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涛

作品数:12 被引量:42H指数:5
供职机构:汕头大学医学院附属粤北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韶关市科技计划项目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胃癌
  • 3篇胃肠
  • 2篇端端
  • 2篇端端吻合
  • 2篇端吻合
  • 2篇预后
  • 2篇切除
  • 2篇肿瘤
  • 2篇胃肠道
  • 2篇吻合术
  • 2篇小肠
  • 2篇结肠
  • 2篇结肠癌
  • 2篇梗阻
  • 2篇肠癌
  • 2篇肠道
  • 2篇肠梗阻
  • 1篇动物
  • 1篇动物实验
  • 1篇端端吻合术

机构

  • 12篇汕头大学
  • 3篇浙江大学医学...
  • 1篇茂名市人民医...
  • 1篇清远市人民医...
  • 1篇暨南大学第五...
  • 1篇广东医科大学

作者

  • 12篇张涛
  • 4篇黄从云
  • 4篇曾德强
  • 3篇彭淑牖
  • 3篇王建南
  • 3篇李秉健
  • 3篇徐立
  • 3篇朱晓峰
  • 2篇王亮
  • 2篇杜日昌
  • 2篇刘梅宝
  • 2篇凌亚非
  • 2篇王朝阳
  • 2篇崔磊
  • 2篇翁伟明
  • 2篇俸敏
  • 1篇赖家骏
  • 1篇王教成
  • 1篇李定云
  • 1篇李炳健

传媒

  • 1篇肿瘤研究与临...
  • 1篇中华胃肠外科...
  • 1篇临床外科杂志
  • 1篇中国普通外科...
  • 1篇广东医学
  • 1篇中国普外基础...
  • 1篇海南医学
  • 1篇岭南现代临床...
  • 1篇中国现代医生
  • 1篇中华疝和腹壁...
  • 1篇临床医学工程
  • 1篇白求恩医学杂...

年份

  • 5篇2016
  • 1篇2014
  • 2篇2012
  • 1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胃肠道浆肌层吻合的动物实验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探讨胃肠道浆肌层吻合的可行性。方法将中国家兔分成浆肌层吻合组、2层吻合组、1层吻合组和黏膜外吻合组。每组10只。每只家兔行1处吻合胃十二指肠侧侧吻合、2处回肠和2处结肠的端端吻合。术后第3、7天,测定吻合口爆破压(ABP)和羟脯氨酸(HP)含量。结果术后第7天,浆肌层吻合组各吻合口ABP均高于其他3组(P〈0.05,P〈0.01);HP含量高于2层吻合组(P〈0.05)。结论胃肠道浆肌层吻合是一种安全、可靠及简便的方法。
黄从云王建南彭淑牖张涛李秉健徐立
关键词:家兔
创必复联合肛门置管在左半结肠癌并梗阻Ⅰ期切除吻合术中的应用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探讨创必复联合肛门置管在左半结肠癌并肠梗阻患者Ⅰ期切除吻合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粤北人民医院胃肠外科2013年5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80例左半结肠癌并肠梗阻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Ⅰ期肿瘤切除肠吻合联合术中全结肠灌洗及术后肛门置管治疗,对照组给予术中全结肠灌洗+术后肛门置管,观察组给予术中全结肠灌洗+创必复包裹吻合口+术后肛门置管,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和吻合口瘘、吻合口出血、腹腔感染、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0.0%(4/4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2.5%(17/40),尤其在吻合口瘘及吻合口出血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平均肛门排气时间和平均进食时间分别为(16.02±0.28)d、(3.45±0.07)d和(3.11±0.35)d,均明显短于对照组的(22.24±0.62)d、(4.57±0.17)d和(3.88±0.17)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创必复联合肛门置管可有效预防吻合口瘘和吻合口出血,值得临床应用。
李治国张涛凌亚非翁伟明曾德强朱慧琴
关键词:左半结肠癌急性肠梗阻创必复
胃肠道浆肌层吻合、黏膜外吻合、一层吻合和二层吻合的实验比较研究被引量:13
2007年
目的比较胃肠道浆肌层吻合、黏膜外吻合、一层吻合和二层吻合对吻合愈合的影响。方法家兔分成4组,即浆肌层吻合组、二层吻合组、一层吻合组和黏膜外吻合组。每组10只,每只动物行1个胃十二指肠侧侧吻合、2个回肠端端吻合和2个结肠端端吻合。术后第3和7d,每组分别各取5只动物,测定吻合破裂压(ABP)、组织羟脯氨酸(HP)含量并做病理检查。结果术后第3d,各组ABP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7d,二层吻合、一层吻合和黏膜外吻合的ABP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胃十二指肠浆肌层吻合的ABP高于二层吻合和一层吻合(P<0.05);回肠浆肌层吻合的ABP高于二层吻合(P<0.01);结肠浆肌层吻合的ABP高于二层吻合、一层吻合和黏膜外吻合(P<0.05)。术后第3d,胃十二指肠和回肠吻合的各组HP含量无明显差异,结肠二层吻合HP含量高于一层吻合(P<0.05);术后第7d回肠、结肠吻合的各组HP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胃十二指肠浆肌层吻合HP含量高于二层吻合(P<0.025)。术后第3d,胃十二指肠和回肠吻合的各组炎症程度相似,结肠黏膜外吻合的炎症反应轻于二层吻合(P<0.05);术后第7d,胃十二指肠和结肠吻合的各组炎症程度相似,回肠浆肌层吻合炎症反应轻于二层吻合(P<0.05)。术后第7d,胃肠道吻合各组黏膜愈合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肠道浆肌层吻合和其他手工吻合一样安全可靠,但更加简便。
黄从云王建南彭淑牖张涛李秉健徐立
关键词:一层吻合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在胃癌中的表达及与预后的关系
2016年
目的探讨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在胃癌中两种计数方法的差异以及在预测胃癌预后中价值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病理证实114例胃癌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检测CD68分化抗原来判断胃癌组织中TAM的表达。111例(97.4%)患者行R0切除,113例(99.1%)行D2淋巴结清扫术,43例(37.8%)行术后辅助化疗。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生存率,Log-rank检验比较组间生存差异。结果114例胃癌组织中均有CD68的表达,百分数计数法和绝对值计数法的检测结果一致,高表达者均为52例(45.6%),低表达者均为62例(54.4%)。预后分析发现,采用百分数计数法,CD68高表达患者与CD68低表达患者的3年总生存率和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45.9%和42.4%(P=0.926)、34.6%和42.0%(P=0.797);采用绝对值计数法,CD68高表达患者与CD68低表达患者的3年总生存率和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39.6%和49.5%(P=0.488)、37.5%和39.3%(P=0.471)。结论 TAM在胃癌组织中表达,百分数计数法和绝对值计数法皆可作为TAM的计数方法,两者计数结果基本一致。两种计数方法对TAM与胃癌预后关系的分析基本一致,均提示TAM和胃癌的远期预后无明显相关。
寇梦瑛钟丽君王朝阳俸敏杜日昌张涛钟纯兰崔磊
关键词:胃癌TAM计数方法预后
胃切除术286例并发症的临床表现分析与胃镜结果比较
2016年
目的观察胃切除术后并发症患者胃镜检查结果与临床表现比较。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发生并发症的286例胃切除术后残胃病变患者,所有患者均行胃镜检查,分类统计胃镜诊断结果与临床表现,观察手术方式与并发症的关系,并比较临床表现与胃镜检查结果。结果 286例患者均有1种或多种并发症,BillrothⅠ式残胃及吻合口溃疡发生率高于BillrothⅡ式(P〈0.05);BillrothⅡ式反流性残胃炎、吻合口炎发生率高于BillrothⅠ式(P〈0.05)。其中179例患者有明显临床表现,占62.58%,107例患者无明显临床表现,占37.41%。其中残胃及吻合口溃疡、缝线残留、残胃癌患者大部分有明显的临床表现,而反流性残胃炎和吻合口炎及反流性食管炎患者临床表现不明显。结论胃切除术后残胃并发症发生率较高,但患者临床表现特异性不高。胃镜检查是确定残胃并发症类型和严重程度的可靠手段。胃切除术后应定期胃镜检查,及时发现病变并给予恰当的治疗,提高预后。
张涛李定云凌亚非赖家骏曾德强朱晓峰翁伟明
关键词:胃切除术胃镜检查并发症
远端胃癌根治术中不常规放置鼻胃管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探讨远端胃癌根治手术时是否需常规留置鼻胃管。方法将108例胃窦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54例常规留置鼻胃管(A组),54例不常规留置鼻胃管(B组)。观察两组术后恢复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并对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B组比A组肛门恢复排气时间显著提前(P<0.05),两组术后胃瘫、切口感染、肺部感染、吻合口漏等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咽喉疼痛较B组增多(P<0.01)。结论远端胃癌根治术中不常规放置鼻胃管是安全可行的。
朱晓峰张涛
关键词:远端胃癌根治术鼻胃管胃肠减压
回肠袢式造口术在老年梗阻性直乙状结肠癌患者中的应用被引量:8
2012年
目的探讨回肠袢式造口术在老年梗阻性直乙状结肠癌患者治疗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对2005年1月到2010年1月的50例梗阻性直乙状结肠癌患者分成回肠袢式造口组和哈特曼组,分析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等。结果回肠袢式造口组的手术时间和术后首次排气时间较哈特曼组缩短(P<0.05),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较哈特曼组无明显增高(P>0.05)。结论回肠袢式造口术在老年梗阻性直乙状结肠癌中是安全有效的。
朱晓峰张涛
小肠浆肌层端端吻合术:附45例报告被引量:7
2008年
目的探讨小肠浆肌层吻合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小肠浆肌层端端吻合4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肠梗阻16例,肠道肿瘤2例,肠系膜血管疾病3例,肠外伤2例,壶腹周围癌7例,胆道结石和胆总管囊肿各7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并幽门梗阻、胆道狭窄1例。结果术后无1例吻合口出血、瘘和狭窄;死亡1例,为老年外伤性回肠破裂,死于感染性休克。结论小肠浆肌层吻合是一种安全可靠、简便方法。
黄从云彭淑牖张涛李炳健徐立
关键词:小肠空肠吻合
胃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表达特征及其与预后的关系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探讨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在胃癌中的表达特征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27例胃癌患者临床病理资料。119例(93.7%)患者行R0切除,123例(96.9%)行D2淋巴结清扫术,51例(40.2%)行术后辅助化疗。所有患者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检测胃癌组织中HER2的表达。分析HER2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患者生存情况。结果胃癌组织中HER2阳性率为8.7%(11/127)。HER2阳性和HER2阴性患者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100.0%(11/11)、81.9%(95/1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1)。HER2阳性和阴性胃癌患者的3年总生存(OS)率分别为32.7%和42.9%,3年无进展生存(PFS)率分别为27.3%和42.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13,P=0.354)。对于HER2阴性的胃癌患者,单纯手术(71例)与手术+术后辅助化疗患者(45例)的3年OS率分别为35.4%和55.3%(P=0.015),3年PFS率分别为35.3%和53.3%(P=0.038);对于HER2阳性的胃癌患者,单纯手术(5例)与手术+术后辅助化疗(6例)的3年OS率分别为75.0%和0(P=0.002),3年PFS率分别为60.0%和0(P=0.004)。结论HER2在胃癌组织中有一定表达并与肿瘤淋巴结转移有关。 HER2状态和胃癌的预后无相关性,但可能用于指导胃癌术后辅助治疗。
寇梦瑛王朝阳杜日昌张涛俸敏邓伶俐张相国钟纯兰崔磊王教成
关键词:胃肿瘤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预后
胃肠浆肌层端端吻合和二层吻合的临床比较被引量:5
2006年
黄从云王建南张涛李秉健陈小平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