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黎明

作品数:5 被引量:58H指数:3
供职机构: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经济管理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2篇实证
  • 2篇排污
  • 2篇方向性距离函...
  • 1篇要素生产率
  • 1篇社会网
  • 1篇社会网络
  • 1篇社会网络分析
  • 1篇社会网络分析...
  • 1篇生产率
  • 1篇生态
  • 1篇生态化
  • 1篇生态化发展
  • 1篇生态效率
  • 1篇实证分析
  • 1篇实证研究
  • 1篇数据包络
  • 1篇数据包络分析
  • 1篇排污权
  • 1篇期权
  • 1篇企业

机构

  • 5篇东南大学
  • 2篇安徽工程大学

作者

  • 5篇王文平
  • 5篇王斌
  • 5篇陈黎明

传媒

  • 2篇系统工程
  • 1篇统计与决策
  • 1篇中国软科学
  • 1篇管理工程学报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区域产业排污竞争网络的实证研究——以江苏省国有控股企业为例被引量:1
2016年
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构建了一个区域内的产业排污竞争网络模型,节点表示每个企业,边的权重表示连接的两个节点中一个企业外部性效应影响到另一个企业的利益。另外,研究了网络中的结构参量,结果表明:竞争网络中只有少数节点发挥着中介作用;边权服从于指数分布,边权的差别程度比较小,网络中每个企业受到的竞争压力趋于平均;电力企业的集聚系数排名靠前,以这些企业为组织中心节点群内的交易竞争程度高,应提高企业内部的排污技术水平,减小来自外部的排污竞争压力。通过这些分析发现,要完善区域企业的排污管理,网络分析不失为一种可行而有效的方法。
王斌王文平陈黎明
关键词:结构参量社会网络分析方法
“两横三纵”城市化地区的经济效率、环境效率和生态效率——基于混合方向性距离函数和合图法的实证分析被引量:42
2015年
运用混合方向性距离函数模型(HDDF)对2011年"两横三纵"城市化战略格局中62个重要节点城市的经济效率、环境效率和生态效率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62个城市的平均经济效率、环境效率和生态效率分别为0.66、0.40和0.42,仍然存在较大的效率改进空间。优化开发地区在三种效率指标上的表现均优于重点开发地区,扮演着"先进者"的角色。合图法分析结果表明,62个城市可以分为四类,分别对应四种经济发展模式,应该采用差异化的经济发展模式改革策略。松弛分解表明,经济产出不足是非效率的主要源泉。最后,根据研究结论给出了提升区域生态效率的政策建议。
陈黎明王文平王斌
关键词:生态效率
中国产业系统生态化发展效率研究被引量:3
2016年
文章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模型测算了中国产业系统的生态化发展效率,并通过松弛分析对生产性投入和污染治理投入的冗余状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产业系统的生态化发展效率整体偏低,仍然存在较大的效率改进空间。生产性投入中,能源投入的冗余最为严重。污染治理投入中,工业污染源治理投资冗余率最大。不同地区的生产性投入和污染治理投入的冗余状况各异,应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陈黎明王文平王斌
关键词:数据包络分析
排污控制政策下企业的初始排污权采购策略被引量:2
2017年
在政府的排污控制政策下,对企业如何购买初始排污权和排污权期权,从而使自已的采购成本最小这一问题进行了研究。采用非线性规划模型,并利用Kuhn-Tucker条件分析了有约束条件时解的特征。研究发现:相对于无约束情形,有约束时企业的最优采购量明显下降;且有约束时,企业优先考虑购买初始配额,然后才决策是否购买期权和购买多少;在约束较紧期,企业的决策特征为只购买初始配额,而不买期权。在约束较为宽松时,企业在购买初始配额之外还会购买期权。以上应对措施避免了不确定因素带给企业的损失,同时又可以使企业减排。
王斌王文平陈黎明
关键词:排污权期权
环境管制引致的环境技术创新及其偏向性被引量:10
2018年
运用参数化的二次型方向性距离函数表示包含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的环境生产技术,估计了中国1986-2010年间30个地区环境全要素生产率并将其分解为环境效率改进、环境管制引致型环境技术创新和自治性环境技术创新三个部分。进一步地,考察了环境技术创新的偏向性。结果发现,样本期间中国环境全要素生产率年均增长0.92%。环境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主要源于环境技术创新,而非环境效率改进。然而,与年均0.65%的自治性环境技术创新相比,环境管制引致的环境技术创新仅占整体环境技术创新的16%。环境技术创新,包括环境管制引致的环境技术创新和自治性环境技术创新,对要素投入和产出的影响是非中性的。本文的发现支持了环境管制引致环境技术创新的波特假说,但是由于环境管制对环境技术创新的引致作用并不强烈且存在偏向性,环境管制的创新补偿效应能否弥补环境管制的遵循成本依赖更为合理的环境管制措施和提升环境政策与科技创新政策的整合性。
陈黎明王文平王斌
关键词:方向性距离函数环境全要素生产率环境技术创新环境管制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