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倩 作品数:3 被引量:15 H指数:2 供职机构: 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更多>> 相关领域: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天文地球 更多>>
准南霍玛吐背斜带原油地球化学特征及油源分析 被引量:1 2014年 准噶尔盆地南缘霍玛吐背斜带油源丰富,成藏条件良好,在古近系、新近系均获高产工业油气流。通过对准噶尔盆地南缘霍玛吐背斜带原油或油砂抽提物饱和烃与芳烃气象色谱-质谱分析,研究了原油及油砂抽提物中的族组成、正构烷烃、类异戊二烯烷烃以及甾萜烷系列化合物的分布特征,并结合碳同位素特征,对原油类型进行了划分,且对油源做了初步的分析。研究表明,霍玛吐背斜带原油可划分为2种类型:A类原油主要分布于霍尔果斯背斜、玛纳斯背斜、吐谷鲁背斜、安集海背斜、呼图壁背斜,其地球化学特征与白垩系烃源岩相似;B类原油主要分布在独山子背斜,主要来源于古近系安集海河组烃源岩。 倪倩 刘建 赵智鹏 关小曲关键词:地球化学特征 原油 碳同位素特征 济源凹陷中生界烃源岩热演化研究 被引量:2 2014年 济源凹陷中生界主要有上三叠统谭庄组和下侏罗统鞍腰组2套烃源岩。通过选用古热流法,利用"沉积盆地热史恢复模拟系统(Thermodel for Windows)"软件,以济参1井为例对济源凹陷进行热史恢复,并在此基础上对中生界烃源岩的成熟史和生烃史进行模拟。模拟结果表明,济参1井中生界烃源岩在160Ma(中侏罗世)左右进入成熟早期阶段,157Ma(中侏罗世末)达到生烃高峰,随后受燕山运动影响,地层抬升,生烃停滞,在早白垩世中晚期二次生烃,为研究区晚期成藏提供了条件。 刘建 陈哲 金成林 倪倩 徐莹 邓晓晖关键词:济源凹陷 烃源岩 热演化 生烃史 准噶尔盆地南缘卡因迪克地区油气成藏模式研究 被引量:12 2014年 以油气藏形成的静态要素为基础、以各要素的动态演化过程为主线,通过生物标志化合物对比、烃源岩热演化、流体包裹体分析以及典型油气藏解剖,厘清了准噶尔盆地南缘卡因迪克地区油气来源、成藏过程,建立油气成藏模式。卡因迪克地区原油可分为3类,分别源自侏罗系煤系地层、古近系湖相泥岩以及二者混源,以侏罗系油源为主。该地区主要接受了2期油气充注,分别距今10~8 Ma和2 Ma左右,第二期充注包含第一期充注所形成古油藏的调整。卡因迪克地区砂层主要受北部物源控制,与南部连通性差,油气在侧向上主要通过区域性不整合运移,断层是沟通深部油源及古油藏调整的关键因素。在断裂和背斜的双重控制下,油气藏类型以断控-挤压型背斜油气藏为主,成藏主控因素为沟通烃源的断层,成藏模式为混源、垂向运移为主、2期成藏、晚期为主。 林小云 覃军 聂婉 倪倩关键词:油源对比 油气运移 成藏期次 成藏模式 准噶尔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