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玮

作品数:12 被引量:54H指数:4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社科界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研究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篇老年
  • 2篇心病
  • 2篇血压
  • 2篇乳腺
  • 2篇乳腺癌
  • 2篇腺癌
  • 2篇高血压
  • 2篇冠心病
  • 2篇高龄
  • 2篇癌患者
  • 2篇KLOTHO...
  • 2篇病患
  • 1篇蛋白
  • 1篇蛋白水平
  • 1篇动脉
  • 1篇动脉介入治疗
  • 1篇心房
  • 1篇心房颤动
  • 1篇心房颤动患者
  • 1篇心绞痛

机构

  • 12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银川市第一人...

作者

  • 12篇张玮
  • 6篇苏显明
  • 6篇杨伟
  • 5篇任延平
  • 3篇王颖
  • 2篇尤海生
  • 1篇吕军
  • 1篇付军科
  • 1篇陈思颖
  • 1篇温小鹏
  • 1篇陈天艳
  • 1篇马瑛
  • 1篇董亚琳
  • 1篇张广健
  • 1篇樊迪
  • 1篇刘婷婷
  • 1篇罗宇

传媒

  • 2篇中华老年心脑...
  • 1篇生物技术通讯
  • 1篇西北医学教育
  • 1篇药物流行病学...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中华老年多器...
  • 1篇中国医院用药...
  • 1篇中国循证医学...
  • 1篇大医生
  • 1篇中国临床保健...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从护理院被照护者疾病分布状况探索医养结合医疗干预模式被引量:6
2021年
目的通过分析护理院不同照护阶段被照护者主要疾病分布、营养状态及自理能力,探索医养结合医疗干预模式的实践依据。方法收集西安某护理院2018年1月至2020年10月,具有完整出院病历及首页信息的被照护者238例,统计疾病种类及住院天数,据被照护者住院天数将患者分为急性期照护组、中期照护组及长期照护组,分析不同组被照护者主要疾病患病率差异;同时对在院127名被照护者使用微型营养评估量表(MNA-SF)及自理能力评估量表(Barthel指数)评估营养状态及自理能力,分析在院被照护者营养及自理能力的差异。结果被照护女性较男性在痴呆、心脏病患病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照护阶段,脑卒中、骨折或骨折术后、感染、器官功能不全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急性期照护阶段感染性疾病患病率较其他阶段高,中期照护阶段骨折或骨折术后较其他阶段高,而长期照护阶段脑卒中、器官功能不全患病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性别被照护者营养状态、失能状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失能与营养状态无关联。结论养老机构应加强营养及自理能力评估与支持,结合被照护者患病特点,划分以“养”或“医”为干预重点的人群进行分类管理,合理有效地分配医疗照护资源;在以护理院为代表的“养中设医”医养结合养老机构,设立“老年专科医师参与的疾病管理模式”可能成为有效提高医疗水平而不增加养老机构运营成本的新医疗干预模式。
杨伟王颖乔艳艳韩斌蒋文慧张玮苏显明任延平
关键词:老年人公寓疾病管理
高龄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远期预后分析被引量:22
2018年
目的评价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高龄冠心病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心内科年龄≥80岁的高龄冠心病患者196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介入治疗组92例和药物治疗组104例,对2组患者进行门诊或电话随访12个月,随访内容包括无事件生存、再入院、再发心律失常、心源性猝死、出血等不良事件,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与药物治疗组比较,介入治疗组冠状动脉3支病变比例和肌酐水平明显增加,有统计学差异[70.65%vs25.00%,(82.63±25.35)μmol/L vs(71.09±22.71)μmol/L,P<0.01]。介入治疗组无事件生存率明显高于药物治疗组,再入院发生率明显低于药物治疗组,有统计学差异(66.30%vs 50.96%,25.00%vs 44.23%,P<0.05);2组再发心律失常、心源性猝死及出血比例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高龄冠心病患者进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能够明显改善生存质量。
相琳罗丹杨伟王颖李汶嘉张玮任延平苏显明
关键词:冠心病年龄因素预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补充维生素D改善终末期肾病患者氧化应激状态的研究
2024年
目的:探讨补充维生素D对终末期肾病患者氧化应激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3年5月于该院肾内科治疗的血液透析患者152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维生素D组(n=76)和对照组(n=76)。所有患者均采用常规血液透析治疗,维生素D组患者服用骨化三醇软胶囊,所有患者均连续治疗12周。比较维生素D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维生素D状态及血清25羟基维生素D[25(OH)D]水平,治疗前后丙二醛(MDA)、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等氧化应激指标,治疗前后主观综合性营养评估量表(SGA)评分和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评价患者血清25(OH)D水平与MDA、CAT、GSH-Px和SOD水平的相关性。结果:治疗后,维生素D组中维生素D缺乏患者所占比例较对照组显著降低(χ^(2)=16.473,P<0.001),维生素D正常患者所占比例较对照组显著升高(χ^(2)=26.621,P<0.001),血清25(OH)D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升高(t=4.580,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维生素D组患者MDA水平较对照组显著降低(t=5.453,P<0.001),CAT(t=11.068,P<0.001)、GSH-Px(t=15.129,P<0.001)和SOD(t=4.976,P<0.001)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维生素D组患者SGA评分较对照组显著降低(t=6.482,P<0.001),SF-36评分较对照组显著升高(t=7.015,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Spearman相关分析表明,患者血清25(OH)D水平与MDA水平呈负相关(r=-0.332,P=0.015),与CAT(r=0.392,P=0.030)、GSH-Px(r=0.673,P=0.047)和SOD(r=0.288,P=0.026)水平呈正相关。结论:补充维生素D可以提高终末期肾病患者的血清GSH-Px、CAT和SOD水平,降低血清MDA水平,改善患者氧化应激状态和营养状况,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终末期肾病患者维生素D缺乏症的发病率较高,患者血清25(OH)D水平与MDA、CAT、GSH-Px和SOD等氧化应激指标密切相关。
刘婷婷罗宇范建宁张李婷张玮张卫平
关键词:终末期肾病氧化应激维生素D
高龄老年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1例诊治启示
2020年
自2019年12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疫情爆发以来,相关专家对截至2020年2月11日中国内地报告的超过7万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进行描述和分析,结果显示在确诊病例中,大多数患者年龄在30~79岁(86.6%),>60岁的老年组病例占31.2%,在这些老年组病例中,湖北占44.1%,武汉占35.1%[1]。
罗丹陈天艳张玮杨伟苏显明任延平
关键词:诊治
大鼠Klotho蛋白水平随血压升高而降低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探讨Klotho(kl)蛋白在大鼠高血压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变化。方法:用不同浓度的N'-硝基-L-精氨酸干预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PCR检测kl基因表达的变化。选取48只体质量200±10 g的7周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高血压组和对照组。高血压组大鼠造模用N'-硝基-L-精氨酸98 mg/d连续灌胃,对照组用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共28 d,2组大鼠分别于停药后第7、14、21、28 d测体质量、尾动脉血压,每组抽取6只体质量相近的大鼠用水合氯醛麻醉后腹主动脉采血,ELASA检测血浆中的kl蛋白、血栓素(TXA2)、内皮素(ET)水平,硝酸还原酶法检测一氧化氮(NO)水平,TBA法检测丙二醛(MDA)含量,WST-1法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观察停药后第7、14、21、28 d胸主动脉HE染色血管壁病理变化,免疫组化CD31标记观察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情况。结果:在α=0.05水准上,2组大鼠收缩压在各因素影响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校正模型检验时各指标的P值均<0.05,说明模型均有统计学意义。血压、时间之间的交互作用对kl蛋白、NO浓度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HE染色结果显示,高血压组随着高血压的发生主动脉壁弹力纤维增生、排列紊乱,中膜逐渐增厚。免疫组化CD31标记结果显示,高血压组随着高血压的发生内皮细胞受损,逐渐减少、脱落。结论:kl蛋白、NO水平随血压升高逐渐降低,与血压呈负相关;kl蛋白浓度与NO水平变化呈相同趋势,推测kl蛋白的减少通过某种机制使血管内皮分泌NO减少,从而介导了大鼠高血压的发生发展。
王彦琛杨伟张玮罗丹苏显明
关键词:高血压KLOTHO蛋白发病机制
206例乳腺癌患者抗肿瘤药物应用评价分析被引量:8
2019年
目的:评价医院乳腺癌患者抗肿瘤药物的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研究206例转移性乳腺癌患者治疗方案,依据药品说明书和临床实践指南对抗肿瘤药物使用的合理性进行评价。按照实体瘤的疗效评价标准(RECIST)评价有效性;按照不良事件评价标准(CTACE4.03)分析安全性;对患者的住院费、药费和抗肿瘤药物费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疗效评价表明客观缓解率为16.0%(33/206),疾病控制率为65.0%(134/206),疾病进展为7.8%(16/206),未评价的患者为27.2%(56/206)。化疗方案选择合理为80.1%(165/206),化疗方案无依据为19.9%(41/206),给药途径与溶媒超说明书为4.8%(10/206),平均相对剂量强度为89.6%。不良事件多为轻度,Ⅲ级以上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率为3.0%。住院费用、药物费用、抗肿瘤药费中位数分别为7 870,6 082,3 983元。结论:抗肿瘤药物疗效与不良反应发生率均偏低,可能与多个化疗方案平均剂量低于指南标准剂量相关;需进一步改进用药剂量低、治疗方案选择缺乏依据、给药途径与溶媒用量错误等不合理用药情况。
尤海生高乾高春侠陈思颖张玮潘国华马瑛董亚琳
关键词:乳腺癌抗肿瘤药物有效性合理用药安全用药
3D腔镜视频资料在腔镜手术教学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16年
介绍了3D腔镜技术及其视频资料的特点,结合当前腔镜手术教学中所面临的问题,总结了3D腔镜视频资料在腔镜手术教学中运用的优势,缩短了医学生在手术实践中摸索的周期和学习曲线,大大提高了医学生腔镜实际操作的精准度。作者及所在团队设计了对照实验,考核了学生的夹豆和缝合打结两种腔镜基本技能,证实3D腔镜视频资料运用于腔镜手术教学可以有效提升教学效果,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教学方法。
温小鹏张广健付军科张玮
关键词:医学生
75岁以上老年非瓣膜病性心房颤动患者抗凝治疗的临床分析
2023年
目的了解老年非瓣膜病性心房颤动(房颤)患者的抗凝治疗现状及影响的因素。方法纳入2020年1月至2021年9月于我院不同科室住院的75岁以上非瓣膜性房颤患者382例,其中心血管内科217例分布最多,根据出院时抗凝方案不同分为抗凝组260例及未抗凝组122例。对患者进行1年随访并记录出血、缺血性脑卒中及死亡事件的发生情况。分析影响老年房颤患者是否抗凝的相关因素。结果抗凝组吸烟、饮酒、冠心病、出血史、肿瘤、抗血小板药物比例及HAS-BLED评分明显低于未抗凝组(P<0.05,P<0.01)。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出血史(OR=0.320,95%CI:0.120~0.853,P=0.023)、肿瘤(OR=0.348,95%CI:0.139~0.869,P=0.024)、既往口服抗血小板药物(OR=0.095,95%CI:0.049~0.185,P=0.000)是影响老年房颤患者抗凝药物选择的相关因素。结论出血史、肿瘤及既往口服抗血小板药物史可影响房颤患者出院时的选择。
禹越杨伟罗丹孟恬宇郑文玲张玮任延平苏显明
关键词:心房颤动抗凝药血小板聚集抑制剂数据相关性
卡托普利对高血压大鼠Klotho蛋白的影响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观察卡托普利对高血压模型大鼠Klotho蛋白及相关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 SD大鼠18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干预组,其中模型组及干预组先给予N'-硝基-L-精氨酸灌胃建立高血压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干预组给予卡托普利100 mg/kg灌胃,正常组、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的生理盐水灌胃。测大鼠尾动脉血压变化,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血浆中Klotho蛋白、血栓素A2(thromboxane, TXA2)、内皮素(endothelin, ET)水平,硝酸还原酶法测一氧化氮(nitric oxide, NO)水平,TBA法测丙二醛(malondialdehyde, MDA)含量,WST-1法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 SOD)活性。观察每组大鼠胸主动脉血管壁HE染色病理变化,免疫组化CD31标记观察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TXA2、ET、MDA含量高于正常组(P<0.05),Klotho蛋白含量、NO含量、SOD活性低于正常组(P<0.05);与模型组比较,干预组TXA2、ET、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Klotho蛋白含量、NO含量、SOD活性高于模型组(P<0.05)。HE染色结果显示:模型组大鼠主动脉血管中膜弹力纤维增生、紊乱,管壁较正常组增厚;干预组大鼠血管管壁厚度明显小于模型组。免疫组化结果显示:模型组大鼠主动脉血管内皮细胞受损、脱落;干预组大鼠血管内皮细胞增多、逐渐修复。结论卡托普利可以减轻内皮细胞的应激反应、修复血管内皮,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提高Klotho蛋白水平。
王彦琛李汶嘉张玮罗丹杨伟王颖任延平苏显明
关键词:卡托普利高血压血管内皮KLOTHO蛋白
美托洛尔联合麝香保心丸治疗老年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对患者心绞痛发作的控制效果被引量:5
2022年
目的分析美托洛尔、麝香保心丸联合治疗老年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控制患者心绞痛发作情况的效果及对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于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老年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8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各40例。在常规方案的基础上,给予对照组患者美托洛尔治疗;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组患者进一步加用麝香保心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心绞痛发作情况、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AQ评分)、心率变异性指标、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结果联合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77.50%;治疗后,两组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均减少,持续时间均缩短,SAQ评分、心率变异性指标均升高,且联合组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美托洛尔联用麝香保心丸可减少老年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心绞痛发作次数、缩短发作时间,控制病情进展,且治疗安全性可保证。
李汶嘉闫学丽郑文玲罗丹张玮孟恬宇
关键词: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美托洛尔缓释片麝香保心丸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