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高姗

作品数:9 被引量:58H指数:3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科委重大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7篇关节
  • 5篇护理
  • 5篇关节置换
  • 3篇膝关节
  • 2篇手术患者
  • 2篇手术患者护理
  • 2篇术后
  • 2篇术后患者
  • 2篇疼痛
  • 2篇全程护理
  • 2篇膝关节骨关节...
  • 2篇患者护理
  • 2篇骨关节
  • 2篇骨关节炎
  • 2篇关节骨关节炎
  • 2篇关节炎
  • 2篇后患
  • 1篇延续性
  • 1篇延续性护理
  • 1篇影响因素

机构

  • 9篇北京大学

作者

  • 9篇高姗
  • 6篇郑群怡
  • 5篇邢星
  • 3篇王锴
  • 2篇林剑浩
  • 2篇刘强
  • 1篇战颖
  • 1篇杨萍
  • 1篇李虎
  • 1篇丁小雪
  • 1篇侯云飞
  • 1篇杨子逸

传媒

  • 2篇中国护理管理
  • 1篇北京大学学报...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护士进修杂志
  • 1篇全科护理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19
  • 2篇2018
  • 3篇2017
  • 1篇2012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1例以酮症酸中毒起病的初发2型糖尿病的护理被引量:1
2018年
随着人口老龄化、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我国糖尿病的患病数量正逐年增加。根据国际糖尿病联盟的数据,中国2013年糖尿病的患病人数为9 840万,居全球首位。预计到2035年,中国的糖尿病患病人数将达到1.43亿[1]。糖尿病已经成为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根据糖尿病的临床表现和病理生理机制,目前主要将糖尿病分为1型和2型两大类[2]。
薛小英高姗
关键词:酮症酸中毒2型糖尿病初发护理
全程护理管理模式在关节置换手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全程护理管理模式在关节置换手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6年1月-10月在我科进行关节置换手术患者设为实验组(1532例);将2013年1月-10月在我科进行关节置换手术的患者设为对照组(1383例)...
郑群怡邢星高姗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早期疼痛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3
2024年
目的:研究快速康复模式下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早期疼痛的特点,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北京市某三级甲等医院骨关节科142例接受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进行调查,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描述患者术后3 d内疼痛程度(包括静息痛和活动痛),并记录患者疼痛性质、部位以及对镇痛效果的满意程度。纳入的影响因素包括年龄、性别、居住地、受教育程度、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疼痛年限、慢性病史、手术史、手术时长、是否留置引流管、陪护种类、疾病严重程度、睡眠质量、焦虑、抑郁、术前疼痛程度等。影响因素的调查工具为患者一般资料调查表、疼痛评估问卷、匹兹堡睡眠质量调查问卷(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首先对纳入的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然后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明确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早期疼痛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患者疼痛峰值出现在术后第1天夜间和第2天下午,静息痛评分分别为(2.5±1.2)分和(2.7±1.1)分,活动痛评分分别为(3.8±1.5)分和(4.0±1.6)分;疼痛部位以膝后侧痛最为常见(68例,47.9%),其余部位依次为膝前侧合并后侧痛(32例,22.5%)、膝前侧痛(27例,19.1%)、膝前侧合并内侧痛(10例,7.0%)、膝前侧合并外侧痛(5例,3.5%);疼痛性质多为酸痛合并胀痛(58例,40.8%),其余包括单纯酸痛(26例,18.3%)、单纯胀痛(24例,16.9%)、热灼痛(10例,7.0%)、刺痛(9例,6.3%)、痉挛牵扯痛(5例,3.5%)、撕裂痛(4例,2.8%)、刀割痛(3例,2.2%)、刺痛合并酸痛(3例,2.2%);对镇痛效果满意及非常满意的患者有114例(80.3%)。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影响患者术后早期疼痛的主要因素是术前睡眠质量、抑郁情况、疾病严重程度和陪护种类(P=0.002)�
安思兰郑群怡王锴高姗
关键词:膝关节置换术疼痛影响因素
患者教育及个性化运动治疗在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中的应用被引量:29
2018年
目的评价患者教育及个性化运动治疗在膝关节骨关节炎(OA)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关节病诊疗中心从2016年5月起以连续入组方式对185例膝关节OA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及为期6周有指导的、成小组的、个性化运动锻炼治疗,并对患者进行纵向随访。患者教育内容包括OA的基础知识和预防治疗措施;运动治疗以神经肌肉训练为主体。于基线、3个月、6个月对患者进行访视,测量结果包括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0~100)、膝关节损伤与OA评分(KOOS)、EQ-5D-VAS生活质量评分、30 s椅子坐起试验、40 m快走试验、止痛药使用情况及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基线、3个月及6个月随访时的结果变化。结果142例患者完成了6个月随访。随访3个月、6个月时,患者的VAS疼痛评分、KOOS评分、EQ-5D-VAS生活质量评分、30 s椅子坐起试验、40 m快走试验均较基线有明显改善(F=22.9、8.4、3.4、4.1、3.8,均P〈0.05)。患者2周内服用止痛药的比例亦有所下降(基线43.2%比半年18.9%,P〈0.001)。入组患者71.1%(101/142)对该治疗项目"非常满意",28.9%患者(41/142)对该项目"满意"。结论本研究显示对膝关节OA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及运动治疗可缓解膝关节疼痛,改善膝关节的功能以及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王锴刘强林剑浩邢星安思兰侯云飞高姗陈逸凡杨子逸李红新张瑞涛李瑶
关键词:骨关节炎患者教育疼痛
对开展关节置换术后患者院外延续性护理的思考被引量:18
2012年
为进一步完善医疗服务体系,延续性护理服务项目在2011年纳入了卫生部的课题研究领域[1],为延续性护理的发展提供了契机。2012年,《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年)》[2]中提出,医院实施对出院患者的回访和延续性护理是"十二五"时期的重点任务,
郑群怡高姗战颖
关键词:护理事业延续性术后患者关节置换出院患者
运动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的有效性评价
目的 通过前瞻性随访研究,验证运动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的有效性方法从2016年5月到2017年3月,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关节病诊疗研究中心连续入组症状性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65名,男女不限。
刘强王锴邢星安思兰高姗李虎林剑浩
关键词:膝关节骨关节炎随访有效性
全程护理管理模式在关节置换手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全程护理管理模式在关节置换手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6 年1 月-10 月在我科进行关节置换手术患者设为实验组(1532 例);将2013 年1 月-10 月在我科进行关节置换手术的患者设为对照组...
郑群怡邢星高姗
关节置换患者院前护理门诊的建立及应用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探讨关节置换患者院前护理门诊的建立及应用。方法开设关节置换患者院前护理门诊,规范护理人员的资质和培训要求。门诊护士主要对患者进行院前登记、院前评估、院前健康教育(服药、康复指导)等护理服务。结果 2017年9月1日-2018年8月31日实施院前护理门诊1年期间,共有1 120例患者接受院前管理,延迟手术者238例(21.25%),平均住院日由原来的(7.96±2.89)d降至(7.13±1.66)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置换患者院前护理门诊的建立,可提升医疗资源利用率,改善关节置换患者术前体验,拓展骨科专科护士护理服务领域。
安思兰郑群怡邢星高姗
关键词:关节置换院前护理护理门诊
关节置换术患者缩短术前禁食水时间的可行性研究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 :分析关节置换术患者缩短术前禁食水时间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选取北京市某三级甲等医院骨关节科的107例接受关节置换术的患者,按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55例)和实验组(52例)。对照组按照传统术前禁食水方法给予指导;实验组术前1天晚12点后禁食,术前2 h前口服完330 mL果糖饮品,之后禁饮。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前1 h、术后1 h和6 h的客观指标(血压、血糖、心率、排气时间、排尿时间等)、主观舒适度(术前焦虑、口渴、饥饿、恶心呕吐),并观察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血压、心率、血糖、饥饿程度、排尿时长、恶心呕吐发生情况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术前焦虑程度、术后口渴程度、排气时间方面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缩短关节置换患者术前禁食水时间安全、可行,且有助于减轻患者术前焦虑、口渴症状,缩短其术后排气时间。
郑群怡安思兰李硕丁小雪杨立欣乌伟丽高姗杨萍
关键词:术前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