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永保

作品数:14 被引量:10H指数:2
供职机构:上海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大学生创新活动计划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4篇专利

领域

  • 4篇自动化与计算...
  • 4篇建筑科学
  • 3篇动力工程及工...
  • 2篇经济管理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电气工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5篇电力
  • 5篇建筑
  • 4篇电力需求
  • 4篇神经网
  • 4篇神经网络
  • 3篇网络
  • 3篇冷凝器
  • 3篇BP神经
  • 3篇BP神经网
  • 3篇BP神经网络
  • 2篇电网
  • 2篇多目标
  • 2篇多目标控制
  • 2篇需求响应
  • 2篇蒸发
  • 2篇蒸发式
  • 2篇蒸发式冷凝
  • 2篇蒸发式冷凝器
  • 2篇最大化
  • 2篇效益最大化

机构

  • 14篇上海理工大学
  • 5篇上海同驰换热...
  • 4篇上海智踪物联...
  • 2篇浙江三新科技...
  • 1篇北京工业大学
  • 1篇中国水利水电...
  • 1篇北京玻璃钢研...
  • 1篇中化工程沧州...
  • 1篇浙江金菱制冷...

作者

  • 14篇陈永保
  • 8篇章立新
  • 7篇刘婧楠
  • 6篇高明
  • 1篇陈杰
  • 1篇刘加平
  • 1篇林宗虎
  • 1篇刘跃
  • 1篇尹证
  • 1篇赵顺安
  • 1篇谢静超
  • 1篇叶军
  • 1篇赵宇
  • 1篇李瑞雄
  • 1篇刘峰

传媒

  • 3篇暖通空调
  • 3篇建模与仿真
  • 2篇制冷学报
  • 1篇北京工业大学...
  • 1篇动力工程学报

年份

  • 1篇2023
  • 7篇2022
  • 2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4
  • 1篇2013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基于建筑基础信息的建筑电力需求弹性快速量化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建筑基础信息的建筑电力需求弹性快速量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分别建立内部蓄热体量化子模型、用电设备量化子模型和暖通空调系统量化子模型;2)根据各量化子模型,进行时间交集判断和设备负荷移出判断,最终获取...
陈永保章立新沈艳刘婧楠高明邹艳芳王治云孙辉李洪毛云军戚鑫赵正义赵圣仙
文献传递
换热管外壁的水膜在空气中蒸发时碳酸钙污垢生长特性的研究
2022年
为研究换热管外壁污垢的生长特性,搭建了模拟换热管外壁水膜在空气中蒸发的实验装置。在不同喷淋水质量浓度和气水流向下研究了污垢热阻的变化,并对污垢进行了电镜形貌分析。结果表明:在横流状态下污垢生长最快;在低喷淋水质量浓度时气水流向对污垢热阻的影响较大;随着喷淋水质量浓度的增大,气水流向对污垢生长的影响逐渐减小;污垢晶型呈典型方解石特征,少数污垢呈团聚状态,而多数污垢呈零散状态,说明污垢的生长是沉积和脱除的叠加过程。
许隽杰章立新赵彦刘津赵圣仙高明陈永保刘婧楠
关键词:换热管蒸发污垢热阻晶体形貌
基于PCA的EC管外壁阻垢率预测模型研究
2022年
由于蒸发式冷凝器(EC)换热管外阻垢率不易准确测试,搭建了一个在喷淋水中加入柠檬酸(CA)阻垢的实验装置并获取了180组实验数据。本文利用BP、GRNN两种神经网络对阻垢率进行预测并结合主成分分析(PCA)对实验输入参数进行降维并对降维前后的预测结果进行对比。降维前两种模型的输入参数为实验进行时间、换热管外壁温度、喷淋水温度、pH值、电导率,降维后两种模型的输入参数为Y1和Y2,输出参数均为阻垢率。对比降维前后的预测结果得出:经过PCA降维后,BP的网络运行时间从20s降为15s,误差指标RMSE、MAPE分别从2.45%、3.6%降为1.44%、2.38%,相关系数R从0.9745升高到0.9885;GRNN的运行时间从0.8s降为0.4s,误差指标RMSE、MAPE分别从1.78%、2.85%降为1.04%、1.98%,相关系数R从0.9853升高到0.9966,并且降维后GRNN模型比BP模型预测时间超短、误差指标小、相关性更高,更适合本领域。
陈杰陈永保陈永保赵顺安刘婧楠
关键词:蒸发式冷凝器阻垢主成分分析神经网络预测
一种冷却塔飘水率测量方法的试验研究被引量:3
2014年
准确测量冷却塔飘水率一直是一个难题。设计了一种以高效收水槽及水流量计作为测试装置的飘水率测量方法,并进行了相关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新方法比传统的滤纸吸湿法测量结果更准确,测试更简便。
章立新陈永保张林文叶军刘峰赵宇
关键词:冷却塔测量方法
基于BP神经网络的横流开式空气源换热塔性能预测
2021年
本文基于BP神经网络预测吸热工况下空气源换热塔的热性能,通过改变空气源换热塔的循环溶液流量、风量和进口溶液温度,记录不同工况下的测量参数,利用BP神经网络处理试验数据。网络采用三层结构,隐含层神经元个数为5个,以溶液流量、溶液进口温度、风量、干球温度和盐球温度为输入参数,空气源换热塔吸热效率为输出值。吸热效率预测值和实测值的相关系数、平均相对误差、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995、1.3775%、6.178 ×10−3。结果表明,BP神经网络可以准确预测空气源换热塔吸热工况下的性能,对空气源换热塔热泵系统的运行和设计有重要意义。
康家伟章立新高明陈永保刘静楠沈艳陈金花
关键词:BP神经网络
基于BP神经网络的横流式蒸发冷凝器鼓泡式板片传热性能预测被引量:3
2021年
为预测蒸发冷凝器中鼓泡式板片空气侧的复合换热系数,搭建了一个由2块鼓泡式板片组成的传热性能测试实验系统,在一定工况下通过调节电加热功率以保持板片壁温为60℃。实验期间环境条件变化范围为:大气压98.8~99.3 kPa,进口空气干球温度26~37℃,进口空气湿球温度23~32℃。可调节参数的范围为:喷淋水流量100~400 L/h,截面风速1.0~3.7 m/s,板片间距20~30 mm。计算了板片与空气间的复合换热系数。利用3层BP神经网络处理实验数据,输入参数为进口空气干球温度和湿球温度、喷淋水流量、截面风速及板片间距,输出参数为板片与空气间的复合换热系数。预测结果的相关系数为0.999 2,平均相对误差为0.355 94%,均方根误差为0.508 01 W/(m^(2)·K),表明BP神经网络对蒸发冷凝器中鼓泡式板片空气侧复合换热系数的预测有较高的准确度。
席鹏飞章立新张坤龙陈权周庆权高明刘婧楠陈永保潘旭光陈婷婷
关键词:蒸发冷凝器BP神经网络传热性能
毛细管网在闭式冷却塔中的应用分析被引量:2
2013年
为解决闭式冷却塔在冬天停机时排水不尽易冻裂和遇腐蚀性工质易损坏的问题,将工程塑料毛细管网技术引入闭式冷却塔。根据理论计算设计了毛细管网闭式冷却塔,并且进行了实物模块的性能实验。研究表明:在单台塔体大小相同的条件下,两台毛细管网闭式冷却塔能够达到一台常规管径紫铜管闭式冷却塔的散热能力,且换热器部分的成本相差无几,由于毛细管网闭式冷却塔具有防腐、抗冻、阻垢、降噪的优势,所以具有良好的技术经济性。
章立新刘婧楠林宗虎尹证范志远刘跃陈永保李瑞雄
关键词:闭式冷却塔毛细管网热性能
一种基于建筑电力需求响应的多目标控制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建筑电力需求响应的多目标控制方法,根据建筑用电负荷类型和应用场景分别提供三种控制方法,具体包括:负荷削减最大化为目标函数的控制方法;经济效益最大化为目标函数的控制方法;负荷平稳削减及恢复为目标函数的控制...
陈永保章立新沈艳刘婧楠高明邹艳芳王治云孙辉李洪赵正义赵圣仙毛云军戚鑫
基于LightGBM算法的短期电力负荷预测研究被引量:1
2022年
电力用户侧短期负荷需求的快速准确预测是实现电网优化调度的基础,只有搞清楚用户侧负荷需求,才能更好实现负荷供给。因电力负荷需求受气象、生产生活等多重因素的影响,而现有方法预测准确度不够高,制约了电网总体运行效率的进一步提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LightGBM算法的短期电力负荷预测模型,特征输入参数中考虑了气象参数和用户历史用电指标,模型中使用了五折交叉验证法,以提高预测精确度及泛化性,并利用某省的实际电网母线的电力数据,对模型进行训练及验证。结论表明:不同历史数据规模大小的选择对LightGBM模型的预测精度有一定影响,预测数据与实际值相比,平均绝对误差均小于0.3,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均小于0.01%,均方根误差均小于1%。将本文模型和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及XGBoost模型的预测结果进行对比,证明本文模型具有更高的精确度和预测效果。
许隽杰陈永保章立新高明刘婧楠
关键词:电力负荷预测机器学习算法
混合流蒸发式冷凝器中鼓泡板片喷淋侧热质传递研究
2022年
本文采用控制变量法对混合流状态下的鼓泡式换热板片喷淋水侧的换热性能进行实验研究,分析不同参数对鼓泡板片喷淋水侧热质传递以及阻力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当增加喷淋水量可以改善鼓泡板片表面水膜分布的均匀性,提升鼓泡板片的换热效果,建议不低于0.347 kg/(s·m);板片间距从20 mm增至30 mm时,板间空气的进出口压损下降较为显著,随着间距的进一步增大,空气的流通截面积并不会对板间空气的进出口压损产生很大影响;综合考虑,喷淋侧板间距为25 mm、平均截面风速为6.66 m/s时兼顾了压损影响和换热性能,为最优方案;相较于正位布置,板片错位布置更合理,换热性能更好,换热效果是正位布置的1.1~1.4倍。
周庆权张坤龙潘旭光刘婧楠高明陈永保彭昕章立新
关键词:蒸发式冷凝器热质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