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章伟

作品数:3 被引量:22H指数:2
供职机构:浙江理工大学材料与纺织学院先进纺织材料与制备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教育厅科研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理学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农业科学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理学

主题

  • 2篇丝素
  • 2篇丝素蛋白
  • 1篇载银
  • 1篇再生丝素
  • 1篇再生丝素蛋白
  • 1篇生丝
  • 1篇生物活性
  • 1篇接枝
  • 1篇抗菌
  • 1篇抗菌剂
  • 1篇活性
  • 1篇分子质量
  • 1篇改性
  • 1篇SDS-PA...

机构

  • 3篇浙江理工大学

作者

  • 3篇陈建勇
  • 3篇冯新星
  • 3篇孙斌
  • 3篇吴章伟
  • 3篇刘娜
  • 2篇朱海霖
  • 1篇周岚
  • 1篇吴斌伟

传媒

  • 1篇功能高分子学...
  • 1篇蚕业科学
  • 1篇纺织学报

年份

  • 1篇2011
  • 2篇2010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不同溶解体系的丝素蛋白分子质量及对再生丝素膜性能的影响被引量:16
2010年
为了便于根据不同丝素蛋白制品开发要求控制丝素蛋白的分子质量,用SDS-PAGE电泳方法检测不同溶解体系制取丝素蛋白的分子质量,并对不同分子质量丝素蛋白制备的再生丝素膜进行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热重(TGA)、微商热重(DTG)和热水溶失率等结构与性能的测试。SDS-PAGE检测结果显示,在LiBr-CH3CH2OH-H2O、Ca(NO3)2-CH3OH-H2O和Na-SCN-H2O溶解体系中的丝素蛋白分子质量较高且分布广;在CaCl2-CH3CH2OH-H2O和LiBr-H2O溶解体系中的丝素蛋白分子质量较低。FTIR、TGA、DTG和热水溶失率测试结果显示,低分子质量丝素蛋白溶液在成膜时较难形成α-结构和β折叠结构;而高分子质量丝素蛋白溶液在成膜时则较容易转变形成这2种结构。
吴章伟冯新星朱海霖刘娜孙斌吴斌伟陈建勇
关键词:丝素蛋白分子质量SDS-PAGE
再生丝素蛋白-纳米生物活性玻璃复合膜的制备和表征被引量:2
2010年
将再生丝素蛋白(SF)与纳米生物活性玻璃(NBG)粉体复合成膜,制备出一种新型生物材料。采用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红外光谱(FT-IR)、热重分析(TGA)等方法对复合膜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NBG均匀分散在丝素膜中,随着NBG含量的增加,复合膜中丝素的构象部分由无规线团或SilkⅠ向SilkⅡ转变,同时力学性能变差。体外生物活性研究表明:复合膜表面沉积出较多的类骨羟基磷灰石(HA),说明其具有较高的生物活性及优良的诱导类骨HA沉积的能力。
刘娜冯新星朱海霖吴章伟孙斌陈建勇
关键词:再生丝素蛋白生物活性
载银介孔SBA-15抗菌剂的制备及表征被引量:4
2011年
为解决有机抗菌剂耐热性差、易分解和使用寿命短的问题,选用介孔无机材料SBA-15作为载体,以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APTES)为修饰剂,采用嫁接的方法对介孔SBA-15进行改性,使其表面接枝氨基官能团,采用常规AgNO3溶液浸渍法,制得抗菌性能优良、杀菌效果持久的广谱抗菌剂。通过X射线衍射(XRD)、红外光谱(FT-IR)、电子能谱(EDS)和热重(TG)等对材料的结构和特性进行了表征。XRD和TEM研究表明,实验制备的抗菌剂载体SBA-15具有规则有序的孔道结构。FT-IR和TG数据显示,介孔材料表面接枝了氨基。EDS及TEM研究表明,抗菌剂的有效成分银成功负载到载体SBA-15上。
孙斌陈建勇周岚刘娜吴章伟冯新星
关键词:改性接枝抗菌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