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楠
- 作品数:4 被引量:27H指数:3
- 供职机构:辽宁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技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辽宁省高校创新团队支持计划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科学技术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理学更多>>
- 辽东山地老秃顶子北坡植物物种多样性的垂直分布格局被引量:8
- 2009年
- 基于野外样方调查数据,以物种丰富度、α多样性指数和β多样性指数为测度指标,分析了辽东丘陵地区相对高差为867 m的中山山地——老秃顶子北坡植物物种多样性沿海拔梯度的分布格局.结果表明:(1)老秃顶子北坡植物物种丰富度的垂直梯度变化规律比较复杂,但总体呈现出了在中海拔地段物种丰富度谷、峰值连续出现的分布格局; (2)老秃顶子北坡植物群落的Shannon-Wiener指数在海拔667-1 267 m森林群落分布段内,随着海拔的升高呈波浪状起伏,其值在1.37-2.07间变动; 在海拔1 267-1 347 m灌丛、草甸群落分布段内,随着海拔的升高呈大幅度增加态势,至海拔1 347 m处达最大值3.95.Si mpson指数在海拔667-1 267 m间,随着海拔的升高其值在0.98-0.99间起伏,没有明显变化; 在海拔1 267-1 347 m间,随着海拔的升高呈明显降低态势,至海拔1 347 m处达最小值0.85; (3)老秃顶子北坡植物群落的Jaccard指数的3个谷值分别反映了海拔767-867 m是落叶阔叶林向针阔混交林的过渡带,海拔1 067-1 167 m是暗针叶林向针阔混交林的过渡带,海拔1 317-1 347 m是灌丛群落向草甸群落的过渡带; 而Cody指数的2个峰值分别反映了海拔1 167-1 267 m是针阔混交林向落叶阔叶林的过渡带,海拔1 317-1 347 m是灌丛群落向草甸群落的过渡带.
- 张华郑楠武晶祝业平李剑源张宝财孙卫东
- 关键词:物种多样性海拔梯度Α多样性Β多样性
- 辽宁老秃顶子北坡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及其与土壤特性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3
- 2009年
- 通过沿海拔梯度的系统样方调查,利用物种丰富度、α多样性和β多样性等指标,对辽宁老秃顶子北坡植物群落木本层和草本层物种多样性随海拔梯度的变化趋势进行了研究,并对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与土壤特性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行了初步探索。结果表明:木本植物物种多样性随海拔梯度的升高呈波动式降低的趋势;草本植物物种多样性随海拔梯度的变化趋势为先降低后升高;群落类型间的过渡带是植物物种替换速率较高的地区;老秃顶子北坡土壤类型以棕色森林土和暗棕色森林土为主,土壤有机质含量较高;群落物种多样性与土壤特性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负相关性。
- 郑楠张华武晶曹月
- 关键词: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海拔梯度土壤特性
- 基于RS与GIS的大连市生态环境状况综合评价被引量:15
- 2011年
- 运用遥感动态监测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利用遥感解译数据、2000年土地利用数据、环境状况公报数据以及统计年鉴数据,以国家环保总局制定的《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试行)》(HJ/T192-2006)规定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计算方法为依据,对大连市2000年和2005年各区县生态环境状况进行了综合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大连市各区县2000年的生态环境状况指数(EI)为40.29~75.04,而2005年的EI为41.16~76.61,总体生态环境状况良好。普兰店市和金州区的生态环境状况明显变好,变化幅度为5~10;瓦房店市和旅顺口区的生态环境状况略微变好,变化幅度为2~5;庄河市、长海县和大连市区的生态环境状况无明显变化,变化幅度小于2。
- 郑楠张华张琳杨俊
- 关键词:遥感动态监测生态环境状况指数综合评价
- 奇异数为-5的双重子态结构被引量:1
- 2014年
- 在手征SU(3)夸克模型和推广SU(3)手征夸克模型下,应用共振群方法研究了奇异数为-5的双重子系统的结构,主要分析了标量介子混合角对系统结合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论是哪种混合,双重子Ξ*Ω都是束缚态.在手征夸克模型下,混合角为-18°和19°时,Ξ*Ω系统结合能大致相同;但在理想混合下,因为σ场没有贡献,系统的结合能会大大减少.同时还发现,考虑混合角时的结合能远小于不考虑混合角时的结合能.本文工作对标量介子混合角问题的研究提供了一些有意义的信息.
- 戴连荣袁琳袁淑立郑楠张丹
- 关键词:夸克模型双重子束缚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