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舒志恒

作品数:10 被引量:60H指数:3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技创新行动计划”“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3篇黄荆子
  • 2篇指纹
  • 2篇指纹图
  • 2篇指纹图谱
  • 2篇总木脂素
  • 2篇牡荆
  • 2篇木脂素
  • 2篇黄荆
  • 2篇黄酮
  • 1篇丹参
  • 1篇单因素
  • 1篇单因素试验
  • 1篇性关节炎
  • 1篇学成
  • 1篇药材
  • 1篇药材质量
  • 1篇药学
  • 1篇一测多评
  • 1篇正交
  • 1篇正交试验

机构

  • 7篇宁夏医科大学
  • 6篇第二军医大学
  • 2篇华东师范大学
  • 2篇上海师范大学

作者

  • 10篇舒志恒
  • 5篇郑承剑
  • 5篇秦路平
  • 4篇李华强
  • 2篇付雪艳
  • 2篇马玲
  • 2篇李秀清
  • 2篇李婷婷
  • 2篇王新芳
  • 1篇明乾良
  • 1篇张新慧
  • 1篇李清
  • 1篇于良
  • 1篇郝文静
  • 1篇胡杨

传媒

  • 2篇药学服务与研...
  • 1篇中国实验方剂...
  • 1篇中国现代应用...
  • 1篇时珍国医国药
  • 1篇中国医院药学...
  • 1篇中成药
  • 1篇中草药
  • 1篇药学实践杂志

年份

  • 3篇2017
  • 3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4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黄荆子总木脂素的提取工艺优选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优选黄荆子总木脂素的提取工艺。方法以总木脂素提取量为考察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确定黄荆子总木脂素的最佳提取条件,试验因素为乙醇体积分数(30%、50%、70%)、提取温度(65、75、85℃)、提取次数(1、2、3次)。结果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温度和提取次数是总木脂素提取量的关键因素,其中乙醇体积分数对其有显著影响(P<0.05)。最佳提取方法为10倍量70%乙醇在75℃水浴中回流提取2次,每次60 min。结论该提取方法简单,而且稳定可行,为黄荆子总木脂素的分离纯化、含有量测定及新药研发奠定了基础。
舒志恒李秀清李华强胡杨秦路平郑承剑
关键词:黄荆子总木脂素单因素试验正交试验
牡荆子和黄荆子的定性与定量鉴别研究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对牡荆Viter negundo var.cannabifolia子及黄荆Vitex negundo子进行比较研究,为其鉴别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原植物外观、性状、显微、薄层和HPLC鉴别方法,对黄荆子与牡荆子进行定性定量研究。结果黄荆子与牡荆子在原植物形态、药材性状上相似,通过原植物和性状进行鉴别存在一定困难;显微鉴别中石细胞特征可为两者的有效鉴别提供实验依据;薄层鉴别中以黄荆子素为对照品,黄荆子中黄荆子素丰度明显高于牡荆子;HPLC测定中,黄荆子中所含黄荆子素的量高于牡荆子。结论可采用显微、薄层和HPLC方法,结合药材粉末的石细胞特征和黄荆子素量差异对黄荆子与牡荆子进行有效地鉴别。
罗国良汪洋李华强舒志恒秦路平郑承剑
关键词:黄荆牡荆生药学显微鉴定薄层色谱
用HPLC法测定4种牡荆属植物中黄荆子素的含量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4种牡荆属植物(黄荆、牡荆、单叶蔓荆和蔓荆)果实中黄荆子素(VNL)的含量,比较黄荆子素的含量异同。方法:采用Zorbax Extend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Extend-C18保护柱(12.5 mm×4.6mm,5μm);以乙腈-0.1%甲酸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0~18 min 14.4%乙腈,18~30 min 14.4%~17%乙腈,30~45min 17%乙腈;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54nm;柱温30℃。结果:黄荆子素在14.2~455.0μg/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6.99%。黄荆子素的含量在牡荆属4种植物中存在差异,其中以黄荆子和蔓荆子中含量较高。结论:该方法准确、快速,操作简便,精密度高,重复性好,可用于4种牡荆属植物中黄荆子素的含量测定。
舒志恒李华强李清董睿方郑承剑秦路平
关键词:牡荆属
黄荆子总木脂素制备工艺及其抗类风湿性关节炎活性研究
目的:  本课题主要研究黄荆子总木脂素的提取、纯化工艺,并对其抗类风湿性关节炎药效及安全性进行了评价。  方法:  1.以总木脂素提取量为考察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确定黄荆子总木脂素的最佳提取条件。  2...
舒志恒
关键词:黄荆子总木脂素安全性评价
甘草不同干燥包装储藏方法的比较研究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通过比较甘草鲜样及干样在不同干燥方法、包装技术、储藏环境下其品质、质量损耗和保质期的变化,旨在探寻其经济实用的优质包装储藏方法。方法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设计对甘草药材中主要有效成分甘草苷和甘草酸含量进行测定。结果不同干燥方法对甘草质量有明显的影响,40℃烘干和阴干处理的甘草药材中甘草苷和甘草酸含量最好;不同包装材料对甘草药材中甘草苷和甘草酸含量没有明显影响,但对其外观品质有一定影响。不同储藏条件对甘草药材内在和外观品质均有显著影响。在不同含水量、包装和储藏方式对甘草质量的综合影响效应实验中,25℃条件下、含水量为13%的牛皮纸袋包装,其甘草活性成分含量最高,外观品质也最好。结论采用不同干燥方式和储藏条件进行贮藏研究,旨在筛选最佳的干燥方法、包装技术和储藏环境。
马玲王新芳付雪艳张元斌舒志恒张新慧
关键词:甘草储藏
RP-HPLC法测定沙棘叶发酵前后4种黄酮苷类成分含量的变化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建立反向高效液相色谱(RP-HPLC)法比较沙棘叶发酵前后芦丁、异槲皮苷、水仙苷、异鼠李素-3-O-葡萄糖苷含量的变化。方法沙棘叶及其发酵茶水提液浓缩干燥后用70%乙醇溶解,分析采用HPLC法,Extend-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1%甲酸水溶液,流速1 ml/min,检测波长为356 nm,柱温30℃。结果沙棘叶中芦丁含量较高。经过发酵后,除异槲皮苷含量略有升高外,异鼠李素-3-O-葡萄糖苷含量变化不大,芦丁、水仙苷含量均有所下降。上述4种成分在一定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均大于0.9997;精密度、重复性和稳定性良好;加样回收率在96%~103%之间。结论沙棘叶发酵降低了芦丁和水仙苷含量,增加了异槲皮苷含量。该法简便、可靠,可为沙棘叶和沙棘叶发酵茶的质量评价提供科学依据。
董睿方王政陈泠舒志恒舒志恒秦路平
关键词:沙棘叶发酵黄酮苷
丹参中麦角甾醇高产内生真菌的鉴定及分析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从药用植物内生真菌中筛选高产麦角甾醇的菌株。方法:使用马铃薯琼脂培养基从丹参中分离纯化内生真菌,马铃薯液体培养基用于菌株的发酵。基于内转录间隔区(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ITS)序列分析进行菌株鉴定,利用HPLC仪,对比对照品的保留时间与紫外可见(ultraviolet-visible,UV)光谱来分析确定目标化合物。结果:从丹参叶中共分离得到58株内生真菌,合并为42个形态型,并筛选得到一株麦角甾醇高产目标菌株。该菌株通过形态和ITS序列分析,鉴定为球状茎点霉Phoma glomerata D14。通过与对照品的对比,确定丹参内生真菌D14可产生麦角甾醇,得率为10mg/g。结论:从丹参内生真菌中筛选得到一株麦角甾醇高产目标菌株球状茎点霉P.glomerata D14,提示该内生真菌在低成本、简便、快速获取满足医药用途的麦角甾醇需求方面具有良好的工业和科研意义。
李秀清舒志恒明乾良秦路平郑承剑
关键词:内生真菌麦角甾醇丹参微生物发酵
不同产地黄芪HPLC/DAD指纹图谱及主要黄酮成分含量测定被引量:18
2015年
目的:建立黄芪HPLC指纹图谱并测定黄酮类成分的含量,为黄芪药材标准化种植、谱效关系研究及药材质量标准全面提升提供数据支撑。方法:采用HPLC/DAD法建立12批次黄芪药材指纹图谱,并对毛蕊异黄铜苷、芒柄花黄素进行含量测定,色谱柱:Welchrom-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梯度洗脱流动相为甲醇-乙睛-0.02 mol·L-1磷酸二氢钠溶液,流速1.2 ml·min-1;检测波长254 nm。结果:应用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软件找出15个共有峰,指认2个色谱峰,9个样品相似度都在0.900以上,毛蕊异黄酮苷和芒柄花黄素进行定量检测,检测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结论:本研究建立黄芪药材指纹谱方法稳定,数据可靠,可用于控制黄芪药材质量。
李婷婷舒志恒于良郝文静付雪艳
关键词:指纹图谱
牡荆子化学成分研究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研究牡荆属植物牡荆Vitex negundo L.var.cannabifolia果实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反复硅胶柱层析、MCI、凝胶柱层析、制备液相色谱法及重结晶等方法,对牡荆子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根据波谱数据结合理化性质解析得到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牡荆子果实80%乙醇提取物中共分离鉴定22个化合物,从牡荆子石油醚部位分离、鉴定5个化合物,从二氯甲烷部位分离、鉴定17个化合物。其中,9个木脂素类化合物,3个二萜类化合物,1个三萜类化合物,6个黄酮类化合物,3个酚酸类化合物。结论 4β-羟基泡桐素、和厚朴酚与无羁萜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5,7,2',5'-四羟基黄酮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罗国良汪洋李华强舒志恒秦路平郑承剑
关键词:和厚朴酚
谱效关系与一测多评相结合全面提升中药材质量控制标准被引量:20
2014年
中药材质量控制在中药临床应用和实践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目前通过对单一或某几个成分的含量控制,不足以反映药材的内在质量,因此提升中药材质量控制标准对中药材品质评价、栽培种植及深加工产品研究均具有深远的意义。本文在现有的中药材质量控制研究方法基础上,提出"谱效关系+一测多评"的研究思路,即将谱效关系与一测多评相结合,首先利用谱效关系寻找到与药材主要疗效相关的化学成分,然后通过液相色谱/电喷雾多级质谱联用技术/柱色谱等确定这些化学成分的结构,最后利用一测多评的方法对所寻找到的化学成分进行全面评价,以全面提升中药材的质量控制标准,达到"深入研究,浅出标准"的目的,为中药材质量控制研究提供研究方法和新思路,从而推动中药材国际化。
李婷婷王新芳马玲舒志恒付雪艳
关键词:中药材指纹图谱谱效关系一测多评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