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腹腔镜膀胱全切术治疗极高龄肌层浸润性膀胱癌临床效果观察被引量:4
- 2017年
- 目的探讨腹腔镜膀胱全切术治疗80岁以上极高龄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14年7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80岁以上浸润性膀胱癌患者32例,所有患者均行腹腔镜膀胱全切术。观察并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 32例患者手术均获成功,无死亡,其中,4例中转开腹;平均手术时间为(181.0±40.3)min;平均术中出血量为(325.0±88.9)ml;平均术后住院时间为(10.0±2.8)d;术后发生肺部感染2例、下肢静脉血栓2例、应激性溃疡1例、切口感染1例。结论腹腔镜膀胱全切术治疗80岁以上极高龄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安全有效,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 陈锐何龙陈鹏杨宏伟刘龙范连慧
- 关键词:浸润性膀胱癌
- 外科治疗无功能肾上腺偶发瘤对血压影响的观察研究
- 目的 探讨应用后腹腔镜切除无功能肾上腺偶发瘤对血压的影响.方法 回顾分析2012年10月-2014年10月间考虑肾上腺瘤合并高血压并行后腹腔镜瘤切除的病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最长2两年的随访观察,观察术前至术后完成随访...
- 何龙范连慧黄小龙陈鹏邱实刘龙
- 机器人辅助根治性膀胱全切术联合回肠原位新膀胱术治疗肌层浸润性膀胱癌临床研究被引量:5
- 2017年
- 目的探讨机器人辅助根治性膀胱全切术联合回肠原位新膀胱术治疗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3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11例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9例,女性2例。所有患者均行机器人辅助根治性膀胱全切术联合回肠原位新膀胱术。记录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等临床指标。结果 11例手术均获成功,无中转开腹,无死亡;平均手术时间(420.0±37.5)min;平均术中出血量(295.5±116.3)ml;平均术后住院时间(14.5±0.7)d;术后发生下肢静脉血栓1例,淋巴漏1例,复发1例。结论机器人辅助根治性膀胱全切术联合回肠原位新膀胱术治疗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具有创伤小、操作精细、术后恢复快等特点,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手术方式。
- 陈鹏何龙杨宏伟刘龙范连慧
- 关键词:肌层浸润性膀胱癌
- 无功能肾上腺偶发瘤切除对血压的影响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探讨应用后腹腔镜切除无功能肾上腺偶发瘤对血压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10至2014-10肾上腺瘤合并高血压,并行后腹腔镜瘤切除92例,并进行最长2年的随访观察,观察术前至术后完成随访的血压变化情况,以及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的情况。结果共计78例完成随访。术后至完成随访期间共有69例(88.5%)高血压情况得到改善,收缩压水平由术前(167.2±5.2)mm Hg降至术后随访终点(122.1±3.7)mm Hg,舒张压(100.3±4.6)mm Hg降至术后(79.9±2.4)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初始血压为高血压3、2、1级的患者术后血压总体改善率分别为93.1%、88.9%、88.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共发生手术并发症11例(14.1%),均无需特殊处理。结论后腹腔镜切除肾上腺瘤能够改善一部分患者的血压水平,且手术风险较低。
- 何龙范连慧黄小龙陈鹏邱实刘龙
- 关键词:后腹腔镜高血压
- 低温持续机械灌注系统在扩大标准供肾移植中早期效果分析被引量:1
- 2018年
- 目的探讨低温持续机械灌注系统(Life Port)在扩大标准供者(ECD)肾早期保存与评估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沈阳军区总医院泌尿外科自2014年4月至2018年3月完成的64例器官捐献ECD供肾资料及实施肾移植后受者的临床资料。其中,40例供肾应用Life Port低温机械灌注系统保存(Life Port组);24例供肾应用常规静态低温保存(常规组)。比较Life Port组、常规组的受者肾功能恢复情况、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DGF)的发生率、移植肾原发性无功能(PNF)发生率、急性排斥反应(AR)发生率。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无明显手术并发症。Lifeport组术后1、4、12周的血肌酐水平低于常规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患者排斥反应均经抗排斥反应治疗后转为正常。Life Port组术后DGF发生率5. 0%(2/40),AR发生率5. 0%(2/40),无PNF发生。常规组术后DGF发生率25. 0%(6/24),AR发生率29. 2%(7/24),PNF发生率4. 2%(1/24)。两组DGF发生率、AR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低温机械灌注系统在肾移植ECD肾早期的维护及评估中具有重要作用,可降低术后DGF、AR等发生率,提高移植肾质量。
- 陈鹏陈锐刘龙范连慧杨宏伟何龙
- 关键词:肾移植
- 肾移植术后罹患结核危险因素及诊断方法回顾性研究被引量:2
- 2018年
-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罹患结核的危险因素、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各诊断方法的优缺点。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0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解放军309医院确诊为结核病的91例肾移植受者的临床资料。收集患者的年龄、性别、免疫抑制剂方案、术后结核病发病时间、临床症状、诊断方法等资料,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本研究中继发性肺结核发生率最高(73. 6%)。男性受者、年龄> 50岁、既往结核病病史和围术期接受免疫诱导治疗与移植术后并发结核病关系密切(P <0. 05)。肾移植术后罹患结核的临床表现不典型,以发热症状最多见,咳嗽、咯痰次之。确诊方法以病原菌检出率为主,其中,通过痰涂片方法检出最多。对于病原菌阴性受者,以CT为首要确诊方法。γ-干扰素释放试验对结核菌的敏感性优于结核菌素皮试试验。结论男性受者、年龄> 50岁、既往结核病病史和围术期接受免疫诱导治疗是肾移植术后罹患结核的重要危险因素。移植术后对于抗细菌、真菌及病毒感染诊疗无效且不典型发热的患者应考虑结核病,尤其是同时伴有咳嗽、咯痰症状的患者,更应常规筛查结核菌感染并进行CT影像学检查。γ-干扰素释放试验可作为高危受者的常规筛查项目。
- 范宇何龙陈鹏陈锐杨宏伟
- 关键词:肾移植结核病
- 术前不同透析方式对心脏死亡后器官捐献肾移植早期肾功能影响
- 2018年
- 目的探讨术前选择血液透析及腹膜透析两种不同方式对心脏死亡后器官捐献(DCD)肾移植早期肾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自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沈阳军区总医院收治的尿毒症行DCD肾移植术且术前进行透析的患者59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透析方式将患者分为血液透析组(n=38)和腹膜透析组(n=21)。随访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透析时间、肾功能恢复正常(肌酐<133μmol/L)的时间及血肌酐水平。结果两组患者的透析时间,肾功能恢复时间,以及术前、术后血肌酐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 DCD肾移植术前选择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对肾功能早期的恢复无明显影响,术前透析方式选择可视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
- 徐会青杨宏伟陈鹏何龙
- 关键词:腹膜透析肾移植
- 肾移植术后布鲁氏杆菌感染2例被引量:5
- 2018年
- 1临床资料例1,患者男性,34岁,汉族,因“发现血肌酐异常升高8年,血液透析3年”于2015年3月15日在沈阳军区总医院行心脏死亡后器官捐献(donors after cardiac death,DCD)肾移植术。术后予以环孢素A+麦考酯钠肠溶片+甲泼尼龙方案治疗,血肌酐降至145. 5μmol/L出院,并定期来我院门诊复查。患者术后3个月因发热3 d入我院。
- 陈锐陈锐陈鹏刘龙
- 关键词:肾移植布鲁氏菌
- 加速康复外科在根治性膀胱癌围术期应用被引量:8
- 2016年
-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EARS)手段应用于膀胱全切围术期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13年7月至2015年1月沈阳军区总医院收治的56例膀胱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EARS组(n=29)和传统组(n=27),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苏醒时间、排气时间、排便时间、住院时间等指标,同时比较围术期并发症的发生率情况。结果围术期,EARS组的麻醉苏醒时间、排气时间、排便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等指标优于传统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围术期并发症发生情况上,EARS组术后疼痛及泌尿系感染的发生率低于传统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肺部感染、切口愈合、胃肠道并发症、尿瘘、二次手术等并发症发生的情况,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远期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传统组造口狭窄、对自己外观变化心理不耐受的情况发生率较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尿失禁、肾功能损害、尿路结石、泌尿系感染、性功能障等方面的并发症发生情况,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膀胱全切围术期应用EARS方法管理患者是安全有效的。
- 何龙季敏丽杨丽敏陈鹏
- 关键词:加速康复外科膀胱癌全切围术期
- 表柔比星对膀胱癌HTB-9细胞中miR-21表达的影响
- 目的 采用PCR法检测应用表柔比星前后人膀胱癌细胞株HTB-9中miR-21的表达水平;观察表柔比星对人膀胱癌HTB-9细胞中mi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向培养的HTB-9细胞中分别加入终浓度为0ug/ml,0.25ug...
- 何龙王军陈鹏李健范连慧杨宏伟刘龙