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娜娜
- 作品数:4 被引量:20H指数:2
- 供职机构:蚌埠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震动排痰机在食管癌术后并发肺部感染患者中的应用被引量:9
- 2012年
- 目的:观察震动排痰机在食管癌术后并发肺部感染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30例食管癌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5例,观察组采用NHZ-01震动排痰机排痰,对照组采用人工叩击排痰,观察2组患者的氧合指数、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白细胞计数(WBC)和肺部感染评分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治疗3 d后,2组患者肺部感染评分、WBC均下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2组的PaCO2降低、氧合指数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P<0.01)。治疗7 d后,2组患者肺部感染评分、PaCO2、WBC均下降,而氧合指数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应用震动排痰机对食管癌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患者起到了积极有效的作用,能有效地降低护理人员的工作强度。
- 陈娜娜叶枫林姚琳葛树阳
- 关键词:手术后并发症肺部感染食管肿瘤震动排痰机
- Orem自理模式在食管癌术后患者口腔护理中的应用被引量:10
- 2010年
- 目的:探讨应用Orem的自理理论指导食管癌术后留置管(胃管和十二指肠营养管)患者进行自我口腔护理的可行性。方法:将60例食管癌术后留置管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口腔护理组)30例和观察组(自我口腔护理组)30例,对两组患者口腔护理后的舒适度、心理状态等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口腔护理舒适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心理状态表现为明显放松,对康复充满信心(P<0.01),同时节省了医疗费用和护理工作时间。结论:Orem自理模式可激发患者的主观能动性,增加患者的舒适度,有利于整体护理的开展。
- 叶枫林陈娜娜
- 关键词:口腔护理食管癌术后自理模式OREM
- 转化生长因子β调节子4对人肺鳞状细胞癌类器官增殖、侵袭和转移的影响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调节子4(TBRG4)在肺癌细胞中的表达及其对人肺鳞状细胞癌类器官增殖、侵袭和转移的影响,并分析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收集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手术切除的肺鳞状细胞癌患者的癌组织和癌旁组织,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TBRG4蛋白的表达。采用胰蛋白酶消化癌组织,分离肿瘤细胞,将分离的肿瘤细胞培养形成人肺鳞状细胞癌类器官。将人肺鳞状细胞癌类器官分为对照组和TBRG4沉默组,对照组类器官转染空载体慢病毒,TBRG4沉默组类器官转染TBRG4沉默慢病毒。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检测人肺鳞状细胞癌类器官转染24、48、72、96 h时的增殖活力,Transwell法检测人肺鳞状细胞癌类器官的迁移和侵袭能力,Western blot法检测人肺鳞癌类器官中TBRG4、增殖细胞核抗体(PCNA)、磷酸酯酶与张力蛋白同源物(PTEN)、磷酸化磷脂酰肌醇激酶(p-PI3K)、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蛋白表达。结果肺鳞状细胞癌组织中TBRG4蛋白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5)。TBRG4沉默组人肺鳞状细胞癌类器官转染24、48、72、96 h时的增殖活力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TBRG4沉默组穿膜细胞数和迁移细胞数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TBRG4沉默组人肺鳞状细胞癌类器官中TBRG4、PCNA、p-PI3K、p-AKT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TEN蛋白的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TBRG4在肺鳞状细胞癌组织中高表达,其可能是通过PTEN/PI3K/AKT信号通路调节人肺鳞状细胞癌类器官的增殖、侵袭和转移,TBRG4有望成为肺癌治疗的新靶点。
- 王安生王祖义郑传明陈娜娜李伟洪海宁桑海威王康武李其才陈力维朱浩楠
- 关键词:肺鳞状细胞癌增殖
- 早期肺癌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临床疗效及手术质量控制
- 2023年
- 目的:探讨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术对早期肺癌病人临床疗效的影响及其关键技术的质量控制。方法:选取50例早期肺癌病人进行回顾性研究,对照组25例进行胸腔镜肺叶切除术,观察组25例进行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术及关键技术的质量控制,包括术前运用三维CT支气管血管成像(3D-CTBA)技术严格控制手术路径规划,术中采用改良膨胀萎陷法进行肺段间交界的界定,并采用电钩、超声刀结合直线切割缝合器实施精准肺段切除,对比2组病人手术期间临床指标、6 min步行距离、血常规水平、VAS评分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胸腔引流总量少、胸腔引流时间短、淋巴结切除个数少和术后住院时间短(P<0.05~P<0.0),2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与术前相比,6 min步行距离缩短,且观察组缩短幅度较小(P<0.01);白细胞计数升高,且观察组变化幅度较小(P<0.05);2组术后VA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术相对于肺叶切除术可降低早期肺癌病人的手术创伤程度,利于病人快速康复;通过严格控制手术路径规划、肺段间交界精准界定及解剖性分离等肺段切除核心技术,充分发挥解剖性肺段切除技术优势,改善术后病人生活质量。
- 王安生王祖义陈力维陈娜娜洪海宁李超臧超
- 关键词:肺肿瘤胸腔镜肺叶切除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