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韩静

作品数:20 被引量:9H指数:2
供职机构:上海市农业生物基因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专利
  • 6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农业科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7篇愈伤
  • 6篇愈伤组织
  • 6篇水稻
  • 6篇超低温
  • 6篇超低温保存
  • 5篇分化
  • 5篇分化培养
  • 4篇预培养
  • 4篇植物
  • 4篇水稻愈伤组织
  • 4篇继代
  • 3篇遗传育种
  • 3篇育种
  • 3篇胚性
  • 3篇胚性愈伤
  • 3篇绿苗
  • 3篇基因
  • 3篇继代增殖
  • 2篇单倍体
  • 2篇单倍体育种

机构

  • 20篇上海市农业生...
  • 1篇上海市嘉定区...

作者

  • 20篇韩静
  • 18篇林田
  • 18篇李天菲
  • 15篇周丽
  • 12篇龙萍
  • 12篇杨华
  • 11篇罗利军
  • 11篇刘鸿艳
  • 5篇魏仕伟
  • 3篇夏辉
  • 2篇李荧
  • 1篇陈珏
  • 1篇吴金红
  • 1篇邹丹蓉
  • 1篇王加红
  • 1篇刘国兰
  • 1篇聂元元
  • 1篇马孝松

传媒

  • 3篇上海农业学报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植物遗传资源...
  • 1篇分子植物育种

年份

  • 2篇2024
  • 3篇2023
  • 4篇2022
  • 1篇2021
  • 4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矾根丛生芽超低温保存及恢复培养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矾根丛生芽超低温保存及恢复培养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无菌苗体系建立;2.叶片丛生芽的诱导;3.丛生芽的预培养;4.丛生芽的机械固定;5.丛生芽的装载及玻璃化的处理;6.冷冻及解冻洗涤;7.恢复培养。本发...
林田殷丽青腾小英李天菲韩静周丽杨华刘鸿艳龙萍罗利军
颗粒野生稻愈伤组织的超低温保存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颗粒野生稻愈伤组织的超低温保存方法,该超低温保存方法包括:挑选颗粒野生稻种子,消毒灭菌后接种到培养基上直接诱导出初生愈伤组织;对于无法直接诱导出愈伤的颗粒野生稻,种子消毒后使其萌发,待胚根生长至1cm左右...
韩静李天菲林田刘鸿艳李荧龙萍杨华周丽滕小英
文献传递
一种水稻枝梗分离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稻枝梗分离装置,包括滚轮刀(1),刀架(2),调节轴(3),手柄(4),其中,滚轮刀(1)固定在刀架(2)上,刀架(2)由两片组成,可通过调节轴(3)调节间距并连接手柄(4)。使用时,根据水稻枝梗的...
韩静李天菲林田李荧罗利军龙萍杨华魏仕伟滕小英周丽
文献传递
OsIAA3基因及其编码蛋白的应用
本发明筛选并鉴定了一种新的水稻基因OsIAA3,其具有明显的提高水稻愈伤组织诱导率和分化率,因此可将本发明基因与植物中过表达启动子结合后导入合适的表达载体并转化植物宿主,提高植物愈伤组织诱导率和分化率。
李天菲马孝松滕小英韩静周丽林田刘鸿艳罗利军
一种水稻愈伤组织的超低温保存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稻愈伤组织的超低温保存方法;包括挑选健康成熟的水稻种子,消毒灭菌后接种到含有3mg/L 2,4‑D的NB培养基上诱导长出初生愈伤组织,再转接到含有2mg/L 2,4‑D的NB培养基上继代增殖,扩繁后的愈伤...
李天菲滕小英周丽韩静林田杨华刘鸿艳龙萍罗利军
文献传递
一种通过组织培养获得生菜单倍体植株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过组织培养获得生菜单倍体植株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挑选生菜幼花作为外植体并进行低温预处理;2.消毒后剥出带有花药的管状花进行愈伤组织诱导;3.经分化培养诱导出不定芽;4.不定芽伸长进行生根培养,鉴定...
韩静李天菲魏仕伟林田火国涛周丽滕小英
文献传递
一种野生稻茎尖的超低温保存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疣粒野生稻带根幼芽超低温保存及再生植株方法,具体的说,涉及一种疣粒野生稻带根幼芽的超低温保存方法,属植物细胞工程技术领域,超低温保存及再生植株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种子破休眠处理及胚性愈伤诱导;2.丛生芽...
林田阿新祥李天菲聂元元韩静董超周莉腾小英杨华刘鸿艳龙萍罗利军
文献传递
水稻成熟胚愈伤组织染色体加倍的探究被引量:1
2018年
本研究以水稻成熟胚诱导的胚性愈伤为材料,通过直接在培养基中添加秋水仙素,或用秋水仙素溶液浸泡愈伤组织,研究了培养基中秋水仙素浓度、浸泡处理方式、胚性愈伤大小、恢复培养时间等因素对染色体加倍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分化培养基中添加4~10 mg/L的秋水仙素能直接得到四倍体水稻植株,加倍率为3.33%~18.86%。浸泡法中高浓度短时间(500 mg/L+48 h)处理比低浓度长时间(300 mg/L+65 h)处理更利于染色体加倍。较小的胚性愈伤组织(2~3 mm)加倍效率更高。延长恢复培养时间能极显著提高处理后的绿苗分化率,从而提高加倍效率。
李天菲林田韩静滕小英周丽刘鸿艳
关键词:水稻胚性愈伤染色体加倍秋水仙素
一种植物组织全浸式液体处理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植物组织全浸式液体处理装置,其包括处理筒、上盖、第一滤网、第二滤网和排液口,所述处理筒呈敞口状,所述上盖扣合在筒的上口,所述第一滤网和第二滤网由上至下依次嵌设在处理筒内,所述排液口设置于处理的下部。本...
林田滕小英李天菲韩静周丽杨华龙萍
文献传递
水稻愈伤组织超低温保存体系的建立被引量:5
2021年
水稻种质资源的长期有效保存对于世界粮食安全至关重要,而超低温保存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最佳方式。本研究以水稻的胚性愈伤组织为材料,利用冻存后恢复培养阶段的新生愈伤率和新生愈伤分化率来评价不同品种不同粒级大小的胚性愈伤组织、不同浓度蔗糖预培养,以及高糖预培养和高糖预培-玻璃化处理2种预处理方式对水稻愈伤组织超低温保存效率的影响,并选用自主开发的15对水稻SSR标记引物,对超低温保存前后的愈伤组织分化的幼苗进行遗传多样性鉴定。研究结果表明,粳稻日本晴和籼稻旱恢3号粒径为1.6~3.0 mm和>3.0 mm的愈伤组织超低温保存后的新生愈伤率都显著高于本品种粒径<1.6 mm的愈伤组织;旱恢3号愈伤组织经100 g/L和170 g/L蔗糖预培养后的新生愈伤率极显著高于240 g/L蔗糖预培养。粳稻WDR48、粳稻日本晴和籼稻旱恢3号仅采用高糖预培处理的新生愈伤率都极显著高于本品种玻璃化处理的新生愈伤率。新生愈伤分化率在处理间与品种间都无显著差异。简单序列长度多态性(SSLP,simple sequence length polymorphism)鉴定表明超低温保存前后的愈伤组织生成的幼苗遗传性稳定。本研究表明利用愈伤组织高糖预培养-直接超低温冻存是一种易操作、高通量、稳定可靠的中长期保存水稻种质资源的方法。
李天菲林田滕小英周丽韩静刘鸿艳罗利军
关键词:水稻愈伤组织超低温保存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