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汪晓星

作品数:12 被引量:74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科技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专利
  • 5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天文地球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3篇渗透率
  • 3篇孔隙
  • 3篇孔隙度
  • 3篇储层
  • 2篇堆栈
  • 2篇多模
  • 2篇盐岩
  • 2篇岩性
  • 2篇岩性识别
  • 2篇油气
  • 2篇时间序列预测
  • 2篇碳酸
  • 2篇碳酸盐
  • 2篇碳酸盐岩
  • 2篇钻井
  • 2篇录井
  • 2篇井数据
  • 2篇勘探
  • 2篇火成岩
  • 2篇火成岩岩性

机构

  • 12篇中国石油天然...
  • 3篇中国石油
  • 2篇西南石油大学
  • 1篇成都理工大学
  • 1篇中国石油西南...

作者

  • 12篇汪晓星
  • 3篇张宇
  • 3篇赵容容
  • 2篇周长林
  • 2篇张华礼
  • 2篇李力
  • 2篇张丹丹
  • 2篇曾嵘
  • 2篇刘飞
  • 2篇陈伟华
  • 1篇张本健
  • 1篇陈骁
  • 1篇颜其彬
  • 1篇尹宏
  • 1篇乔琳
  • 1篇王兴志
  • 1篇李旭成
  • 1篇袁海锋
  • 1篇张吉
  • 1篇吴坷

传媒

  • 3篇天然气工业
  • 1篇天然气勘探与...
  • 1篇非常规油气

年份

  • 2篇2024
  • 3篇2023
  • 1篇2022
  • 3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5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岩石分布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岩石分布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涉及岩石勘探领域。该方法包括:获取三维地震数据,三维地震数据是基于采集数据得到的,采集数据通过对目标地区进行地震信号采集得到,目标地区包括目标岩石;对三维地震数据进行拓...
胡欣裴森奇张本健杨华尹宏王宇峰杨迅郑超李荣容曾琪龙虹宇汪晓星王旭丽李旭成牟兴羽
一种应用元素录井判别火成岩岩性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元素录井判别火成岩岩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特征元素选择;步骤;基于元素录井方法,测量特征元素含量,获得特征元素含量实测值;针对于实测值进行校正,获得特征元素含量校正值;基于特征元素含量校正值,建立堆栈...
张宇汪晓星赵容容余良志余杭航王轶肖柏夷
长宁页岩气井水平段钻井参数强化对比评价被引量:12
2019年
A井、B井为部署在长宁气田宁209井区的两口钻井参数强化先导试验井。在水平段前500m井段内A井的机械钻速高于B井,经统计及计算分析可知:A井的钻井液密度更低,较小的井底压差有利于消除钻头处的压持效应及所伴随的岩石强度与塑性增大;A井的钻压、转速更高,两井所对应机械比能分别为0.36~2.82MPa、0.57~3.88MPa;A井的排量、泵压更大,两井的钻头压耗分别为3.02~3.14MPa、2.52~2.92MPa,钻头水功率分别为101.73~107.92kW、73.54~91.75kW。结论认为:在较强的机械破岩参数、水力参数及更低的钻井液密度情况下,A井获得了更高的井底机械能量与水力能量以及更理想的破岩环境,故其水平段的机械钻速高于B井,符合钻井参数强化实现提速的预期。
伍葳吴坷文春宇汪晓星黄嘉琦何丹
关键词:页岩气井水平段钻井提速水力参数
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储层特征预测方法及模型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储层特征预测方法,包括:获取测井数据训练集;构建卷积神经网络和加入了注意力层的前后向长短时记忆神经网络,并结合两者进行序列建模,生成多模Bi‑LSTM模型;将所述训练集输入多模Bi‑LSTM...
周长林刘飞李力陈伟华张华礼付艳曾嵘官文婷张丹丹汪晓星
蜀南地区二叠系茅口组流体包裹体特征与油气充注期次分析
2023年
蜀南(四川盆地南部地区)是历经半个多世纪勘探与开发的老工业气区,该区中二叠统茅口组具有储层类型多、气藏小而多且分布复杂等特征。本次研究基于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与盐度测试分析方法、激光拉曼的分析技术,结合岩石岩相特征,明确蜀南地区茅口组包裹体发育与分布特征,以及油气充注期次,确定油气成藏时间。研究结果表明:①蜀南地区茅口组存在4期油气充注,分别发生在古油藏、古油气藏、古气藏的形成时期,以及晚期构造运动导致的气藏调整阶段;②第Ⅰ期油气充注时包裹体均一温度集中分布在95~113℃,为液态烃充注,充注时间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沉积末期,是古油藏形成时期;③第Ⅱ期油气充注时包裹体均一温度集中分布在121~135℃,为液态烃与少量气态烃充注,充注时间为早侏罗世时期,是古油气藏形成时期;④第Ⅲ期油气充注时包裹体均一温度分布集中分布在160~195℃,为气态烃与少量液态烃充注,充注时间为中晚侏罗世—晚白垩世时期,为古气藏的形成时期;⑤第Ⅳ期油气充注时包裹体均一温度集中分布在135~160℃,充注时间为新近纪至今,气烃充注主要为喜马拉雅期构造抬升导致古气藏发生调整,为现今气藏的形成阶段,其包裹体均一温度低于第Ⅲ期油气充注时的温度。
李跃杰谢静平袁海锋高兆龙汪晓星阳聪
关键词:茅口组流体包裹体成藏年代
基于岩屑流量实时计量的进尺时效优化方法、终端及介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岩屑流量实时计量的进尺时效优化方法、终端及介质,包括计算岩屑称重装置未能测出的细碎岩屑重量;计算岩屑体积理论返出值、岩屑体积实际返出值;计算岩屑瞬时返出率、岩屑累计返出率;对全井进行井斜类型划分,并划...
雷银张吉王翔汪晓星戴赟胡绍敏
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储层特征预测方法及模型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储层特征预测方法,包括:获取测井数据训练集;构建卷积神经网络和加入了注意力层的前后向长短时记忆神经网络,并结合两者进行序列建模,生成多模Bi‑LSTM模型;将所述训练集输入多模Bi‑LSTM...
周长林刘飞李力陈伟华张华礼付艳曾嵘官文婷张丹丹汪晓星
文献传递
四川盆地西南部平探1井中二叠统栖霞组天然气勘探新突破及其意义被引量:31
2020年
2020年,四川盆地西南部地区(以下简称川西南部)平探1井在中二叠统栖霞组钻遇台缘带孔隙型白云岩储层并获得高产工业气流,实现了该区中二叠统天然气勘探的新突破。为了深化对栖霞组的地质认识,指导该区带天然气勘探,在分析平探1井钻探成果的基础上,对该区的烃源条件、储层特征、保存条件等油气成藏要素开展了研究,探讨了该区栖霞组天然气的勘探潜力及下一步的勘探方向。研究结果表明:①川西南部栖霞组储层以中、细晶白云岩为主,储集空间主要为溶蚀孔洞、晶间孔、粒间孔和裂缝,为低孔、中—低渗透裂缝—孔隙型储层,局部发育高孔高渗储层;储层横向展布受台缘滩控制,主要沿邛西—平落坝—名山—汉王场一带大面积分布;②该区栖霞组天然气的来源与双鱼石构造类似,由下寒武统筇竹寺组泥页岩和中二叠统泥灰岩混源构成,主要来源于前者;③该区纵向上不仅具有"双层构造"特征,而且三叠系盐膏层具有区域封盖条件,二叠系的构造圈闭及构造—岩性复合圈闭形态完整、保存条件良好,为栖霞组天然气聚集成藏提供了有利的场所。结论认为,川西南部中二叠统具有较好的天然气成藏条件,平探1井的突破展示了该区栖霞组台缘带白云岩储层良好的天然气勘探潜力。
张本健尹宏李荣容谢忱汪晓星裴森奇胡欣杨华邓波陈骁李旭成
关键词:中二叠世
一种应用元素录井判别火成岩岩性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元素录井判别火成岩岩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特征元素选择;步骤;基于元素录井方法,测量特征元素含量,获得特征元素含量实测值;针对于实测值进行校正,获得特征元素含量校正值;基于特征元素含量校正值,建立堆栈...
张宇汪晓星赵容容余良志余杭航王轶肖柏夷
文献传递
台地边缘滩相埋藏白云石化作用及其油气地质意义——论四川盆地西北部中二叠统栖霞组白云岩的成因被引量:13
2021年
中二叠统栖霞组白云岩是四川盆地西北部海相碳酸盐岩气藏重要的储集层,关于其成因观点众多,目前尚无统一的认识。为了给川西北地区的油气储层预测提供地质依据,利用薄片鉴定、阴极发光、扫描电镜、能谱、X射线衍射及碳/氧同位素测试等分析手段,在综合分析该区栖霞组白云岩露头及钻井岩心样品的岩石学特征、地球化学特征的基础上,研究了台地边缘滩相埋藏白云岩的形成机理,并讨论了其对储层形成的油气地质意义。研究结果表明:①该区栖霞组白云岩发育中—粗晶他形镶嵌状白云石,晶体以自形—半自形为主,结晶程度高,有序度中—高,白云石化作用彻底,原岩结构已经彻底消失,具有晚期白云石化作用的岩相学特征;②栖霞组白云石化作用持续较高的埋藏温度,白云石最晚的生长时间为中—晚三叠世;③栖霞组白云岩具有与同时期海水相似的碳、氧、锶同位素特征,是在浅—中等埋藏阶段,由于原始沉积孔隙水盐度升高及Mg/Ca值增加引起的埋藏白云石化作用而形成的。结论认为,川西北地区栖霞组白云岩未保留原岩结构、白云石化作用彻底、形成大量晶间孔、改善了储层物性并促使晚期溶蚀孔洞的形成,对该区天然气成藏具有重要的储层意义。
裴森奇王兴志李荣容杨迅龙虹宇胡欣汪晓星
关键词:碳酸盐岩气藏地球化学特征油气地质意义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