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刚

作品数:2 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地质勘查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2篇地球化
  • 2篇地球化学
  • 2篇水系沉积物
  • 1篇地球化学异常
  • 1篇矿元素
  • 1篇高寒山区
  • 1篇测试分析
  • 1篇成矿
  • 1篇成矿元素
  • 1篇成矿远景
  • 1篇成矿远景区

机构

  • 2篇中国地质调查...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北京勘察技术...

作者

  • 2篇陈玉明
  • 2篇杨刚
  • 1篇杨东来
  • 1篇耿林
  • 1篇陈秀法
  • 1篇耿林
  • 1篇夏修展
  • 1篇甘秋玲

传媒

  • 1篇地质找矿论丛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6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阿根廷米纳毕戈塔地区水系沉积物采样粒度试验研究被引量:2
2016年
中国地质调查局与阿根廷地质矿产调查局合作在阿根廷西北部米纳毕戈塔地区进行1︰2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该区属于干旱-半干旱高寒山区,为突出找矿效果,消除或减少风积物干扰,需要确定适合于该区的水系沉积物采样粒度。为此,在该区选择一个有已知矿床的1︰5万图幅进行采样粒度试验,分别选择10~60目、-60目、60~80目、-80目4个粒度级进行粒度试验;根据我国区域地球化学勘查规范,每个粒度分析39种元素。结果表明,大部分元素在4种粒度水系沉积物中的分布形态基本一致,都能够较好地反映出区内已知矿床,说明采用的采样方法可以有效地避免风成砂干扰;金、银、铜、锡等成矿元素在4种粒度中的分布略有差异,10~60目的金、铜和锡异常对已知矿体的反应更清晰准确。因此,本区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测量的最佳采样粒度是10~60目。根据本次试验结果,中-阿地调局在本区联合开展1︰25万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测量时采用了10~60目水系沉积物作为采样介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这是本区第一次进行水系沉积粒度试验,对本区将来的地球化学调查和研究具有指导意义。
陈玉明夏修展甘秋玲耿林杨刚
关键词: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异常
基于区域地球化学的高寒山区成矿远景区圈定方法
基于区域地球化学的高寒山区成矿远景区圈定方法,预先确定圈定成矿远景区的区域对象,获取区域对象内的已知矿区,在已知矿区及周围进行野外水系沉积物采样;对采样的沉积物进行分级筛选获得不同粒径级别样品;测试分析不同粒径级别样品中...
陈玉明陈秀法杨东来耿林杨刚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