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基本化学技术实验课作为大学一年级学生的一门重要的必修基础实验课程,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科研能力的重要环节。文章分析了基本化学技术实验的教学现状和存在问题,对教学内容和方法改革进行了探索和实践,提高了实验教学效果,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
- 卞小琴张文华王立中
- 关键词:实验教学教学改革
- 智能制药产教融合集成平台建设路径研究——以泰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被引量:2
- 2021年
- 文章立足区域制药产业面临转型升级的发展状况,依托江苏省智能制药产教融合集成平台,以学校现有的专业基础为支撑,在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学资源开发、教学团队建设、社会培训服务等方面对集成平台的建设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 王立中马永刚刘竺云李曙生杨绚渊张斌卞小琴
- 基于多媒体技术的“基本化学技术”课程教学探讨
- 2011年
- 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本文探讨了教师在运用多媒体讲授"基本化学技术"课程时,需要通过精心设计课件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通过控制课件播放节奏以增强师生互动,通过优化教学内容拓展学生视野;同时指出,教师授课时还需兼顾传统教学手段,实现二者之间的互补。
- 卞小琴王立中张文华
-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探讨
- 3β‑乙酰氧基‑17‑芳基雄甾‑5,16‑二烯
- 本发明涉及一种3β‑乙酰氧基‑17‑芳基雄甾‑5,16‑二烯,其结构式如下:<Image file="DDA0001443825530000011.GIF" he="311" imgContent="drawing" i...
- 卞小琴王立中刘竺云王存德
- 文献传递
- 4-羟基吲哚的合成研究被引量:1
- 2015年
- 以2,4-二硝基甲苯、多聚甲醛为起始原料首先合成2,4-二硝基苯乙醇,然后经过还原、环合、脱氢3步合成标题化合物。考察了投料比的影响,得到了适宜的工艺条件,n(2,6-二硝基甲苯)∶n(多聚甲醛)∶n(叔丁醇钾)=1∶1.2∶0.16,n(2,6-二硝基苯乙醇)∶n(85%水合肼)=1∶5,Pd/C催化剂为2 g。该反应路线操作简便,工艺路线可行。4步总收率达39.6%,产物经过熔点、IR、1HNMR、13CNMR等表征确证。
- 王立中卞小琴刘竺云张文华周晶晶
- 3α-乙酰氧基-20,20-二羟基-5α-孕甾-18-羧酸-γ-内酯及其制备方法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孕甾类化合物,名称为3α‑乙酰氧基‑20,20‑二羟基‑5α‑孕甾‑18‑羧酸‑γ‑内酯,还提供了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具有如下技术效果:1)本发明的发明人意外地发现了新的能够抑制肿瘤性能的孕甾类化合物,特别...
- 王立中刘竺云张茂风马永刚卞小琴
- 文献传递
- 2,3‑二取代环丙烷‑1‑甲腈
- 本发明涉及一种2,3‑二取代环丙烷‑1‑甲腈,其结构式如下:<Image file="DDA0001435636420000011.GIF" he="396" imgContent="drawing" imgFormat...
- 卞小琴王立中马永刚王存德王婷代晨路叶伟建
- 文献传递
- 中空纤维液相微萃取-气相色谱法测定水中双甲脒残留被引量:8
- 2010年
- [目的]建立水中痕量双甲脒残留的中空纤维液相微萃取-气相色谱检测方法。[方法]采用中空纤维液相微萃取技术萃取水样中残留的双甲脒,研究萃取剂类型、体积及萃取时间和温度等对萃取效果的影响。[结果]水样中残留双甲脒的最佳萃取条件为:异辛烷为萃取剂,萃取剂体积3μl,搅拌速度600 r/min,30℃条件下萃取15 min;此条件下双甲脒的检出限为1.2μg/L,相对标准偏差为4.9%,富集倍数为85倍;对某河流水样中双甲脒残留进行测定,得加标回收率为93.6%。[结论]中空纤维液相微萃取-气相色谱法检测双甲脒残留具有简单、快捷、准确等优点,能满足水中痕量双甲脒残留的分析测定要求。
- 戴小波曹鹏王立中王中华卞小琴阚剑峰
- 关键词:液相微萃取中空纤维气相色谱双甲脒
- 钢帘线中铜含量测定方法比较
- 2010年
- 比较了两种钢帘线中铜含量的测定方法。通过实验证明:2种测定方法的效果都很好,其中火焰原子吸收法具有选择性好、适用性强、干扰相对小、测定铜相当稳定等优点,特别适合测定钢帘线中的铜;缺点是配套仪器较昂贵。
- 卞小琴王立中顾娜
- 关键词:钢帘线铜火焰原子吸收法
- 3α,20,20-三羟基-5α-孕甾-18-羧酸-γ-内酯及其制备方法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孕甾类化合物,名称为3α,20,20‑三羟基‑5α‑孕甾‑18‑羧酸‑γ‑内酯,还提供了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具有如下技术效果:1)本发明的发明人意外地发现了新的能够抑制肿瘤性能的孕甾类化合物,特别是对肺癌细...
- 王立中刘竺云张茂风马永刚卞小琴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