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珊珊 作品数:11 被引量:30 H指数:4 供职机构: 蚌埠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具有PDZ结合基序的转录共激活因子对宫颈癌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迁移的影响 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探索宫颈癌组织中具有PDZ结合基序的转录共激活因子(TAZ)的表达情况,以及其在生物学上的作用。方法用免疫组化法对正常宫颈组织和宫颈癌组织样本中TAZ蛋白表达情况进行检测,并用卡方检验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联。将SiHa细胞分成实验组(质粒转染过表达TAZ载体)和对照组(质粒转染对照载体)。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TAZ mRNA的表达水平,用CCK-8法检测细胞的增殖活力,用Transwell实验法评估细胞的侵袭及迁移能力,用蛋白质印迹法测定上皮间质转化(EMT)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共收集正常宫颈组织样本28例和宫颈癌组织样本92例。宫颈癌组织和正常宫颈组织中TAZ表达阳性率分别为76.09%(70例/92例)和7.14%(2例/28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卡方分析提示:在宫颈癌组织中TAZ阳性表达与局部病灶深肌层侵犯和淋巴结阳性均呈正相关(均P<0.01)。对照组和实验组的TAZ mRNA表达水平分别为1.00±0.07和2.06±0.12,96 h增殖活力(光密度值)分别为1.67±0.08和2.15±0.05,侵袭细胞数分别为(68.00±5.36)和(100.00±8.51)个,迁移细胞数分别为(136.00±6.20)和(193.00±14.75)个,神经型钙黏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1.00±0.13和1.40±0.09,上皮型钙黏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1.00±0.09和0.27±0.10,波形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1.00±0.11和1.23±0.1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宫颈癌中TAZ蛋白呈高表达,可能通过诱导EMT促使肿瘤增殖和转移。 张庆松 张榕 马珊珊 刘梦君 李艳华关键词:宫颈癌 肿瘤增殖 上皮间质转化 肿瘤转移 胸腔镜食管癌根治术联合胸内吻合术治疗食管癌的效果及对围手术期免疫功能、应激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8 2019年 目的探究胸腔镜食管癌根治术联合胸内吻合术治疗食管癌的效果及对围手术期免疫功能、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60例食管癌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选择传统食管癌根治术联合胸内吻合术治疗,观察组选择胸腔镜食管癌根治术联合胸内吻合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免疫功能指标[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应激反应指标[白细胞计数(WBC)、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C反应蛋白(CRP)、皮质醇]水平变化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前,两组患者的CD3+、CD4+、CD8+、CD4+/CD8+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患者的CD3+、CD4+、CD8+、CD4+/CD8+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术后两组患者的WBC、FT3、FT4、CRP、皮质醇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67%,低于对照组的2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食管癌患者采取胸腔镜食管癌根治术联合胸内吻合术进行治疗,不仅能有效降低其并发症发生率及稳定患者围手术期应激反应,还有利于提高其免疫功能,对改善患者预后及提高手术安全性有积极影响,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陈鹏飞 马珊珊 贡会源 张雷 耿阳关键词:胸内吻合术 食管癌 免疫功能 应激反应 纳米碳示踪前哨淋巴结检测技术在腹腔镜下早期子宫内膜癌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探讨纳米炭示踪前哨淋巴结(SLN)检测技术在腹腔镜下早期子宫内膜癌手术中的临床价值。方法:40例早期子宫内膜癌病人行腹腔镜下全子宫双附件+盆腔和/或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清扫术,术中行纳米炭示踪SLN显影识别,记录黑染的SLN的检测情况,术后将切除的淋巴结病理检查。结果:40例病人中37例共检测出黑染淋巴结142枚,平均3.8枚/人,检出率为92.5%。SLN的检出率在不同注射部位、不同分期、不同肿瘤直径病人中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内膜癌SLN主要分布在髂外淋巴结(32.4%,46/142)和闭孔淋巴结(25.7%,37/142)。纳米炭示踪SLN的敏感度为100%,阴性预测值为100%。结论:腹腔镜下早期子宫内膜癌术中纳米炭示踪SLN技术是可行的,为判断淋巴结转移的情况及手术范围的选择提供了有效的依据。 郭苏阳 李玉芝 杨波 马珊珊 张庆松关键词:子宫内膜癌 纳米炭 前哨淋巴结 ATG7在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对卵巢癌细胞增殖影响及相关机制研究 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研究卵巢肿瘤中自噬相关基因7(ATG7)的表达情况,并分析ATG7对卵巢癌细胞SKOV3增殖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收集2022年2月至4月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肿瘤妇科手术切除卵巢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15例,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卵巢癌及癌旁正常组织中ATG7表达差异,siRNA转染卵巢癌细胞SKOV3,敲低ATG7表达量,Western blot验证转染效率。通过克隆形成实验检测SKOV3细胞增殖变化。采用Western blot检测磷酸化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相关信号通路的蛋白表达变化。结果与癌旁正常组织相比,卵巢癌组织中ATG7蛋白表达增高(P<0.05),敲低SKOV3细胞ATG7表达量,细胞增殖能力降低(P<0.05),且敲低后的p-PI3K和p-AKT蛋白表达量下调(P<0.05)。结论ATG7蛋白表达在卵巢癌中明显升高,且可能通过PI3K/AKT信号通路影响卵巢癌细胞SKOV3增殖。 王亮亮 王丽华 马珊珊 刘静关键词:卵巢癌 增殖 PI3K/AKT信号通路 角鲨烯环氧化酶通过调控AKT/mTOR信号通路促进卵巢癌细胞的糖代谢 2023年 目的研究角鲨烯环氧化酶(squalene epoxidase,SQLE)在卵巢癌中的作用机制。方法收集50例新鲜卵巢癌及癌旁正常组织,免疫组化检测两组SQLE表达差异。同时,蛋白印迹实验(Western Blot,WB)检测SQLE在卵巢癌细胞系中的表达情况。通过克隆形成实验及流式细胞仪实验检测对卵巢癌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通过WB研究SQLE对卵巢癌的作用机制。结果SQLE在卵巢癌组织及癌细胞系中相比于正常组织或上皮细胞表达水平显著上升。克隆形成实验结果显示,敲减SQLE表达后,卵巢癌细胞增殖能力受到抑制。流式细胞仪实验结果显示,敲减SQLE表达后,促进了卵巢癌凋亡。WB实验结果显示,在抑制SQLE表达后,沃伯格效应关键蛋白GLUT1、LDH表达显著下降,葡萄糖消耗水平、乳酸水平和ATP水平显著降低。对蛋白激酶B/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点(protein kinase B/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AKT/mTOR)信号通路关键蛋白检测,发现下调SQLE表达后,p-AKT、p-mTOR蛋白水平明显下降。结论SQLE在卵巢癌中高表达,并且可能通过AKT/mTOR信号通路促进卵巢癌细胞的糖代谢并且抑制细胞凋亡。 王亮亮 马珊珊 周黎 王丽华关键词:卵巢肿瘤 糖代谢 姜黄素逆转卵巢癌对紫杉醇耐药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通过观察姜黄素作用人卵巢癌A2780/Taxol细胞株后,逆转该细胞株对紫杉醇的耐药作用,研究卵巢癌细胞对紫杉醇耐药的原因及姜黄素逆转耐药机制。方法:人卵巢癌A2780/Taxol细胞株在体外培养,将细胞分为对照组( A组)和实验组(不同浓度姜黄素组作用细胞)。用四甲基偶氮唑盐微量酶反应比色法检测2组细胞与相同浓度紫杉醇联用后细胞的生长抑制情况;Western blot方法检测2组细胞内P-糖蛋白( P-gp)和蛋白激酶C-α( PKC-α)的表达情况。结果:四甲基偶氮唑盐微量酶反应比色法得出联合用姜黄素各组细胞生长抑制率均高于A组(P〈0.05~P〈0.01);Western blot检测联合用姜黄素各组多药耐药蛋白-1/P-gp和PKC-α表达均较A组显著降低(P〈0.01)。结论:姜黄素通过阻碍卵巢细胞中多药耐药蛋白-1/P-gp和PKC-α的表达,增加紫杉醇对细胞的毒性,降低细胞的耐药性。 马珊珊 马玲关键词:卵巢肿瘤 姜黄素 紫杉醇 耐药 调节性B细胞在卵巢癌病人外周血中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探究调节性B细胞(Bregs)在卵巢癌病人外周血中的表达频率及其与FIGO分期间的关系,并分析其与调节性T细胞(Tregs)及IL-10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将卵巢癌(23例)和卵巢良性肿瘤病人(26例)纳入研究,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CD19+CD24 hi CD38 hi Breg和CD4+CD25+Treg细胞表达频率及血清IL-10表达水平。并分析两种细胞与FIGO分期、IL-10浓度的关联及两者间的相关性。结果:卵巢癌病人外周血中Bregs、Tregs百分比高于卵巢良性肿瘤病人(P<0.01),并与FIGO分期密切相关,卵巢癌Ⅲ期+Ⅳ期病人高于Ⅰ期+Ⅱ期(P<0.01);卵巢癌病人血清IL-10高于卵巢良性肿瘤病人(P<0.01)。相关性分析显示:卵巢癌病人外周血Breg细胞与Treg细胞比例呈正相关关系(P<0.05);卵巢癌病人血清IL-10与Bregs、Tregs细胞均呈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Bregs和Tregs在卵巢癌病人外周血中所占比例显著升高,能够通过分泌IL-10参与卵巢癌免疫反应,这可能为卵巢癌的免疫治疗提供新靶点。 衡燕春 马珊珊 马玲关键词:卵巢肿瘤 调节性B细胞 调节性T细胞 白细胞介素10 胸腔镜下全胸腺切除治疗早期胸腺瘤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探析对早期胸腺瘤患者实施胸腔镜下全胸腺切除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7月本院收治的早期胸腺瘤患者22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实施经剑突下单孔胸腔镜下全胸腺切除手术,观察患者在实施手术治疗后的并发症发生率、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引流管引流时间、手术时间、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ICU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结果治疗后,患者乳糜胸发生率为0.00%(0/22),肺部感染发生率为9.09%(2/22),膈肌麻痹发生率为4.55%(1/22),心律失常发生率为4.55%(1/22),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8.18%(4/22);患者术中出血量(88.10±60.64)mL、住院时间(6.02±4.25)d、引流管引流时间(4.38±3.22)d、总引流量(502.13±421.66)mL、手术时间(110.28±46.76)min、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13.56±2.98)h、ICU住院时间(1.52±1.48)d、住院费用(4.32±4.19)万元。结论通过对早期胸腺瘤患者实施经剑突下单孔胸腔镜下全胸腺切除手术治疗,能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引流管引流时间、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ICU住院时间,减少患者住院费用和并发症发生率,有利于患者预后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陈鹏飞 贡会源 耿阳 唐震 李小军 张雷 王彪 宋超 王伟 马珊珊关键词:胸腔镜 临床疗效 miR-132在上皮性卵巢癌中的表达及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分析微小RNA-132(miR-132)在上皮性卵巢癌组织和细胞中的表达及其对上皮性卵巢癌细胞迁移与侵袭的作用机制。方法收集2018年10月—2020年2月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妇瘤科手术切除的卵巢癌及癌旁非肿瘤组织标本36份,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卵巢癌组织、癌旁组织中miR-132相对表达水平;体外培养人正常卵巢上皮细胞(IOSE80,正常对照组)和卵巢癌SKOV3细胞,对卵巢癌SKOV3细胞进行转染并分为空白对照组、LV-NC(阴性对照)组和LV-miR-132 mimic(模拟物)组,qRT-PCR检测各组细胞中miR-132、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1(MAPK1)mRNA相对表达水平,Transwell法检测各组细胞侵袭率,细胞划痕实验检测各组细胞迁移率,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miR-132与MAPK1靶向关系,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各组细胞MAPK1、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MMP-9蛋白相对表达水平。结果与癌旁组织比较,卵巢癌组织中miR-132相对表达水平显著降低(t/P=19.166/0.000)。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卵巢癌SKOV3细胞中miR-132相对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MAPK1 mRNA相对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空白对照组、LV-NC组比较,LV-miR-132 mimic组细胞miR-132相对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空白对照组、LV-NC组比较,LV-miR-132 mimic组细胞侵袭率、各时间点迁移率、MAPK1 mRNA和蛋白、MMP-2、MMP-9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F/P=19.166/0.000,42.795/0.000,64.543/0.000,40.513/0.000,41.805/0.000,32.021/0.000,81.672/0.000,88.132/0.000)。miR-132 mimic+MAPK1-Wt 3′-UTR组的荧光素酶相对活性低于miR-132 NC+MAPK1-Wt 3′-UTR组,miR-132 mimic+MAPK1-Mut 3′-UTR组的荧光素酶相对活性高于miR-132 mimic+MAPK1-Wt 3′-UTR组(F/P=17.369/0.000)。结论miR-132在上皮性卵巢癌组织及细胞中均低表达,上调miR-132可能通过靶向下调MAPK1来抑制卵巢癌细胞迁移、侵袭。 杨波 李胜泽 郭苏阳 马珊珊 张庆松 李玉芝关键词:上皮性卵巢癌 迁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