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16日
星期日
|
欢迎来到叙永县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进入后台
[
APP下载]
[
APP下载]
扫一扫,既下载
全民阅读
职业技能
专家智库
参考咨询
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淼
作品数:
1
被引量:13
H指数:1
供职机构:
中国人民解放军装甲兵技术学院机械工程系
更多>>
发文基金:
武器装备预研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金属学及工艺
更多>>
合作作者
高月德
中国人民解放军装甲兵技术学院机...
胡春华
装甲兵工程学院装备再制造工程系
马世宁
装甲兵工程学院装备再制造工程系
邹家平
中国人民解放军装甲兵技术学院机...
乔玉林
装甲兵工程学院装备再制造工程系
作品列表
供职机构
相关作者
所获基金
研究领域
题名
作者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作者
题名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在结果中检索
文献类型
1篇
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1篇
金属学及工艺
主题
1篇
氮碳共渗
1篇
低温离子
1篇
低温离子渗硫
1篇
渗硫
1篇
数对
1篇
离子氮碳共渗
1篇
离子渗
1篇
离子渗硫
1篇
共渗
1篇
保温时间
机构
1篇
装甲兵工程学...
1篇
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1篇
乔玉林
1篇
邹家平
1篇
马世宁
1篇
胡春华
1篇
高月德
1篇
吴淼
传媒
1篇
金属热处理
年份
1篇
2006
共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全选
清除
导出
排序方式: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排序
渗硫参数对氮碳共渗表面形成FeS固体润滑层的影响
被引量:13
2006年
采用低温离子渗硫技术在CrMoCu合金铸铁离子氮碳共渗表面制备FeS固体润滑层。通过对FeS固体润滑层表面微观形貌的观察,初步分析了渗硫条件和氮碳共渗表面对其上FeS固体润滑层形成的影响。氮碳共渗表面细小的缺陷和凹坑为硫化物提供了形核的活性中心,利于形成以FeS相为主的较厚的FeS固体润滑层。渗硫温度对氮碳共渗表面形成FeS固体润滑层影响很大,当渗硫温度(硫罐温度/工件温度)为210℃/230℃时,FeS固体润滑层中S/Fe原子摩尔百分比值趋于1;当渗硫温度(硫罐温度/工件温度)小于或大于210℃/230℃时,FeS固体润滑层中S/Fe原子摩尔百分比值远小于1或远大于1,不利于FeS固体润滑层的形成。
胡春华
乔玉林
马世宁
邹家平
高月德
吴淼
关键词:
离子氮碳共渗
低温离子渗硫
保温时间
全选
清除
导出
共1页
<
1
>
聚类工具
0
执行
隐藏
清空
用户登录
用户反馈
标题:
*标题长度不超过50
邮箱:
*
反馈意见:
反馈意见字数长度不超过255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