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田洋

作品数:21 被引量:97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调查局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中国地质调查局基础地质调查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11篇锆石
  • 8篇年代学
  • 6篇地球化
  • 6篇地球化学
  • 5篇同位素
  • 4篇地质
  • 3篇杂岩
  • 3篇锆石U-PB...
  • 3篇锆石年代学
  • 3篇花岗岩
  • 3篇混杂岩
  • 3篇SR-ND-...
  • 2篇地质意义
  • 2篇新太古代
  • 2篇岩石
  • 2篇岩体
  • 2篇印支期
  • 2篇造山带
  • 2篇太古代
  • 2篇青白口纪

机构

  • 20篇中国地质调查...
  • 4篇中国地质大学
  • 3篇中国地质科学...
  • 2篇中国地质调查...
  • 1篇云南大学
  • 1篇商丘师范学院
  • 1篇宜昌地质矿产...
  • 1篇海南省地质调...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作者

  • 21篇田洋
  • 10篇王令占
  • 8篇谢国刚
  • 8篇涂兵
  • 7篇王晶
  • 5篇曾波夫
  • 4篇李响
  • 4篇张宗言
  • 4篇邓新
  • 4篇龙文国
  • 3篇赵小明
  • 3篇张楗钰
  • 3篇柯贤忠
  • 2篇童金南
  • 1篇周进波
  • 1篇姚华舟
  • 1篇李珉
  • 1篇谭满堂
  • 1篇徐德明
  • 1篇安志辉

传媒

  • 5篇地球科学
  • 3篇华南地质与矿...
  • 2篇大地构造与成...
  • 1篇地球学报
  • 1篇中国地质
  • 1篇地质学报
  • 1篇地球科学(中...
  • 1篇地学前缘
  • 1篇古地理学报
  • 1篇中国科学:地...
  • 1篇华南地质
  • 1篇中国古生物学...

年份

  • 1篇2024
  • 3篇2023
  • 2篇2022
  • 2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9
  • 4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0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大别山碰撞造山带俯冲盘陆壳基底组成:白垩纪脉岩捕获/继承锆石的证据被引量:1
2023年
蕴藏在年轻造山带中的古老陆壳基底是揭示陆块早期构造事件和演化的良好载体。碰撞造山带中俯冲盘大陆基底一般位于多层次地壳结构的下部而难以在地表广泛出露,而浅表火成岩中的捕获/继承锆石可以用来示踪大陆地壳深部古老物质的组成和演化。本文报道了在大别山南缘8件中生代脉岩(140~127 Ma)中新发现捕获/继承锆石的U-Pb年龄和Hf同位素组成特征,用以探讨鲜有关注的大别山碰撞造山带俯冲盘陆壳基底的组成和演化等关键问题。捕获/继承锆石U-Pb年龄显示出显著的前寒武纪峰值年龄,记录了丰富的3.44~3.23 Ga、2.99~2.82 Ga、2.79~2.60 Ga、2.47 Ga、2.00 Ga、1.82 Ga、0.89 Ga、0.82~0.78 Ga和0.71~0.59 Ga等多阶段岩浆事件,以及3.28 Ga、2.87 Ga、2.73 Ga、2.51 Ga、1.98 Ga和0.80 Ga等六期变质事件。捕获/继承锆石的Hf同位素显示大别山南缘在太古宙发生过显著的陆壳生长,主要集中在古太古代(3.6~3.3 Ga)和新太古代(2.7~2.6 Ga),并经历了多期次的陆壳再造(3.4~3.2 Ga、3.0~2.8 Ga、2.7~2.5 Ga、2.0~1.8 Ga、0.9~0.6 Ga和0.1 Ga)。综合分析认为大别山南缘应代表了未卷入深俯冲的俯冲盘早前寒武纪陆壳基底,并至少经历了古元古代、新元古代等多期次岩浆构造热事件的叠加改造,其形成分别与Columbia超大陆和Rodinia超大陆的聚合与裂解有关。
徐大良徐大良彭练红邓新金巍金鑫镖
鄂西利川齐岳山高陡背斜带的古应力分析被引量:12
2012年
鄂西利川地区位于湘鄂西构造带与川东构造带的过渡部位,叠加褶皱发育,地处两大构造带分界处的齐岳山高陡背斜带断裂发育。本文以利川地区褶皱和断裂为研究对象,在野外观测和分析的基础上,采用断层滑动数据反演方法,对构造应力场进行了恢复;结合区域构造演化历史,提出该区侏罗纪以来经历了五期构造应力作用,从早到晚分别为:北西-南东向挤压(J3-K1)、近东西向挤压(K1)、近南北向挤压(K1-K2)、北西-南东向引张(K2)和北东-南西向挤压(E3)。该区侏罗纪以来构造变形序列的建立,为深入认识齐岳山高陡背斜带地质灾害形成的地质背景提供了构造地质学证据。
王令占田洋涂兵曾波夫谢国刚
关键词:叠加褶皱古应力
鄂西南齐岳山须家河组物源及构造背景:来自岩石学、地球化学和锆石年代学的制约被引量:10
2015年
为揭示鄂西南齐岳山地区晚三叠世须家河组物源与构造背景,以周家湾与颜家沟剖面为代表,对须家河组碎屑岩的颗粒组分、元素组成以及锆石年龄进行测试与统计.结果显示:砂岩碎屑颗粒石英含量高、岩屑与长石含量低,平均值分别为76.15%、8.90%与3.45%,具有锆石-板钛矿-磁铁矿-榍石-电气石重矿物组合,反映源岩以酸性岩或低级变质岩为主,Dickinson判别图解表明物源主要来自再旋回造山带;砂岩(TFe_2O_3+MgO)*与TiO_2*含量低,Al2O_3/SiO_2比值低,K_2O/Na_2O比值高,最接近被动大陆边缘特征值;泥岩成分变异指数ICV分布于0.32~0.79之间,平均值为0.56,反映物源主要为再旋回沉积物;样品稀土元素配分模式、特征微量元素含量及比值指示晚三叠世沉积构造背景为被动与活动大陆边缘;碎屑锆石分为磨圆与自形两类,磨圆者具有2 480Ma、1 880Ma、832Ma年龄峰值(n=133),年龄频数分特征与扬子陆块最接近;自形锆石具有435Ma、217Ma年龄峰值(n=42),年龄频数分布特征与秦岭造山带和雪峰造山带花岗岩年龄具有很好的对应关系.结合物源与构造背景判别图解,上述特征综合表明须家河组形成于被动大陆边缘(为主)与活动大陆边缘环境,其物源来自东南的雪峰造山带(为主)与北侧的秦岭造山带.
田洋谢国刚王令占涂兵赵小明曾波夫
关键词:地球化学碎屑组分碎屑锆石须家河组鄂西南
粤西北印支期太保岩体的锆石U-Pb年代学、地球化学及岩石成因被引量:8
2021年
华南早中生代构造-岩浆演化还存在不同的争议.以广东西北部连山地区晚三叠世含暗色微粒包体(MMEs)的太保岩体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岩石学、锆石U-Pb年代学、地球化学和Sr-Nd-Hf同位素组成研究.4个花岗岩样品的锆石^(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分别为219.8±1.8 Ma、220.5±1.0 Ma、221.5±1.7 Ma和220.2±1.1 Ma,为印支晚期岩浆作用的产物.地球化学分析显示,寄主花岗岩为高钾钙碱性花岗岩,低硅、高碱,铝饱和指数A/CNK值为0.79~1.16.包体SiO_(2)含量为55.13%~62.56%,铁、镁含量明显高于寄主花岗岩,MgO和FeO^(T)含量分别为2.31%~4.60%和5.53%~6.63%.包体与寄主花岗岩均富集轻稀土,并表现出显著的Ba、Sr、Ti负异常.寄主花岗岩和包体均具有较高的ε_(Nd)(t)值(-3.42~-2.60和-0.90~-0.52)和较小的二阶段Nd模式年龄(T_(DM2)分别为1.30~1.35 Ga、1.10~1.13 Ga).寄主花岗岩具有较宽泛的εHf(t)值(-2.6~+4.3,平均值为+0.7)和两阶段Hf模式年龄(0.95~1.39 Ga)变化范围,指示太保岩体形成于中元古代下地壳变基性岩物质的熔融,并与亏损地幔物质发生岩浆混合作用.基于以上数据,笔者认为太保岩体是印支晚期伸展条件下亏损地幔和下地壳物质混合的产物.结合近年来报道的邻近区域的基性岩浆活动,认为华南古特提斯构造域向古太平洋构造域的转换可能开始于晚三叠世(233 Ma).
李响王令占涂兵田洋谢国刚张楗钰张宗言
关键词:闪长质包体年代学SR-ND-HF同位素华南板块
北大别白垩纪花岗岩中发现2.65 Ga新太古代继承锆石
2022年
1研究目的(Objective)太古宙岩石是研究大陆地壳早期形成与演化最重要的载体,在探讨早期地壳物质成分、地壳增生与再造以及早期地球构造体制和板块构造启动时限等方面尤为重要,因此长期以来备受地学界关注。然而,华南板块的太古宙岩石出露较为稀少,目前仅在扬子北缘的崆岭、钟祥、鱼洞子、大别山黄土岭和扬子西南缘地区零星出露。
金巍田洋王晶邓新
关键词:继承锆石大陆地壳新太古代华南板块地壳物质
三峡地区印支运动的沉积响应被引量:6
2010年
三峡地区上三叠统王龙滩组(或须家河组)超覆在下三叠统嘉陵江组、中三叠统巴东组或上三叠统九里岗组等不同时代的地层之上,两者间存在一明显的沉积间断面。如何理解该界面的性质和发生时限,对于正确认识印支构造运动在该区的作用形式和过程具有关键作用。近年来,在长江三峡地区开展的基础地质调查研究工作中,对该界面的地质特征进行了全面观察和研究,对其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上三叠统王龙滩组(或须家河组)与下伏地层间的沉积间断面以发育冲刷构造和残存少量风化壳为特征,沉积间断发生在卡尼期中后期至诺利期初期(约225~216.5,Ma)。受印支运动影响,卡尼期中后期,地壳整体抬升,包括研究区在内的中扬子地区漫长的海相沉积历史结束,原有沉积遭受风化剥蚀、地形夷平;卡尼期末期—诺利期初期,地壳抬升速率骤然加剧、地形相对高差变大、河流回春,对下伏地层快速下切。这种下切作用横向变化较大,剥蚀程度差异明显,从而形成在不大的范围内下伏地层从无明显缺失(王龙滩组与九里岗组接触)至大量缺失(王龙滩组与嘉陵江组接触)这一特殊地质现象。总的看来,该沉积间断界面兼具古暴露剥蚀面、冲刷侵蚀面和河流回春作用面3种性质,是对印支运动Ⅲ幕(研究区内印支运动主幕)的沉积响应。
赵小明童金南姚华舟田洋
关键词:印支运动三叠系
江南造山带中段冷家溪群沉积物源及构造背景:以岳阳地区黄浒洞组为例被引量:2
2021年
为揭示江南造山带中段冷家溪群沉积物源与构造背景,选取湖南东北部岳阳地区黄浒洞组为研究对象,开展岩石学、沉积学、地球化学及锆石年代学研究工作.结果显示,黄浒洞组杂砂岩杂基含量高(常>25%),碎屑颗粒贫石英(25%~40%),富含长石(15%~25%)与岩屑(15%~30%),分选差,磨圆差-中等.全岩SiO_(2)含量(63.39%~72.88%,平均70.14%)中等,(Fe_(2)O_(3)^(T)+Mg O)*(6.04%~8.29%,平均6.81%)与TiO_(2)*(0.67%~0.92%,平均0.74%)含量较高,K_(2)O/Na_(2)O(0.84~2.35,平均1.43)比值高,Al_(2)O_(3)/SiO_(2)(0.17~0.28,平均0.20)比值低,最接近形成于大陆岛弧环境杂砂岩的特征值.样品具有中等ICV值(平均0.86)与CIA值(70~80),指示物源包含再循环的古老沉积物与第1次循环物质,且源区经历了中等化学风化作用.杂砂岩样品稀土元素含量较高(REE平均173.02×10^(-6)),具有与上地壳及PAAS相似的球粒陨石标准化配分型式,呈现轻稀土富集((La/Yb)_(N)平均7.32)、重稀土平坦、中度Eu负异常(Eu/Eu*0.58~0.70,平均0.66)特征,但与上地壳相比,明显富集重稀土((La/Yb)_(ucc)平均0.70).1件凝灰岩夹层样品的锆石LA-ICP-MS U-Pb年龄为824±3.1 Ma,指示黄浒洞组沉积于新元古代.结合前人研究成果,黄浒洞组杂砂岩低的结构与成分成熟度,北东东-南东向的古水流,特征元素含量、比值及各类物源与构造环境判别图解,综合表明江南造山带中段岳阳地区冷家溪群沉积于弧后盆地,接受来自北侧构造相对稳定、物源成熟度较高的扬子陆块内部与南侧构造活动较强烈、物源成熟度较低的大陆岛弧的双向物源供给.
田洋金巍王晶王晶柯贤忠
关键词:地球化学冷家溪群江南造山带
大别贾庙新太古代花岗质岩石:对扬子克拉通形成与演化的制约被引量:5
2022年
太古宙是大陆地壳形成和演化最为关键的阶段,保存了早期地壳演化的重要线索.由于元古宙及显生宙地质过程的强烈叠加改造,太古宙岩石在当今地球出露较为有限,特别是对扬子克拉通而言,太古宙岩石主要小规模出露于其北缘崆岭及西南缘等地,制约了对扬子克拉通早期地壳演化的认识.基于在扬子东北缘北大别贾庙地区开展的详细区域地质调查工作,从原大别岩群中解体出3处新太古代片麻状花岗岩,获得成岩年龄分别为(2645±30)Ma(高钾二长花岗岩)、(2630±37)Ma(高钾正长花岗岩)和(2497±29)Ma(富钠花岗闪长岩).该发现证实了北大别地区存在约2.7~2.5Ga地质体,丰富了扬子克拉通基底岩石的分布范围.花岗岩样品锆石均具有弱富集到弱亏损的Hf同位素组成,对应的ε(2645Ma)=-0.9~+3.7,T_(DM2)=3186~2909Ma;ε_(Hf)(2630Ma)=-4.2~-0.4,T=3372~3141Ma;ε_(Hf)(2497Ma)=-4.7~+0.1,T_(DM2)=3297~3005Ma.岩浆锆石δ^(18)O值分别为(5.06±0.27)‰~(5.79±0.30)‰(平均5.59‰)、(6.14±0.24)‰~(7.35±0.26)‰(平均6.87‰)与(5.95±0.17)‰~(7.09±0.17)‰(平均6.55‰),考虑到Pb丢失可能造成δ^(18)O值降低,其初始δ^(18)O值应整体高于幔源岩浆锆石值(δ^(18)O=(5.3±0.6)‰).上述结果指示,贾庙地区新太古代岩浆事件主要是对古-中太古代基底岩石的再造,且包含少量表壳物质的贡献.对比发现,扬子克拉通各太古宙-古元古代基底岩石化学组成由富钠到高钾的转变时间、地壳生长过程以及经历的构造热事件时间等存在明显差异,但它们都经历了~2.0Ga的变质事件,由此推断扬子克拉通存在多个独立微陆块,并在古元古代中期发生了碰撞拼合事件,是哥伦比亚超大陆聚合的响应,但是否于该时期形成了统一的扬子克拉通尚需进一步研究加以验证.
田洋王伟金巍王伟王晶邓新王晶
关键词:锆石U-PB年龄HF-O同位素新太古代
粤西北太保花岗岩体的锆石U-Pb年代学、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太保岩体主体花岗岩为准铝质至弱过铝花岗岩,在矿物组成上,多出现角闪石,岩体中多发育暗色微粒包体。在Ca0/Na20-A1203/Ti02和A/MF-C/MF花岗岩源区判别图解中,岩石样品落入变基性岩...
李响王令占涂兵田洋谢国刚张键钰张宗言
关键词:花岗岩体地球化学地质构造
湖南“金腰带”被引量:3
2018年
近年来,我国金矿事业蓬勃发展,黄金年产量连创新高。在湖南(简称“湘”)中部,有一条金矿床带,穿过湘东北浏阳、醴陵、平江,湘中桃江、安化,湘西沅陵、会同等地区,横贯湖南。从地图上看,犹如一条长长的腰带,被形象的称为“金腰带”。“金腰带”在地质构造上沿着江南造山带湖南段展布。
金巍龙文国田洋柯贤忠王晶王磊
关键词:金矿带勘查开发绿色矿山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