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乳腺
  • 2篇乳腺病
  • 2篇乳腺病变
  • 2篇乳腺肿
  • 2篇乳腺肿瘤
  • 2篇肿瘤
  • 2篇组织芯片
  • 2篇腺病
  • 2篇腺肿瘤
  • 2篇ERK1/2
  • 2篇病变
  • 1篇药物敏感
  • 1篇药物敏感性
  • 1篇药物敏感性试...
  • 1篇乙型
  • 1篇乙型肝炎
  • 1篇乙型肝炎病毒
  • 1篇乙型肝炎病毒...
  • 1篇乙型肝炎病毒...
  • 1篇症状性

机构

  • 5篇大连大学附属...
  • 1篇广州中医药大...

作者

  • 5篇唐祯臻
  • 2篇朱瑞萍
  • 2篇胡晓宁
  • 2篇卢发强
  • 2篇李建华
  • 2篇杨彦琴
  • 2篇张桂杰
  • 1篇姜斌
  • 1篇宗建国
  • 1篇林洁
  • 1篇赵蕾
  • 1篇范世珍
  • 1篇宋慧娟

传媒

  • 2篇中国肿瘤临床...
  • 2篇检验医学与临...
  • 1篇中国实验诊断...

年份

  • 1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0
  • 1篇2009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住院患者尿路感染筛查中尿有形成分分析的价值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评价尿有形成分分析在住院患者尿路感染(UTI)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18年4月-2018年10月于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住院疑似尿路感染的患者清洁中段尿标本497例进行尿有形成分分析、尿定量细菌培养及菌种鉴定。结果尿有形成分分析仪检测白细胞数和细菌数的阈值为白细胞数64个/μL和细菌数880.6个/μL,以该阈值筛检住院患者尿路感染,其敏感度分别为80.00%和85.19%,特异度分别为79.28%和87.39%。白细胞计数和细菌计数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60和0.917。结论UF-1000i尿有形成分分析仪中白细胞和细菌计数可作为临床尿路感染快速筛检的辅助实验诊断方法。
唐祯臻范世珍林洁于波海
关键词:阈值
无症状性菌尿患者尿路病原菌的分析研究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对无症状性菌尿患者尿路病原菌的形成原因、构成类型和耐药性进行分析,以指导临床尿路感染的治疗。方法选取2017年8月至2018年4月394例无症状性菌尿患者的标本进行菌种鉴定及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394例无症状性菌尿患者中,革兰阴性杆菌304株(77.16%),革兰阳性球菌68株(17.26%),真菌22株(5.58%)。检出率最高的革兰阴性杆菌是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替加环素、碳青霉烯类、阿米卡星、头孢西丁、头孢哌酮/舒巴坦和呋喃妥因耐药率低;检出率最高的革兰阳性球菌是屎肠球菌和粪肠球菌,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达托霉素和呋喃妥因耐药率低,粪肠球菌对青霉素和氨苄西林敏感性高,而屎肠球菌对青霉素和氨苄西林则耐药性高。此4种病原菌对呋喃妥因的耐药率都低于15%。结论引起无症状性菌尿的原因较多,病原菌呈现复杂化特点,呋喃妥因具有很好的抗菌活性,推荐用于无症状性菌尿的经验性治疗。
唐祯臻卢发强蒋雪琴姜斌
关键词:无症状性菌尿药物敏感性试验
ERK1/2和c-erbB2在乳腺病变中的表达及其意义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探讨ERK1、ERK2及c-erbB2三种蛋白在乳腺疾病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组织芯片技术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S-P方法)检测三种蛋白在乳腺良、恶性病变中的表达及意义。采用pearsonχ2检验构成比不同组别间的差异和spearman相关检验分析指标间相关趋势,用stata7.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ERK1、ERK2在纤维腺病和浸润性导管癌表达水平显著升高,纤维腺瘤与纤维腺病、浸润性导管癌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c-erbB2表达阳性率在纤维腺瘤和纤维腺病中均升高,纤维腺瘤、纤维腺病与导管内乳头状瘤、浸润性导管癌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ERK1与ERK2的表达具有显著性相关关系。结论纤维腺病与ERK1、ERK2高表达有关;导管内乳头状瘤主要与c-erbB2低表达有关;浸润性导管癌与ERK1、ERK2高表达和c-erbB2低表达有关,这三种蛋白标志可以成为评价纤维腺病与导管内乳头状瘤的转归及浸润性导管癌治疗有价值的指标。
胡晓宁杨彦琴朱瑞萍李建华张桂杰唐祯臻
关键词:乳腺肿瘤ERK1/2C-ERBB2免疫组织化学组织芯片
“小三阳”肝炎患者HBsAg和HBV-DNA水平与肝脏损伤程度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探讨"小三阳"肝炎患者乙型肝炎病毒(HBV)血清标志物HBsAg水平和HBV脱氧核糖核酸(HBV-DNA)载量与其肝功能指标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该院收治的住院"小三阳"肝炎患者422例作为病例组,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248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前清蛋白(PAB)、α-L-岩藻糖苷酶(AFU)、腺苷脱氨酶(ADA)和单胺氧化酶(MAO)(后简称4项肝功能指标)表达水平;将病例组患者依据血清标志物HBsAg不同水平分为4组,比较各组4项肝功能指标的表达水平;将病例组患者依据HBVDNA不同载量分为5组,比较各组4项肝功能指标的表达水平。结果病例组的PAB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AFU、ADA和MAO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不同HBsAg水平区间患者的PAB水平比较,随着HBsAg水平的升高,PAB水平逐渐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患者的AFU、ADA和MAO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不同HBV-DNA载量区间患者的PAB、AFU、ADA和MAO水平比较,随着HBV-DNA载量的增加,PAB水平逐渐降低,AFU、ADA和MAO水平均逐渐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三阳"患者HBsAg水平和HBV-DNA载量增加时,会造成肝脏不同程度的损伤,其中以HBV-DNA载量的变化引起4项肝功能指标改变更为敏感。
唐祯臻卢发强宗建国魏丹冰赵蕾宋慧娟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肝功能指标
ERK1/2与ER和PR在乳腺病变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2010年
目的探讨ER、PR及ERK1、ERK2四种蛋白在乳腺疾病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组织芯片技术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S-P方法)检测四种蛋白在乳腺良、恶性病变中的表达及意义。采用pearson χ2检验构成比不同组别间的差异和spearman相关检验分析指标间相关趋势,用stata7.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ER表达阳性率在纤维腺病中最高,纤维腺瘤与浸润性导管癌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PR表达阳性率在纤维腺瘤中最高,纤维腺瘤与导管内乳头状瘤、浸润性导管癌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ERK1、ERK2在纤维腺病和浸润性导管癌表达水平显著升高,纤维腺瘤与纤维腺病、浸润性导管癌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ERK1与ERK2的表达具有显著性相关关系。结论纤维腺病与ERK1、ERK2、ER蛋白表达增高有关;导管内乳头状瘤主要与PR蛋白表达降低有关;浸润性导管癌与ER、ERK1、ERK2蛋白高表达和PR蛋白低表达有关,这三种蛋白标志可以成为评价纤维腺病与导管内乳头状瘤的转归及浸润性导管癌治疗有价值的指标。
杨彦琴胡晓宁朱瑞萍张桂杰李建华唐祯臻
关键词:乳腺肿瘤ERPRERK1/2组织芯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