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韩微

作品数:7 被引量:38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天文地球

主题

  • 3篇气候
  • 3篇气候变化
  • 2篇气候变化研究
  • 2篇降水
  • 2篇春夏季
  • 1篇地区降水
  • 1篇东南
  • 1篇东南部
  • 1篇短波辐射
  • 1篇性能评测
  • 1篇液态降水
  • 1篇日变
  • 1篇日变化
  • 1篇日变化特征
  • 1篇日平均
  • 1篇日平均气温
  • 1篇日数
  • 1篇数值模拟
  • 1篇四川盆地
  • 1篇盆地

机构

  • 6篇中国气象科学...
  • 4篇南京信息工程...
  • 3篇北京师范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7篇韩微
  • 3篇效存德
  • 2篇丁明虎
  • 2篇翟盘茂
  • 1篇郭晓寅
  • 1篇张东启
  • 1篇田彪

传媒

  • 1篇科学通报
  • 1篇气象科技
  • 1篇气候与环境研...
  • 1篇气候变化研究...

年份

  • 4篇2018
  • 1篇2016
  • 2篇2015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南极长城站和中山站降水形态变化特征的研究被引量:3
2018年
利用南极长城站1985—2015年和中山站1989—2015年的天气现象记录和日平均气温资料,分析两站降水、降雨和降雪日数的长期变化特征及其变化趋势,并讨论了长城站降水形态变化与当地气温和阿蒙森低压变化的联系。结果表明:长城站降水日数较多,年总降水日数为236~343 d,有增加的趋势,变化速率为4.51 d/10a;其中降雨日数为74~185 d,降雪日数为157~282 d,增加的速率分别为2.68 d/10a和1.25 d/10a。而中山站年降水日数较少,年总降水日数为104~173 d,有减小的趋势,变化速率为-1.30 d/10a,中山站全年气温几乎都在0℃以下,降雨稀少,降雪为主要的降水形态。长城站年平均气温和降雨日数与总降水日数的比值(雨日比)显著正相关,在增温速率较大的秋季(3—5月),雨日比也显著增加(4.36%/10a)。降水形态受气温的影响很大,随着气温升高,长城站年降水日数中降雨日数的比重增加。秋季阿蒙森低压经向中心的东移有利于暖湿气流吹向南极半岛,也促进了降雨的发生。
韩微效存德郭晓寅张东启
北极地区春季降水呈现固态向液态转变的态势被引量:5
2018年
降水形态的变化可以影响地表的温度和反照率,对下垫面物质和能量平衡、陆地水文及生态系统均产生极大影响.基于美国阿拉斯加8站和加拿大11站日平均气温和固态、液态降水资料拟合的固-液态降水临界气温,辨析了1961~2010年环北极地区253个站点的降水形态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60°N以北地区,降雨量占总降水量的比值(rainfall to total precipitation ratio,RPR)随纬度升高而减小.RPR气候平均态在夏季最高,秋季、春季次之,冬季最小.在不同季节,RPR变化趋势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在春季,RPR变化趋势较为一致,在北极大部分地区(82.46%站点)呈增加趋势,且有22.37%站点通过显著性检验,表明北极大部分地区春季降水在过去50多年间呈现由固态向液态转变的趋势.使用95%置信区间上限和下限临界温度对降水形态进行划分和趋势分析,其结果与使用最优解的计算结果一致.在北极冰雪开始消融的春夏季节转换期(3~7月),阿拉斯加、中西伯利亚和北欧部分地区存在明显的固态降水向液态降水转变的趋势,这一趋势可能正在对北极地-气相互作用施加着影响.
韩微效存德效存德丁明虎
关键词:固态降水液态降水
青藏高原东南部地区降水日变化特征的气候变化研究
本文主要利用1969-2008年6-9月27°N~32°N,85°E~103.5°E范围内逐小时降水资料、日最高气温、日最低气温资料,研究青藏高原东南部地区降水日变化的气候变化问题,并讨论温度日变化与降水日变化的联系.这...
韩微翟盘茂
关键词:降水日变化气候变化
三种聚类分析方法在中国温度区划分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28
2015年
根据全国512个气象站1961~2010年的逐日气温观测资料,采用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0 ℃的日数(≥10 ℃日数)作为划分我国温度分布的指标,经过旋转经验正交函数分析(REOF)方法处理,找出时间演变过程中变化相似的区域归为一类.在此基础上,采用快速样本聚类法(K-means法)、分层聚类法(Ward法)、聚类统计检验法(CAST法)3种聚类分析方法对全国范围的温度变化区域差异进行客观分区,结果分别将全国温度变化区划分为10个地区、9个地区、13个地区,且不同区域分界线与中国地形分布有很好的一致性.研究表明:K-means法运算简单快捷,结果会不断修正到最佳为止;Ward法聚类过程清晰明了,可以选取需要划分的类别数;CAST法使样本通过显著性检验,不但有助于气候变化的客观分区,而且在划分温度区时客观考虑气候变化对分区结果的影响也有很重要意义.
韩微翟盘茂
关键词:聚类分析
极区春夏季降水形态变化特征、成因及影响研究
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极地地区出现了明显的气候变化。极地地区下垫面多为冰冻圈要素所覆盖,降水变化带来的利弊取决于降水以何种形态降落。在冰雪开始消融的春夏季,不同形态的降水对下垫面的物质和能量平衡、水文循环及生态系统会产生极...
韩微
关键词:极区春夏季降雨气候变化
文献传递
高原东部—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降水日循环的气候变化研究
高原东部-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地区是我国降水日循环最有特色的区域,本研究从气候变化角度研究该地区降水日循环,深入认识气候变暖对高原及其以东地区降水结构变化的影响。首先利用1969-2008年6-9月27°N-35°N范围...
韩微
关键词:气候变化
文献传递
FS-J1四分量净全辐射表在北极地区的性能评测
2018年
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全球的净全辐射监测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逐渐成为研究区域天气气候的重要手段。为了研究国产FS-J1型四分量净全辐射表在极地条件下的各项性能,于2017年4月10—23日在美国阿拉斯加巴罗地区(203.5°E,71.4°N)进行了为期2周的地面净全辐射量实时监测,并与极地地区应用较广的CNR4型四分量净全辐射表进行对比测试。结果表明:(1)在表面无结冰/霜条件下,国产仪器FS-J1型四分量净全辐射表在不同晴空和日夜条件下都表现出较好的精度和线性关系,各项参数与CNR4的相对误差和相关系数总体分别在5%以内和0.9以上。(2)受极地条件影响,FS-J1表面结冰/霜后,会对辐射变化的响应出现延迟,对总辐射表和地球辐射表分别能造成最大约25%和7%的相对误差。所以针对极地辐射站加设合适的通风加热装置、发展较为合理的误差订正方案仍是国产仪器以后需要改进的关键点。
杨堤益丁明虎田彪韩微窦挺峰效存德
关键词:性能评测长波辐射短波辐射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