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淼

作品数:1 被引量:13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装甲兵技术学院机械工程系更多>>
发文基金:武器装备预研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主题

  • 1篇氮碳共渗
  • 1篇低温离子
  • 1篇低温离子渗硫
  • 1篇渗硫
  • 1篇数对
  • 1篇离子氮碳共渗
  • 1篇离子渗
  • 1篇离子渗硫
  • 1篇共渗
  • 1篇保温时间

机构

  • 1篇装甲兵工程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1篇乔玉林
  • 1篇邹家平
  • 1篇马世宁
  • 1篇胡春华
  • 1篇高月德
  • 1篇吴淼

传媒

  • 1篇金属热处理

年份

  • 1篇2006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渗硫参数对氮碳共渗表面形成FeS固体润滑层的影响被引量:13
2006年
采用低温离子渗硫技术在CrMoCu合金铸铁离子氮碳共渗表面制备FeS固体润滑层。通过对FeS固体润滑层表面微观形貌的观察,初步分析了渗硫条件和氮碳共渗表面对其上FeS固体润滑层形成的影响。氮碳共渗表面细小的缺陷和凹坑为硫化物提供了形核的活性中心,利于形成以FeS相为主的较厚的FeS固体润滑层。渗硫温度对氮碳共渗表面形成FeS固体润滑层影响很大,当渗硫温度(硫罐温度/工件温度)为210℃/230℃时,FeS固体润滑层中S/Fe原子摩尔百分比值趋于1;当渗硫温度(硫罐温度/工件温度)小于或大于210℃/230℃时,FeS固体润滑层中S/Fe原子摩尔百分比值远小于1或远大于1,不利于FeS固体润滑层的形成。
胡春华乔玉林马世宁邹家平高月德吴淼
关键词:离子氮碳共渗低温离子渗硫保温时间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