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昊
- 作品数:5 被引量:41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国石化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 四川盆地西部坳陷雷四上亚段白云岩化作用对储集层的影响被引量:11
- 2017年
- 四川盆地西部坳陷中三叠统雷口坡组雷四上亚段白云岩厚度大、分布范围广,多口钻井在该套白云岩钻揭高产工业气流。在大量岩心、薄片分析基础上,结合实验测试资料,针对准同生阶段和浅埋藏阶段白云岩化作用进行了研究,并探讨了其对储集层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雷四上亚段沉积时期,研究区为局限台地沉积环境,沉积水体浅且海平面变化相对频繁,白云岩化流体主要为同时期海水,形成了横向展布稳定的巨厚白云岩;该套白云岩在浅埋藏阶段及以前就已经形成,发育泥晶白云岩、微—粉晶半自形—自形白云岩和少量粉—细晶半自形白云岩,地球化学数据也显示白云岩形成时间较早;浅埋藏阶段形成大量晶间孔,控制了后期侵蚀性流体以弥散状渗流,导致研究区白云岩储集层以层状孔隙型或针状溶孔型为主。
- 李蓉胡昊许国明王琼仙宋晓波隆轲
- 关键词:四川盆地中三叠统雷口坡组白云岩化作用
- 四川盆地井研地区火山岩岩相类型及储层分布被引量:7
- 2022年
- 四川盆地西南部井研地区二叠系火山岩勘探领域取得油气突破,但火山岩岩相类型多样、地震反射特征差异明显、取心资料少、储层薄且分布规律不清,因此,进一步落实井研地区火山岩岩相及优质储层分布对该区火山岩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实钻井数据建立火山岩储层正演模型,模拟影响火山岩地震反射特征变化的因素,建立火山岩岩相和储层识别模式;在单井旋回期次、岩性、岩相和地震波形分析基础上,利用地震相、地层厚度、相干体、三维可视化等多种手段确定火山岩岩相类型及分布;在火山岩储层精细标定基础上,利用波阻抗和神经网络反演多种方法确定火山岩上、下储层分布;最终结合火山岩有利岩相、储层厚度、断裂、裂缝分布,圈定优质储层发育区。研究结果表明:井研地区发育爆发相、火山通道相和溢流相3种岩相类型,火山岩分布相对稳定,内部发育2套储层,爆发相下储层发育时明显影响火山岩底部地震反射;多种方法综合预测火山岩优质储层主要分布在工区西部和西南部,基底断裂、裂缝发育叠合区是下一步有利勘探目标区。研究结果对井研地区火山岩油气勘探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 李素华贾霍甫胡昊李蓉余洋
- 关键词:二叠系四川盆地
- 川东北阆中地区二叠系茅口组白云岩化成因被引量:11
- 2020年
- 川东北阆中地区茅二段有效储集岩类主要为白云岩,对其成因研究较少,还未有统一认识。结合区域地质背景,通过岩石薄片、阴极发光、碳氧同位素、锶同位素、包裹体等定量分析,研究了阆中地区茅二段白云岩岩石学特征及地球化学特征,探讨了其成因及意义。研究认为:研究区白云岩以细—中晶白云岩为主,晶面较平直,以自形—半自形晶为主,成岩环境温度不高;研究区细—中晶白云岩阴极发光以暗色光为主,具δ^13C低正值、δ^18O高负值、^87Sr/^86Sr略高于同时期海水的特征,表明其形成于浅埋藏环境,受高温流体作用影响不明显;白云岩化流体来自于浅埋藏期海水,以粒屑滩颗粒灰岩为载体,形成层状、似层状白云岩。浅埋藏期白云岩化作用形成大规模储集空间,是碳酸盐岩储集层最重要的成岩方式之一。
- 李蓉胡昊石国山习成威
- 关键词:四川盆地茅口组白云岩化作用
- 四川盆地西部茅口组多类型储集层成因与启示被引量:12
- 2016年
- 四川盆地中二叠统茅口组储集层非均质性强、成因复杂,对储集层发育的主控因素及分布规律存在较大争议,这给茅口组油气勘探造成很大困扰。利用野外剖面、邻区钻井以及地震勘探等资料,从岩相古地理、储集层特征、地震储集层预测等方面,探讨了四川盆地西部茅口组储集层成因。认为,四川盆地茅口组在碳酸盐岩大缓坡沉积体系下,西部地区发育大规模浅水高能礁滩相带,从而证实了金马—鸭子河构造带和龙泉山隐伏构造带发育着由二叠系断至基底的深大断裂;茅口组顶部礁滩相沉积在不整合面岩溶和断裂相关热液白云岩化双重作用下,可能普遍发育溶蚀孔洞型储集层及热液白云岩储集层,是四川盆地西部寻找茅口组大规模气藏的有利区带。
- 胡昊许国明高峰宋晓波隆珂
- 关键词:四川盆地西部二叠系茅口组储集层
- 川北阆中地区茅口组生屑滩识别被引量:3
- 2021年
- 川北阆中地区茅口组生屑滩厚度小、多期叠置、内部地震反射结构复杂多变,常规地震解释及预测方法难以适用于生屑滩识别及内部结构精细刻画。为此,以单井相序组合为基础,结合钻井资料和地震资料精细标定、划分生屑滩发育期次,确定不同期次生屑滩地震反射特征,并通过正演模拟分析生屑滩内部反射特征的主要影响因素;然后利用层序地层全局自动扫描解释技术精细刻画生屑滩内部反射结构;最后筛选能表征生屑滩分布特征的地震属性,结合地震相确定生屑滩发育区,并根据等时地层切片属性分析不同期次生屑滩沉积演化过程,直观展示多期生屑滩空间展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茅口组主要发育三期生屑滩,总体表现为"叠置、斜交、杂乱、弱振幅"反射特征,平面上呈NW-SE向展布,纵向上由研究区北东向南西方向披覆加积沉积,白云岩储层主要发育在第Ⅲ期生屑滩内部。该结果与实钻相吻合,可为下一步油气勘探提供参考。
- 李素华石国山蒋能春胡昊李蓉余洋
- 关键词:内部结构茅口组四川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