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金为民

作品数:3 被引量:38H指数:2
供职机构: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电子电信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电子电信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2篇孔径雷达
  • 2篇雷达
  • 2篇合成孔径
  • 2篇合成孔径雷达
  • 1篇遥感
  • 1篇台湾海峡
  • 1篇卫星遥感
  • 1篇希尔伯特-黄...
  • 1篇内波
  • 1篇经验模态分解
  • 1篇极化
  • 1篇极化方式
  • 1篇船只

机构

  • 3篇国家海洋局第...

作者

  • 3篇黄韦艮
  • 3篇史爱琴
  • 3篇金为民
  • 2篇肖清梅
  • 2篇杨劲松
  • 1篇楼琇林
  • 1篇陈鹏
  • 1篇甘锡林
  • 1篇傅斌
  • 1篇周长宝
  • 1篇林传兰
  • 1篇姚鲁

传媒

  • 1篇遥感技术与应...
  • 1篇海洋学报
  • 1篇遥感学报

年份

  • 2篇2007
  • 1篇2006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基于希尔伯特-黄变换的合成孔径雷达内波参数提取新方法被引量:22
2007年
基于希尔伯特-黄变换,发展了合成孔径雷达内波参数提取的新方法,解决了传统的傅里叶变换不能提取非线性内波群各个孤立子波信息的问题。利用该方法对巴士海峡附近的一幅ERS-1 SAR内波图像进行了内波参数提取。希尔伯特-黄变换对内波剖面数据进行了尺度分解,根据归一化方差最大来提取内波分量。该方法具有自适应性。结果表明,该方法获取的内波平均波长与傅里叶变换和小波分析具有较好的一致性,提取得到的反映各个孤立子波信息的波形比小波分析的要清晰,提高了数据的质量。通过提取的内波信号,利用极值序列计算了剖面线前后段平均波长大小,消除了谱分析当中的180°模糊问题。计算了明暗点的间隔,反演得到各个孤立子波的半振幅宽度。利用CTD数据获得的跃层深度,反演前导波振幅,与验证算例结果在量级上一致。
甘锡林黄韦艮杨劲松周长宝史爱琴金为民
关键词:合成孔径雷达内波希尔伯特-黄变换经验模态分解
水面船只SAR探测的极化方式研究被引量:2
2007年
利用SIR-CSAR的C和L波段全极化数据,分析水面船只的极化散射特性和船只与背景海面雷达后向散射的信噪比特性,研究水面船只SAR探测的最优极化方式。结果显示,二面角散射是水面船只SAR成像的主要机理。线性极化中,HV极化具有最大的船只与背景海面雷达后向散射信噪比。与线性极化相比,圆极化的雷达后向散射信噪比更优。C波段和L波段的水面船只的极化散射特性存在较大的差异,L波段的信噪比大于C波段的信噪比。水面船只的雷达后向散射特性表明,L波段的圆极化是水面船只探测的最优极化方式。
黄韦艮姚鲁杨劲松金为民陈鹏傅斌史爱琴肖清梅
关键词:合成孔径雷达极化方式
台湾海峡及其邻近海域海面温度锋的卫星遥感观测被引量:14
2006年
使用1989-2001年的NOAA AVHRR图像,研究了我国台湾海峡及其邻近海域的海面温度锋.卫星遥感观测表明,该海域海面温度锋终年存在,锋面沿50~100m等深线分布,西段呈西南西一东北东走向,东段以舌状向北突出,长约470km.给出了该海域海面温度锋的多年月平均、季平均和年平均特征值.统计结果显示,锋的平均强度、平均最大强度和平均宽度分别为0.147,0.281℃/km和15.15km.锋的各种特征存在明显的季节和年际变化.锋的不稳定性普遍存在,沿锋面常形成半环状的锋波,使锋面呈半环状波动分布.锋波形成的时间尺度约为1~7d,锋的波长约为35~133km,年平均波长为63km,波幅为25-70km.锋面的波动向北东北方向传播,并存在锋面整体向北东北的平移现象.
黄韦艮林传兰楼琇林肖清梅史爱琴金为民
关键词:台湾海峡卫星遥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