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晓飞

作品数:1 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1篇雄性不育
  • 1篇雄性不育材料
  • 1篇雄性不育小麦
  • 1篇育性
  • 1篇育性相关基因
  • 1篇人工控温
  • 1篇相关基因
  • 1篇小麦
  • 1篇基因
  • 1篇败育
  • 1篇半定量
  • 1篇半定量分析
  • 1篇不育
  • 1篇不育材料
  • 1篇不育小麦

机构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作者

  • 1篇李艳飞
  • 1篇刘菲
  • 1篇马翎健
  • 1篇靳凤
  • 1篇马晓飞
  • 1篇王爱芳

传媒

  • 1篇西北植物学报

年份

  • 1篇2012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两个育性相关基因在几类小麦雄性不育材料中的表达研究被引量:3
2012年
以1B/1R类K型不育系K3314A及其保持系3314B,非1B/1R类K型不育系732A及其保持系732B,YS温敏雄性不育小麦A3017为材料,提取不同温度处理下各时期小穗的总RNA进行反转录,对AY914051和AY660990两个目标基因进行半定量PCR和电泳分析,测定其在小麦中的表达变化趋势,以分析其与这几种不育系的育性相关关系,探讨这几种不育小麦败育的关键发育时期。结果表明,除AY914051基因在2种保持系3314B和732B中表达量变化不大之外,其它均有明显差异;2个目标基因与这几种雄性不育系的败育有关,但与育性相关程度不同,不育系两个目的基因的表达受温度变化影响程度明显大于保持系。由实验结果推测,1B/1R类K型不育系、非1B/1R类K型不育系和YS温敏雄性不育系的败育关键时期为单核期或单核期至二核期之间;温度差异可能会导致YS温敏雄性不育系的育性相关基因表达时期错位,错位后的表达差异积累可能最终导致其败育。
刘菲马晓飞李艳飞王爱芳靳凤马翎健
关键词:雄性不育小麦人工控温半定量分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