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作者详情>周华

周华

作品数:36 被引量:58H指数:4
供职机构:福建社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3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1篇政治法律
  • 3篇文化科学
  • 2篇经济管理

主题

  • 16篇侵权
  • 12篇侵权法
  • 12篇权法
  • 6篇赔偿
  • 5篇教育
  • 4篇司法
  • 3篇人民
  • 3篇赔偿原则
  • 3篇人大
  • 3篇完全赔偿原则
  • 3篇民主
  • 3篇家庭
  • 3篇家庭教育
  • 3篇共享
  • 2篇疫情
  • 2篇政治
  • 2篇人民民主
  • 2篇受害人
  • 2篇司法化
  • 2篇损害赔偿

机构

  • 35篇福建社会科学...
  • 1篇三明学院

作者

  • 35篇周华
  • 1篇陈业业
  • 1篇刘希华

传媒

  • 3篇人大研究
  • 2篇河北法学
  • 2篇广东行政学院...
  • 2篇福州党校学报
  • 2篇重庆理工大学...
  • 1篇行政与法
  • 1篇教育评论
  • 1篇甘肃理论学刊
  • 1篇理论月刊
  • 1篇天中学刊
  • 1篇北京科技大学...
  • 1篇岭南学刊
  • 1篇求知
  • 1篇齐齐哈尔大学...
  • 1篇学术探索
  • 1篇商业经济
  • 1篇黄河科技大学...
  • 1篇辽宁公安司法...
  • 1篇南都学坛(南...
  • 1篇西华师范大学...

年份

  • 3篇2024
  • 2篇2023
  • 2篇2022
  • 6篇2021
  • 4篇2020
  • 5篇2019
  • 3篇2018
  • 10篇2017
3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体系化建设的历程、成效及启示被引量:3
2022年
党内法规制度建设经历了从建党初期隐含的体系化思路到十五大后党内法规制度体系的渐成及明晰,进而向制度实施体系、制度建设保障体系的扩展,走出了党内法规大体系的发展新路。党内法规大体系区别于平面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而是包含静态法规制度、动态法规实施及长效制度建设保障的立体概念。其体系化建成不仅表现为演变视角下党内法规子系统的形成发展,由比较完善的制度体系、高效的制度实施体系及有力的制度建设保障体系循序推进且相对独立;更体现为一体化视角下党内法规子系统间的耦合,以衔接协同、联动运行的内部结构充分彰显党内法规大体系的效能提升。
周华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体系化建设
论预防性侵权责任的确立及路径选择被引量:1
2018年
传统侵权法强调损害填补的基本机能,重在使受害人损失得到事后的完整修复,在预防功能上属于附带效应者,仅通过行为规则及赔偿责任间接发挥作用。近代以来,随着侵权法预防功能的加强,停止侵害、排除妨碍等预防性责任方式得以确立,其以事前救济为特征,将侵权法之预防功能从间接转为直接。而在路径选择上,则有着以法国、英美等为代表的于侵权法内部衍生模式和以德国、日本等国为代表的物权请求权一般化发展模式。
周华
关键词:侵权法
以习近平改革思想为指引 推进福建集体林权制度创新被引量:1
2021年
习近平改革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期全面深化改革的基本遵循。2021年3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沙县农村产权交易中心考察当地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发展工作时指出,要坚持正确改革方向,尊重群众首创精神,要坚持顶层设计和基层探索相统一,对重大改革要坚持试点先行,取得经验后再推广,摸着石头过河的改革方法论没有过时,也不会过时。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再次强调了正确改革方向论、人民改革主体论和科学改革方法论,其不仅是福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取得显著成效的关键所在,更是继续全面深化林改、推进集体林权制度创新的制胜法宝。
周华
关键词: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改革方法论主体论摸着石头过河
论侵权法中其他类型的非财产损害被引量:3
2017年
尽管非财产损害的概念系从精神损害发源而来,二者间的混用亦十分常见;然随着时代的发展,学界逐渐认识到财产损害以外的其他损害类型并非全然表现为精神损害。非财产层面的损害除精神痛苦外,亦包含死亡、残疾等人身损害以及外部名誉损失等。学者区分意识的觉醒并非凭空杜撰,而是从侵权法律实践之发展归纳而来。各国法上无法为精神损害所容纳之其他非财产损害的出现,促进了非财产损害与精神损害概念间的分离,而其种类的不断丰富则推动非财产损害成为与财产损害并列之损害类型。
周华
关键词:侵权法非财产损害
家庭教育指导的司法化及其适度调试
2023年
近年来,我国司法机关的角色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出现了从单纯纠纷解决者向社会治理法治化推进者的转变。具体到家庭教育领域,司法机关不仅致力于涉未成年人案件的纠纷解决和法律适用,亦承担了对案件背后家庭教育缺位或失范的矫正职能,由此出现了家庭教育指导的司法化趋势。
周华
关键词:未成年人案件纠纷解决司法化家庭教育指导教育缺位
共享经济发展中网络平台侵权治理困境及破解被引量:1
2021年
网络平台侵权事件频发俨然已成为共享经济发展之殇,如何妥善治理关乎行业整体的行稳致远。当前共享平台侵权存在纠纷发生率高、侵害客体多元以及损害后果严重的特点,而既有治理机制则面临规制失灵的困境,难以实现侵权风险的有效防治和侵权纠纷的妥善解决。对此应从立法完善、司法裁判指引、多元协同监管三管齐下,以推动共享平台侵权法律规制的健全。
周华
关键词:共享经济网络平台破解
论预算联网监督的先行先试及全国推进被引量:7
2017年
预算联网监督是互联网时代下人大预算监督模式的创新,相较于传统监督模式,其具备实时性、全面性、实质性等优势。我国预算联网监督模式的发展以广东、四川、黑龙江等七个省份的试点开始,目前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和经验,亦暴露出一些普遍存在的问题。2017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将预算联网监督的全面推进作为重点工作,提出了年底实现省级全覆盖,2019年扩大到地市级以及后续逐步延伸到县级的三步走战略。
周华
关键词:互联网时代全国人大常委会三步走战略实时性
新时代背景下法治人才培养路径探析
2020年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深入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对我国法治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法治人才培养并就此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法治人才培养对于全面依法治国的重大作用,更针对当前高校法学教育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提出了加强法治理论研究、完善法学学科体系建设、强化实践教学与法律职业伦理教育等多方面的发展要求。认真学习和领会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法治人才培养的重要论述,对于高校更好地开展法学教育和理论研究具有极大的指导意义,而将其在教学科研工作中予以贯彻落实,更是当前法学高等教育的当务之急。
周华
试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被引量:3
2019年
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综合素养,在高起点的基础上实现创新创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进而推动我国高等教育的整体转型。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的发展模式可归纳为课程建设式、课堂嵌入式以及专业实践式,三者互不排斥,而应动态兼容、相互配合。当前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耦合不良可归因于教育理念、课程设置、师资力量、教材建设等方面的不当和缺欠,未来应针对于此,各个突破。即努力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倡导依托专业的创新创业教育;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着力培养智慧型教师;建立健全教育课程体系,组织编纂系列教材;灵活使用各类教学手段,实现教学内容的多样化。
刘希华周华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专业教育
论恢复原状在侵权救济体系中的确立及拓展适用
2018年
在以财产权利为核心的传统民法体系中,侵权责任主要表现为金钱赔偿。近代以来,得益于民事权利尤其是人格权种类的丰富,恢复原状作为非财产性的责任承担方式逐步确立,并呈现出适用领域的扩展和表现形式多元化的特征。相较于单纯关注价值利益的金钱赔偿,旨在全面实现受害人之完整利益的恢复原状在多国均被规定为优先适用型。而在名誉侵权案件中,恢复原状更是被广泛适用并演变出特殊的表现形式,诸如撤销或更正不实陈述、公布判决书、赔礼道歉等。
周华
关键词:恢复原状侵权责任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