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万亚丽

作品数:6 被引量:54H指数:5
供职机构:北京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建筑科学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5篇建筑
  • 4篇外窗
  • 4篇建筑外窗
  • 4篇PM
  • 3篇污染
  • 3篇细颗粒
  • 3篇细颗粒物
  • 3篇颗粒物
  • 3篇PM2.5
  • 2篇室内外
  • 2篇办公建筑
  • 2篇I/O
  • 1篇室内环境
  • 1篇室内空气质量
  • 1篇通风
  • 1篇浓度变化特征
  • 1篇污染状况
  • 1篇空气质量
  • 1篇换气次数
  • 1篇建筑室内

机构

  • 6篇北京工业大学
  • 6篇中国建筑科学...

作者

  • 6篇陈超
  • 6篇赵力
  • 6篇万亚丽
  • 5篇陈紫光
  • 5篇王亚峰
  • 3篇王平
  • 2篇王清勤
  • 2篇路宾
  • 1篇曹国庆
  • 1篇孟冲
  • 1篇蔺洁
  • 1篇吴玉琴

传媒

  • 2篇建筑科学
  • 2篇北京工业大学...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年份

  • 1篇2017
  • 2篇2016
  • 3篇2015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北京室内外PM_(2.5)污染状况及过滤器效率调研被引量:16
2015年
以北京地区某临街办公建筑为研究对象,实时监测室内外PM2.5的计重浓度。通过对检测结果的分析得出:室外PM2.5污染较为严重;室内无污染源情况下,室内外PM2.5质量浓度成正相关、室内PM2.5的质量浓度低于室外;室内外质量浓度比(I/O)随气象参数变化波动范围较大。根据监测结果,为了有效解决集中空调系统室内PM2.5的污染问题,本文对现集中空调系统常用的G4+F7以及G4+F9两种不同空气处理机组的过滤器配置方式进行了实验研究。过滤器性能试验表明,G4+F7和G4+F9两种组合均可有效去除PM2.5。
赵力陈超王亚峰万亚丽王平陈紫光王清勤路宾王亮添
关键词:PM2.5
北京市某办公建筑夏冬季室内外PM_(2.5)浓度变化特征被引量:24
2015年
为了把握雾霾天气大气环境细颗粒物PM2.5浓度变化对室内环境的影响规律,项目组先后于2013年6月~8月(夏季)和2013年12月~2014年2月(冬季)对北京地区一办公建筑室内外细颗粒物(PM2.5)质量浓度及I/O比值变化规律进行了实时监测。实测结果表明:1)在建筑外窗关闭、室内无其他污染源且机械通风系统关闭条件下,夏、冬季室内外PM2.5质量浓度的日变化规律均为夜间高白天低,周变化规律为周一~周五呈逐渐上升趋势;2)冬季各月的室内外PM2.5质量浓度水平均高于夏季各月的,对应的室内外PM2.5质量浓度I/O比值也是冬季高于夏季;3)室外风速和空气相对湿度与室内外PM2.5质量浓度存在明显的负相关,而室外空气温度与室内外PM2.5质量浓度水平的变化相关性不明显。
赵力陈超王平万亚丽王亚峰陈紫光王清勤路宾曹国庆孟冲王亮添
关键词:办公建筑建筑外窗
办公建筑内细颗粒物(PM2.5)质量浓度评价方法及比较
大气中细颗粒物(PM2.5)可穿透围护结构进入室内环境中,导致人体暴露在室内细颗粒物中.本文通过建立质量平衡方程对室内PM25浓度进行了理论分析,对比稳态方法、动态方法、数值方法评价室外PM25对室内贡献率的优劣性,并分...
赵力陈超王平万亚丽王亚峰
关键词:室内环境细颗粒物
文献传递
基于建筑外窗缝隙通风的室外PM_(2.5)渗透与沉降特性评价模型被引量:5
2016年
室外PM_(2.5)可以通过建筑外窗缝隙通风进入室内,对室内环境造成污染.穿透系数、沉积率和通风换气次数是评价受室外细颗粒物渗入影响室内人群细颗粒物暴露量的重要参数.目前这些参数大多通过实验室实测或理论推导方法获得.本文结合质量守恒定律、数理统计方法和控制变量法,提出了一种基于大量室内外PM_(2.5)质量浓度实时监测数据的穿透系数P、沉积率k和缝隙通风换气次数a推算模型,该模型的求解结果具有一般性;依据所提方法推算得到了2个实测办公建筑的穿透系数P和沉降率k分别为0.97和0.12、0.97和0.24.研究结果为建筑外窗缝隙渗透特性、室外PM_(2.5)对室内环境影响预测、以及室内人员PM_(2.5)暴露量定量分析提供了新的方法参考.
王亚峰陈超陈紫光万亚丽赵力
关键词:PM沉降特性
不同结构型式建筑外窗缝隙通风对建筑室内细颗粒物(PM_(2.5))浓度的影响被引量:10
2016年
为了把握不同结构型式建筑外窗对室外PM2.5阻隔特性及其影响规律,基于细颗粒物穿透机理与沉降特性,结合项目组2014年7月到2014年10月关于北京地区临街办公建筑室外及室内环境PM。〈质量浓度水平以及粒径分布特性的实时监测数据分析结果,重点比较分析了建筑外窗关闭且无室内源条件下,不同结构型式建筑外窗室外PM2.5气渗透特性及其变化规律,并给出了建筑外窗缝隙通风条什下,缝隙渗透通风作用压力却与建筑外窗缝隙结构特征、室外风速、室外空气相对湿度的关联式.研究结果表明:大气环境中粒径〉1.0μm的颗粒物不到10%,且粒径〈1.0μm的细颗粒物粒径分布随室外PM。气质量浓度的增加呈向较大粒径0.7~1.0μm转化趋势,反之呈向较小粒径0.3~0.5μm转化趋势;2个不同结构特性建筑外窗对粒径〈0.5μm细颗粒物的阻隔作用非常有限,对粒径〉0.5μm,特别是0.7~1.0μm粒径细颗粒物的阻隔作用明显增加;建筑外窗渗透通风作用压力△p、渗透系数Fin与室外风速呈正相关性、与室外空气相对湿度呈负相关性;更高气密性等级建筑外窗对室外PM。气侵入室内的阻隔性能始终优于低气密性等级建筑外窗.
陈超王平陈紫光万亚丽王亚峰赵力
关键词:室内空气质量
基于大气PM_(2.5)污染的建筑外窗缝隙通风换气次数动态变化特性被引量:7
2017年
为了动态评价建筑外窗缝隙通风条件下室外PM_(2.5)污染对室内环境的影响规律及其渗透通风特性,依据研究团队2013年9月到2014年8月基于建筑外窗缝隙渗透通风(建筑外门窗关闭、无机械通风)且室内无污染源条件下关于北京地区某临街办公建筑室内外PM_(2.5)质量浓度水平与室外气象参数(空气干球温度、相对湿度、风速)的动态变化实时监测数据,结合质量平衡方程和数理统计方法提出了一种基于大量实测数据反演建筑外窗缝隙通风换气次数动态变化特性的评价模型,实测结果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当建筑外窗结构特征和房间结构特征一定时(实测建筑穿透系数P为0.93±0.01、自然沉降率k为0.10±0.03),静稳天气时的建筑外窗缝隙通风换气次数平均值约为0.10 h-1,对应的室内外PM_(2.5)质量浓度比I/O约为0.43;微风天气时的平均值约为0.22h-1,对应的I/O约为0.56;和风天气时的平均值约为0.39 h-1,对应的I/O约为0.62.研究结果可为室内人群健康风险评估以及建筑室内通风净化系统优化设计与节能运行提供重要参考.
陈超万亚丽陈紫光蔺洁王亚峰吴玉琴赵力
关键词:换气次数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