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付盈盈

作品数:2 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黑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微生物黑龙江省高校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海外学人科研资助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生物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篇芽孢
  • 1篇芽孢杆菌
  • 1篇盐胁迫
  • 1篇阳性菌
  • 1篇叶片
  • 1篇阴性菌
  • 1篇生理指标
  • 1篇生理指标变化
  • 1篇苏云金芽孢
  • 1篇苏云金芽孢杆...
  • 1篇甜菜
  • 1篇甜菜叶
  • 1篇甜菜叶片
  • 1篇柞蚕
  • 1篇柞蚕蛹
  • 1篇胁迫
  • 1篇氯化钠胁迫
  • 1篇活性
  • 1篇革兰
  • 1篇革兰氏阳性

机构

  • 2篇黑龙江大学
  • 1篇东北林业大学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黑龙江省蚕业...

作者

  • 2篇付盈盈
  • 1篇刘春光
  • 1篇耿贵
  • 1篇付海燕
  • 1篇杨立军
  • 1篇任淑文
  • 1篇杨峰山
  • 1篇马玉堃
  • 1篇刘慧
  • 1篇於丽华
  • 1篇孙学伟
  • 1篇赵慧杰

传媒

  • 1篇中国糖料
  • 1篇昆虫学报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5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氯化钠胁迫下甜菜叶片ATPase活性动态变化
2015年
采用营养液室内培养法,研究了不同盐浓度胁迫对甜菜叶片的影响,以及盐胁迫后,(Na^+-K^+)-ATPase、Ca^(2+)-ATPase和Mg^(2+)-ATPase活性随时间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70mmol/LNaCl处理组甜菜叶片(Na^+-K^+)-ATPase、Ca^(2+)-ATPase和Mg^(2+)-ATPase活性均略有增加,但增加幅度较小。其余3个盐处理组活性均有不同程度增加,且浓度越高,增加幅度越大。各处理组甜菜叶片(Na^+-K^+)-ATPase、Ca^(2+)-ATPase和Mg^(2+)-ATPase活性随处理时间增加呈现不同的波动性变化。
孙学伟耿贵於丽华赵慧杰付盈盈刘治婷刘慧
关键词:甜菜盐胁迫ATP酶活性
革兰氏阳性菌苏云金芽孢杆菌和革兰氏阴性菌大肠杆菌诱导的柞蚕蛹生理指标变化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明确柞蚕Antheraea pernyi对外源微生物防御性生理变化规律,为柞蚕的病害防治和合理饲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选用革兰氏阳性菌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 thuringeinsis(Bt)和革兰氏阴性菌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Ec)为外源诱导微生物,调整至10~6~10~8cfu/m L菌液,灭活后处理柞蚕蛹,诱导24,48,72和96 h后不同时间测定血淋巴蛋白含量、PO活性、CAT活性、抗菌活性和溶菌酶活性等生理指标。【结果】Ec和Bt诱导柞蚕蛹导致各生理指标出现显著变化,但两种菌株诱导生理指标变化规律差异明显,Ec高浓度诱导72 h会增加血淋巴蛋白含量,而Bt各浓度诱导会在24,48和96 h增加血淋巴蛋白含量。免疫防御关键酶系PO和CAT活性变化规律在不同菌株诱导后差异更明显,Ec诱导后,PO活性随着时间增加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CAT活性呈现"升高-降低-升高"的规律;而Bt诱导后PO活性表现为"升高-降低-升高"的规律,CAT活性随诱导时间增加变化规律不明显,但有随菌液浓度增加而降低的趋势。对抗菌活性测定表明,Ec和Bt诱导都会显著增加蛹粗酶液抗菌活性,溶菌酶活性也会极显著增加,但2个指标高峰值出现的时间会有明显差别。【结论】本研究结果表明Ec和Bt不同处理均可诱导柞蚕蛹产生明显防御反应,但柞蚕蛹生理指标变化规律与不同种类微生物及处理时间和浓度有关,推测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具有不同的诱导防御反应机制。研究结果可以为外源微生物侵染柞蚕后的免疫防御反应规律提供理论指导。
付盈盈马玉堃任淑文杨立军刘春光付海燕侯跃莹杨峰山
关键词:柞蚕苏云金芽孢杆菌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