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露

作品数:4 被引量:12H指数:2
供职机构:东北石油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石油科技创新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天文地球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3篇构造带
  • 3篇凹陷
  • 2篇油气
  • 2篇油气成藏
  • 2篇南堡凹陷
  • 2篇成藏
  • 1篇断层
  • 1篇断距
  • 1篇应力条件
  • 1篇源岩
  • 1篇烃源
  • 1篇烃源岩
  • 1篇烃源岩分布
  • 1篇走滑
  • 1篇走滑断裂
  • 1篇洼槽
  • 1篇物理模拟
  • 1篇物理模拟实验
  • 1篇埋深
  • 1篇活化

机构

  • 4篇东北石油大学
  • 2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重庆科技学院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青海油田
  • 1篇中国石油冀东...

作者

  • 4篇刘露
  • 1篇孙永河
  • 1篇王琦
  • 1篇何春波
  • 1篇施尚明
  • 1篇吕鹏佶
  • 1篇陈昌
  • 1篇李亮
  • 1篇刘晓文
  • 1篇常迪

传媒

  • 1篇中国矿业大学...
  • 1篇石油勘探与开...
  • 1篇石油地球物理...
  • 1篇成都理工大学...

年份

  • 2篇2022
  • 1篇2020
  • 1篇2016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辽河坳陷黄金带油田构造变形特征及控藏作用被引量:7
2016年
在区域构造作用方式和方向产生变化及复杂边界条件的综合影响下,分析复杂构造变形及所形成构造的特征及其油气成藏.本文以黄金带油田为例,利用新处理的高品质三维地震资料,对本区构造特征进行精细刻画,分析应力场演化,并探讨构造对油气成藏条件的控制作用.认为本区沙三期存在北西-南东向的伸展构造作用;东营期为走滑构造变形体制,最大主压应力方向为近东西向,表现为北东向右旋走滑、东西向挤压和南北向伸展的构造变形特征,同时,二界沟断层作为构造带边界对局部应力场的方向造成改变.研究结果表明:在复杂的应力条件下,伸展构造、走滑构造、挤压构造、反转构造在本区均有发育,并存在特殊的构造现象:断层与褶皱枢纽的走向出现规律性渐变、走滑断层平直段存在"海豚效应"现象.结合区域应力场的变化以及构造带边界的影响,构造变形叠加和复杂的先存构造条件是产生复杂构造现象的原因.构造活动与油气成藏在时间上相契合,对油气成藏与保存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刘晓文施尚明何春波常迪吕鹏佶刘露
关键词:复杂应力条件油气成藏
南堡凹陷Ⅱ号、Ⅲ号构造带断裂构造发育特征及成因
2022年
基于渤海湾盆地北部南堡凹陷三维地震解释数据,以盆地构造解析理论为指导,系统梳理南堡凹陷Ⅱ号和Ⅲ号构造带内断裂几何特征及组合样式,结合平衡剖面技术恢复不同构造活动时期盆地发育特征,探讨断裂变形的成因机制。结果表明:南堡Ⅱ号、Ⅲ号构造带是典型的伸展构造样式,平面上以NEE走向平行对倾式为主要组合样式,剖面上呈“似花状”构造。根据断距-埋深曲线厘定,南堡凹陷Ⅱ号、Ⅲ号构造带内断裂系统分为基底先存断裂系统、晚期新生断裂系统和长期活动断裂系统。沙河街组沉积时期,南堡凹陷Ⅱ号、Ⅲ号构造带内形成NE向主干边界断层;东营组沉积时期,形成反向边界断裂,与主干断裂构成“y”字形结构样式;馆陶组-明化镇组沉积时期新生大量NEE向断层与长期活动主干边界断裂共同构成密集断裂带。先存基底F_(2)、F_(3)断层影响着局部应力场的分布,与上覆构造带构成间接关联耦合关系,先存基底与控带断层构成铲式扇组合共同控制浅部断裂密集带的发育。成因上,南堡凹陷Ⅱ号、Ⅲ号构造带的形成与发育直接受控于古近纪以来太平洋板块俯冲方向的转变。
杨荣超李亮娄瑞刘露刘聪高添
关键词:南堡凹陷
塔南凹陷洼槽构造演化过程及对有效烃源岩分布的控制被引量:4
2020年
为了加深对海拉尔—塔木察格盆地中部断陷带洼槽演化过程的认识,研究其对有效烃源岩分布的控制作用,以塔南凹陷为靶区,在三维地震资料解释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分析主干边界断层的断距—距离曲线、断距—埋深曲线、洼槽剖面地层沉积特征和洼槽间横向背斜发育特征,利用最大断距回剥法恢复断层演化史,明确古洼槽的分布,解剖塔南凹陷内洼槽的构造演化规律,并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明确了洼槽对有效烃源岩分布的控制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基于断距—埋深曲线和生长指数,厘定了塔南凹陷主干边界断层的活动期次,确定了南一段上和南二段沉积时期为洼槽主要演化时期;结合主干边界断层生长机制(孤立断层生长机制和断层分段生长连接机制),将塔南凹陷内洼槽演化模式分为孤立断层控洼和分段生长断层控洼两种演化模式;依据洼槽不同演化模式将南一段上洼槽控源分布方式分为孤立洼槽控源分布和分段生长洼槽控源分布,同时主干边界断层的活动控制了有效烃源岩可容空间的形成和演化;塔南凹陷油气分布和纵向含油面积统计结果表明,含油富集区在平面上呈"马铃薯状"分布于有效烃源岩范围内并沿主干边界断层展布,纵向上主要分布在南屯组和铜钵庙组内。
纪文婷孙永河孙旭刘露
关键词:洼槽烃源岩分布
南堡凹陷4号构造带断裂活化及其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被引量:1
2022年
基于地震、钻井等资料,对南堡凹陷基底先存F4号走滑断裂(简称F4号断裂)活化成因机制及其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进行研究。综合运用断裂活动期次的厘定、断距回剥和物理模拟等技术手段,明确了F4号断裂在新生代再活动形成的南堡凹陷4号构造带由南向北传播生长,南部以走滑变形为主,北部以伸展变形为主;4号构造带与相邻2号、3号构造带内断裂属于不同断裂体系,是在统一应力场作用下通过“独立生长—相互接触—作用连接”最终交织在一起。通过构建先存断裂再活动变形机制判别图版,认为古近系沙河街组沉积期F4号断裂受走滑作用控制发生再活动,古近系东营组和新近系馆陶组—明化镇组沉积期该断裂受斜向伸展作用控制发生再活动。F4号断裂在新生代再活动对成藏的控制作用包括:①作为油源断裂控制油气垂向跨层运移。②形成走滑转换带控制砂体展布。③向上传播生长并与邻区相互作用控制两类圈闭的形成,有利于油气富集。
刘露孙永河陈昌娄瑞王琦
关键词:南堡凹陷走滑断裂物理模拟实验油气成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