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任雅琼

作品数:4 被引量:26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国土资源部成矿作用与资源评价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土资源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天文地球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3篇矿床
  • 2篇新疆维
  • 2篇同位素
  • 2篇铜铅锌
  • 2篇铜铅锌矿
  • 2篇铜铅锌矿床
  • 2篇铅锌矿
  • 2篇铅锌矿床
  • 2篇矽卡岩
  • 2篇锌矿
  • 2篇锌矿床
  • 2篇矿段
  • 1篇地热水
  • 1篇电子探针
  • 1篇东天山
  • 1篇岩矿
  • 1篇氧同位素
  • 1篇深部
  • 1篇示踪
  • 1篇天宇

机构

  • 4篇中国地质科学...
  • 1篇长安大学
  • 1篇新疆维吾尔自...

作者

  • 4篇任雅琼
  • 2篇丰成友
  • 2篇钟世华
  • 2篇赵一鸣
  • 2篇李大新
  • 1篇周建厚
  • 1篇蒋宗胜
  • 1篇郑绵平
  • 1篇张作衡
  • 1篇段士刚
  • 1篇刘建楠
  • 1篇于淼
  • 1篇李凤鸣
  • 1篇雒洋冰
  • 1篇王辉

传媒

  • 2篇矿床地质
  • 1篇地质学报
  • 1篇科技导报

年份

  • 4篇2017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青藏高原特种盐湖与深部火山-地热水的相关性被引量:11
2017年
青藏高原特种盐湖形成于陆-陆碰撞带,高原深部熔融物质,自第三纪形成始至第四纪时期以来,以火山-地热水形式向上地壳表层携出大量B、Li、Cs等成分。昂拉陵地区是青藏高原盐湖特殊组分Li、B、K、Cs、Rb含量最高的区域,郑绵平等首次在该区域发现中新世火山-沉积二元结构,火山后期与热液活动成为青藏高原盐湖特殊组分的主要来源。青藏高原第四纪地热水分布广泛,全区由南往北划分为5条地热带,其中狮泉河-雅鲁藏布地热带(Ⅰ)、班公湖-怒江地热带(Ⅱ)、贵德-南祁连地热带(Ⅳ),地热水中富含B、Li、Cs、Rb、As,这3条地热带周围分布的盐湖中也富集这些元素。青藏高原特种盐湖中B、Li、Cs、Rb、As等元素含量,湖泊水化学带、地热带的特征系数,Rb/Cs、Ni/Co系数以及同位素值,与一般盐湖、海水中不同,而与该区域地热水中相同;同时,特种盐湖水化学特征与地热带中特征具有较好的对应关系。青藏高原盐湖各补给水源中地热水的Li、B、K、Rb、Cs元素含量最高。综上表明,青藏高原特种盐湖中富集的Li、B、Cs等元素,与火山-地热水具有很高的相关性。
雒洋冰郑绵平任雅琼
关键词:青藏高原地热水
东天山天宇铜镍硫化物矿床磁黄铁矿Re-Os同位素物质来源示踪被引量:5
2017年
天宇岩浆铜镍硫化物矿床的矿体由浸染状矿体和块状矿体组成。采用同位素稀释Triton-plus测定了浸染状矿石和块状矿石的磁黄铁矿Re-Os同位素比值。结果表明:浸染状矿石w(Re)为11.82×10^(-9)~45.28×10^(-9),w(Os)为0.944×10^(-9)~8.528×10^(-9),187Os/188Os初始比值为0.885~2.332,γOs为607~1763;块状矿石w(Re)为49.38×10^(-9)~315.10×10^(-9),w(Os)为0.191×10^(-9)~42.420×10^(-9),187Os/188Os初始比值为0.654~3.322,γOs为423~2555。Re、Os含量、同位素组成和特征值表明,该矿床物质为壳-幔混合来源,块状矿石可能比浸染状矿石经历了更强的地壳物质混染。浸染状矿体发育透闪石化、蛇纹石化、绿泥石化蚀变,表明存在岩浆期后热液活动,但块状矿体热液蚀变不明显,块状矿石的Re-Os同位素特征可能是与地壳岩石直接作用的结果。地壳混染作用发生在深部岩浆房,同时也发生在岩浆侵位及再次迁移过程中,这些过程造成块状矿体与浸染状矿体不同的同位素特征。
段士刚蒋宗胜张作衡李凤鸣任雅琼
关键词:磁黄铁矿RE-OS同位素铜镍硫化物矿床天宇东天山
新疆维宝矽卡岩铜铅锌矿床维西矿段成矿流体性质和来源被引量:6
2017年
维宝矽卡岩铜铅锌矿床位于新疆与青海两省交界处,大地构造位置属祁漫塔格造山带西段,自西向东可以分为维西、主矿段和维东3个矿段。维西矿段以铜矿化为主,主矿段铜铅锌矿化均较发育,而维东矿段则以铅锌矿化为主。前人对维东矿段和主矿段进行了详细的流体地球化学研究,而对维西矿段尚未涉及。本次笔者选取维西矿段与铜矿化密切相关的矽卡岩和脉体,进行了流体包裹体和氢氧同位素研究。维西矿段主要发育3种类型的包裹体,即富液相包裹体、富气相包裹体和含CO_2三相包裹体,前两种类型包裹体最为发育,激光拉曼分析显示它们的气体成分主要为H_2O,含少量的CO_2、CH_4和N2,证明维西矿段成矿流体主要为H_2O-NaCl体系;含CO_2三相包裹体含量很少,仅出现于石英-硫化物阶段和石英-碳酸盐阶段,包裹体中气相成分为CO_2。维西矿段成矿过程可以分为早期矽卡岩阶段、晚期矽卡岩阶段、石英-硫化物阶段和石英-碳酸盐阶段等4个阶段;随着流体演化,流体的温度和盐度均呈现出下降趋势,均一温度分别集中于440~490℃、410~453℃、300~410℃和150~220℃,而盐度w(NaCl_(eq))则分别集中于14.0%~21.0%、13.4%~17.8%、8.0%~14.0%和2.0%~10.0%。石英-硫化物阶段可以进一步分为2个亚阶段:与铜矿化密切相关的脉体均一温度集中于380~410℃,而与铅锌矿化相关的脉体均一温度集中于300~380℃。氢、氧同位素分析表明维西矿段成矿流体最初来源于岩浆水,在石英-碳酸盐阶段与大气水发生大量混合,而石英-硫化物阶段的氢氧同位素变化则可能与岩浆脱气作用和富δ^(18)O矿物的沉淀有关。大量的证据表明,温度下降和沸腾作用是引发维宝矿床矿质沉淀的诱因,而自西向东成矿流体温度的降低以及沸腾作用强度的减弱是造成维宝矿床空间上呈现矿化分带的主要因素。
钟世华丰成友任雅琼李大新赵一鸣
关键词:氢氧同位素矽卡岩矿床
新疆维宝矽卡岩铜铅锌矿床维西矿段矿物学特征被引量:8
2017年
维宝矽卡岩铜铅锌矿床位于新疆与青海两省交界处,大地构造位置属祁漫塔格造山带东段,可以分为维东、主矿段和维西三个矿段。主矿段和维东矿段以铅锌矿化为主,铜矿化很少,而维西矿段铜、铅、锌矿化均较发育。本次我们选取维西矿段的矽卡岩和矿石样品,进行了详细的矿物学研究。根据矿物共生组合、矿石组构以及脉体的穿插关系,可以将维西矿段成矿过程分为4个阶段,即早期矽卡岩阶段、晚期矽卡岩阶段、石英-硫化物阶段和石英-碳酸盐阶段,其中石英-硫化物阶段是主要的成矿阶段。矽卡岩矿物主要为石榴子石、辉石、绿帘石和角闪石等,硫化物主要为黄铜矿、方铅矿、闪锌矿、黄铁矿和磁黄铁矿等。电子探针分析表明,石榴子石成分以钙铁榴石分子(And=59.00%~97.70%)和钙铝榴石分子(Gro=1.92%~40.42%)为主,为钙铁—钙铝系列石榴子石;辉石主要由透辉石分子(Di=45%~91%)和钙铁辉石分子(Hd=8%~53%)组成,表现在矿物上以透辉石为主,而钙铁辉石数量很少;角闪石成分变化范围比较大,但总体上为透闪石—阳起石系列。综合矿物组合和化学成分特征表明维宝矿床维西矿段矽卡岩为钙矽卡岩。此外,具有环带结构的石榴子石从核部到边部,化学成分表现出有规律的变化,Al2O3含量先上升后下降,FeOT含量则先下降后上升。这表明随着交代作用的进行,成矿流体的pH值不断发生变化,由最初的弱酸性—碱性条件转变为近中性条件,最终又恢复到弱酸性—碱性条件。维西矿段硫化物的金属原子与硫原子的比值大部分都大于理论值,表明它们形成于硫逸度较高的环境。此外,闪锌矿中Fe、Zn含量变化范围比较大,Zn=54.50%~64.75%,Fe=1.15%~10.16%,这种大范围变化指示成矿过程中温度和硫逸度可能发生波动。
钟世华丰成友李大新赵一鸣任雅琼周建厚刘建楠王辉于淼
关键词:电子探针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