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启平 作品数:4 被引量:692 H指数:4 供职机构: 国家电网公司 更多>> 相关领域: 电气工程 更多>>
国家电网发展模式研究 被引量:277 2013年 根据我国一次能源基地与能源需求地区呈远距离逆向分布的特点和未来大规模西电东送、北电南送的电力流格局,研究提出实现大规模、高效率、远距离输电的特高压交直流输电方案,优选出能够满足我国经济社会健康可持续发展要求的国家电网发展模式和"三华"(华北—华中—华东)主网架规划方案。 刘振亚 张启平关键词:国家电网 特高压 通过特高压直流实现大型能源基地风、光、火电力大规模高效率安全外送研究 被引量:346 2014年 化石能源消耗引起的环境问题日益突出,风力发电作为技术最成熟的清洁能源在全球范围内得到迅速的发展和应用。近10年来,我国风电发展迅猛,风电装机已跃居全球第一。目前,风电资源富集的西北、东北和华北地区消纳风电的空间趋于饱和,光伏发电也进入大规模发展阶段,迫切需要跨区外送。文章分析我国风电运行面临的主要问题,对位于我国东北和西北地区的大型能源基地通过特高压直流工程实现风、光、火电力大规模、高效率、安全外送的可行性进行系统的分析研究。提出基于年度输电量和典型风、光发电曲线的配套电源装机容量优化计算方法和调度生产模拟方法及其安全经济运行的必要条件。并结合新疆哈密至河南郑州特高压直流工程进行分析计算,优化配套的装机容量,提出重大电网安全技术措施。研究结果表明,在保障电力系统安全稳定的基础上,通过优化风、光、火电装机容量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弃风、弃光容量,从而实现我国大型能源基地及其风电、光伏等清洁能源的集约高效开发和利用。对优化调整我国电源结构、加快治理大气污染、实现节能减排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刘振亚 张启平 董存 张琳 王智冬关键词:风力发电 光伏发电 特高压直流 半波长交流输电线路三相短路谐振点研究 被引量:10 2017年 半波长交流输电线路三相短路时刻的工频故障特性对线路绝缘、过电压抑制和暂态稳定具有重要影响。通过仿真现象提出研究问题,建立半波长单点送出系统三相短路的电路模型,理论推导短路时刻电流和最严重故障位置的计算公式,理论分析系统产生谐振的机理,研究严重故障点与系统开机台数、线路结构、电压等级的变化规律,研究短路时线路沿线电压的分布和过电压情况,并通过仿真验证理论分析结果。研究结果表明,长于1000km线路在部分长度区间发生短路时刻电流、功率可能激增,引发系统谐振,线路沿线出现严重过电压,需要采取必要的抑制措施;对于线路长度超过1000km的线路,严重故障点除应考虑首端、末端外,还应考虑离首端和末端距离为l=(π-t)/β处。对于常规长度的线路(线路长度小于1000km),不论是1000kV、750kV、500kV,线路沿线发生三相短路,系统不会产生工频谐振现象。线路发生三相短路后沿线电压最大值位于距短路点四分之一波长处;严重故障点位置与送端系统开机台数、接入系统强弱、线路结构、电压等级有关。 张启平 李晨光 万磊关键词:交流输电 短路电流 工频过电压 谐振 提高西北新甘青750kV送端电网安全稳定水平的无功补偿措施研究 被引量:94 2015年 针对西北750 k V送端大环网输电距离长、稳定水平低、无法满足清洁能源快速发展和外送要求的问题,研究论证了联网通道上加装串联和并联无功补偿装置的优化措施。首先从提高西北750 k V送端电网输电能力和稳定水平的角度,提出在新疆与西北主网联网第二通道上加装串联无功补偿装置的优化方案,以满足2020年规划开发的光伏和风电外送需求。然后在此基础上,针对静止无功补偿器(static var compensator,SVC)、静止同步补偿器和调相机3类并联无功补偿装置,从装置特性及模型、提升系统电压稳定性和电网输电能力、技术经济性等不同角度进行选点和选型研究,提出在柴达木站加装SVC作为推荐的配置措施。所提出的串联和并联无功补偿措施已纳入电网建设前期工作,对于保障西北电网及青藏直流安全稳定运行具有工程意义。 刘振亚 张启平 王雅婷 董存 周勤勇关键词:无功补偿 串补 静止无功补偿器 静止同步补偿器 同步调相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