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熊王丹

作品数:2 被引量:4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植物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篇多胺
  • 1篇多胺代谢
  • 1篇油菜
  • 1篇植物
  • 1篇推定
  • 1篇胁迫
  • 1篇酶基因
  • 1篇基因
  • 1篇旱胁迫
  • 1篇合酶
  • 1篇合酶基因
  • 1篇干旱
  • 1篇干旱胁迫
  • 1篇巴豆
  • 1篇蓖麻
  • 1篇丙二醛
  • 1篇不同植物

机构

  • 1篇安庆师范学院
  • 1篇中国科学院华...
  • 1篇中国林业科学...

作者

  • 2篇熊王丹
  • 1篇杨艳芳
  • 1篇吴平治
  • 1篇邱德有
  • 1篇刘洪伟
  • 1篇吴国江
  • 1篇吴诗光
  • 1篇陈健
  • 1篇杨伟伟

传媒

  • 1篇种子
  • 1篇植物研究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09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干旱胁迫对油菜多胺代谢的影响被引量:4
2009年
以抗旱性不同的3种油菜:秦优7号、Start、7 H321为材料,在土壤持水量分别为50%、30%、10%的处理下,研究了干旱胁迫下多胺(Put、Spm)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结果显示:在干旱处理中,多胺的含量先逐渐积累,但随着处理程度的加剧而逐渐下降。其中,抗旱性最好的秦优7号在干旱处理时多胺积累最迅速,持续时间最长;此外,叶片中MDA的含量随着干旱处理程度的加剧而积累,其中抗旱性最弱的7 H321积累最迅速,保持时间最长,抗旱性强的品种积累得慢且少。以上结果表明:干旱胁迫会调动油菜叶片中多胺和丙二醛含量的积累。但它们的作用不同,多胺的积累有助于提高油菜的抗旱性,而MDA的积累加剧对细胞的损伤,二者呈现负相关。
陈健熊王丹杨伟伟吴诗光
关键词:干旱胁迫油菜多胺丙二醛
不同植物中推定蓖麻烯合酶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2016年
利用GenBank中已登录的完整的麻风树、乳浆大戟、蓖麻和乌桕中的13个蓖麻烯合酶(Casbenesyn.thase,CS;EC4.6.1.7)基因序列,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其核酸及氨基酸序列、组成成分、导肽、信号肽、跨膜结构域、疏水性/亲水性、蛋白质的二级结构、三级结构及功能域等进行了分析预测。结果表明,13个CS基因的ORF长度均在1647—1845bp,蛋白分子量均在63.0~70.8kD,终止密码子为TGA或TAA,理论等电点均小于7.0,表明CS蛋白呈酸性。氨基酸含量最高的均为亮氨酸。核苷酸同源性比较分析表明,CS基因主要分为两类。导肽预测发现其中6个CS具有导肽,均为叶绿体导肽。信号肽和扩模结构域预测发现这些CS不存在信号肽和跨膜结构域,肽链整体呈现为亲水性。这些CS的主要二级结构元件为α-螺旋,并且都包含两个萜类合酶功能域。以上研究为进一步探索嬲基因的功能提供一定理论依据。
刘洪伟杨艳芳熊王丹吴平治吴国江邱德有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